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人憂憤經旬,忽小便不禁。醫皆用補腎固脬之劑投之,一月而轉甚。士材云:六脈舉之則軟,按之則堅,此腎肝之陰有伏熱也。用豬膽炒黃連〔一錢。〕丹皮〔二錢。〕清肺經之伏熱,鹽炒苦參〔八分。〕清腎經之伏熱,白茯苓〔二錢。〕甘草梢〔六分。〕調雞腸末,與服六劑而安。

一醫云:既愈,當大補之。數日後仍復不禁。士材云:肝家素有鬱熱,得溫補而彌熾,遂以龍膽瀉肝湯加減,調雞腸末服之,四劑即止。更以四君子加黃連、山梔,一月而痊。

二,一婦患飲食不進,小便不禁。士材曰:六脈沉遲。水泉不藏,是無火也。用八味丸料,兼用異功散,加益智、肉桂二劑,數日而安。

白話文:

一人因為憂愁憤怒持續了十天,忽然小便失禁。醫生都用補腎、加強膀胱功能的藥來治療,吃了一個月反而更嚴重。士材說:把脈時,輕輕一摸脈象軟弱無力,用力按壓卻感覺堅硬,這是腎和肝的陰虛有潛伏的熱氣。於是用了豬膽汁炒黃連(一錢)、牡丹皮(二錢),來清除肺經的潛伏熱氣,再用鹽炒過的苦參(八分)來清除腎經的潛伏熱氣,加上白茯苓(二錢)、甘草梢(六分)調和雞腸末,給病人服用六劑就痊癒了。

另一位醫生說:既然病好了,應該要大補身體。幾天後,小便失禁又復發了。士材說:這個人肝臟本來就有鬱積的熱氣,吃了溫補的藥反而讓熱氣更加旺盛,於是用了龍膽瀉肝湯,再根據情況調整藥方,調和雞腸末給病人服用,四劑就止住了小便失禁。接著再用四君子湯加上黃連、山梔子,服用一個月就完全康復了。

一位婦人患有吃不下東西,而且小便失禁的毛病。士材說:把脈時脈象沉而遲緩,這是水液無法收藏,屬於虛寒的體質。於是用了八味丸的藥材,同時配合異功散,加上益智、肉桂,吃了兩劑,幾天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