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四·數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數集 (1)

1. 耳病

耳為腎,之外候,以腎開竅於耳也。經曰: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又曰:液脫者,腦髓消,脛酸耳數鳴。又曰:精脫者,耳聾。故治耳者,當以補腎為主。然有因外感而耳聾者,如經言:手少陽三焦,是動則病耳聾,渾渾沌沌,蓋熱邪感入少陽,熱氣拂鬱故也。仲景言: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

蓋言肝經之風熱上壅故也。宜從本門以施治。有因氣逆而耳聾者,如惱怒則氣上逆,肝膽之火,客於耳也。宜平肝降氣清火。有痰火上升,鬱於耳而為鳴,甚則閉塞者,多緣飲酒厚味所致,宜消痰降火。有因氣虛、因血虛而聾者,以補氣補血為主,各加降火之品。丹溪言:耳聾皆屬於熱,誠哉是言。

若人瘦面黑,筋強骨勁而聾者,此精氣俱足,乃壽考之徵,不須治之。趙氏云:耳鳴以手按之而不鳴,或少減者虛也。手按之而愈鳴者實也,不可不察。又嘉言云:人當五十以外,腎水漸衰,真火易露,故腎中之氣,易出難收,況有肝木之子,疏泄母氣,而散於外,是為謀慮鬱怒之火一動,腎氣從之上逆,耳竅室塞不清,較之聾病天淵。聾病因竅中另有一膜,遮蔽外氣,不得內入,故以菖蒲、麝香等藥開竅為治。

不知腎氣至上竅亦隔一膜,不能越出竅外,止於竅中,汨汨有聲,如蛙鼓蚊鑼,鼓吹不己。故外入之聲,為其內聲所混,聽之不清,若氣不上逆,則聽清矣。故余悟此理,凡治高年逆上之氣,屢有奇效。立方施治,大意全以磁石為主,以其黑色入腎,重能達下,又能制肝木,復以地黃、龜膠群陰之藥補之,更用五味、山萸之酸以收之,令腎氣歸元,聽自清矣。夫收攝腎氣,乃為治老人之先務,不可不知。

又有耳瘡、耳腫、耳痛、耳癢。薛氏云:皆屬肝經風熱,血虛火盛,或腎經虛火等因,宜審施治。

八仙丸,左歸丸飲,保陰煎,〔俱見虛勞〕腎虛,耳中潮聲、蟬聲,無休止時,妨害聽聞者,選而用之。耳瘡。耳腫、耳痛、耳癢、屬腎經虛火者,亦並選用。耳鳴加磁石、〔墮氣補腎。〕豬腎〔虛熱耳聾甚易。〕如耳中膿血,不聞人聲,屬腎熱者,八仙去萸肉五味,加花粉〔清肅肺氣。〕磁石〔引肺金清肅之氣,下降於腎,則熱自除。〕石菖蒲〔開聽戶而收膿血,少許。〕外用青黛、黃柏。為末吹之。〔耳膿多屬濕熱,〕

此皆壯水之劑。

龍膽瀉肝湯,〔見脅痛〕治惱怒氣逆,肝火上衝而聾者。

宜加羚羊角〔平肝火,下逆氣。〕代儲石〔性寒,質重降火鎮逆。〕

此瀉肝火之要劑,其平肝降氣鎮逆之品,在所必加。

清痰降火湯,〔自制。〕治痰火上升而聾者。

貝母、栝蔞霜、花粉、茯苓〔消痰。〕蘇子、橘紅、枳殼〔利氣。〕連翹、黃芩〔降火。〕加竹瀝、梨汁。甚者加黃連,如醇酒厚味過度,壯實者可用礞石滾痰丸。

白話文:

耳朵是腎臟的外部表現,因為腎臟的精氣通達於耳。醫書說:腎氣通暢於耳,腎氣平和,耳朵就能聽見各種聲音。又說:體液喪失,腦髓就會減少,腿會酸軟,耳朵會經常鳴響。又說:精氣喪失,就會耳聾。所以治療耳病,應該以補腎為主。

但也有因為外感而耳聾的,比如醫書說:手少陽三焦經發生病變,就會導致耳聾,昏昏沉沉的。這是因為熱邪侵入少陽經,熱氣鬱積所導致的。張仲景說:少陽經中風,會導致兩耳聽不見,眼睛發紅。

這說的是肝經的風熱向上壅塞導致的。應該從病因的根本來治療。也有因為氣逆而耳聾的,比如惱怒會導致氣向上逆行,肝膽的火氣會侵入耳朵。應該平息肝氣,降下逆氣,清除火氣。也有因為痰火上升,鬱積在耳朵而產生鳴響,嚴重會導致耳塞的,多半是因為飲酒和吃肥膩食物所致,應該消除痰火,降低火氣。也有因為氣虛、血虛而導致耳聾的,應該以補氣補血為主,並加入降火的藥物。朱丹溪說:耳聾都屬於熱症,這話說得很對。

如果人瘦、面色黑、筋骨強健卻耳聾,這是精氣充足的表現,是長壽的徵兆,不需要治療。趙氏說:耳鳴時,用手按住耳朵,如果耳鳴減輕或消失,這是虛證。用手按住耳朵,如果耳鳴反而加劇,這是實證,必須仔細分辨。嘉言說:人到了五十歲以後,腎水會逐漸衰弱,真火容易顯露,所以腎中的氣,容易散發出去而難以收斂,再加上肝木疏洩腎氣,散於外,當思慮鬱悶的火氣一動,腎氣就會跟著向上逆行,耳竅被阻塞不清,這種情況比一般的耳聾要嚴重得多。普通的耳聾是因為耳竅中有一層膜,遮擋住外面的氣體,無法進入,所以用菖蒲、麝香等藥物來開竅治療。

但是,腎氣到達耳竅時,也隔著一層膜,不能穿透耳竅跑到外面去,只能停留在耳竅中,發出汩汩的聲音,像青蛙鳴叫、蚊子嗡嗡,不停地響。所以外面的聲音,被耳朵裡面的聲音所干擾,聽不清楚。如果腎氣不向上逆行,聽力就會清晰。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治療老年人氣逆的病症,屢屢有奇效。我開出的藥方,主要以磁石為主,因為磁石黑色入腎,沉重可以向下,又能制約肝木,再用熟地黃、龜膠等滋陰的藥物補益,再用五味子、山茱萸的酸味收斂,讓腎氣回歸原位,聽力自然就清晰了。收斂腎氣是治療老年人耳病的首要任務,必須了解。

還有耳瘡、耳腫、耳痛、耳癢等病症。薛氏說:這些都屬於肝經風熱、血虛火盛,或者腎經虛火等原因,應該仔細辨別後再治療。

八仙丸、左歸丸飲、保陰煎(具體參見虛勞篇)適合治療腎虛導致的耳內潮聲、蟬鳴,持續不斷,妨礙聽力的情況。耳瘡、耳腫、耳痛、耳癢等屬於腎經虛火的,也可以選用。耳鳴可以加用磁石(有降氣補腎的作用)。豬腎(對於虛熱引起的耳聾很有效)。如果耳朵裡面有膿血,聽不見聲音,屬於腎熱的,可以用八仙丸去掉山茱萸和五味子,加上花粉(清肅肺氣),磁石(引導肺金清肅之氣下降至腎,熱就自然消除),石菖蒲(開通耳竅並收斂膿血,用少量即可)。外用青黛、黃柏研成粉末吹入耳中(耳膿多屬於濕熱)。

這些都是滋養陰液的藥方。

龍膽瀉肝湯(參見脅痛篇)可以治療惱怒導致的氣逆,肝火上衝而耳聾的情況。

可以加用羚羊角(平肝火,降逆氣),代赭石(性寒,質重,降火鎮逆)。

這是瀉肝火的主要藥方,其中平肝、降氣、鎮逆的藥物必須加用。

清痰降火湯(自製藥方)可以治療痰火上升導致的耳聾。

方中包含貝母、瓜蔞霜、花粉、茯苓(消痰),蘇子、橘紅、枳殼(理氣),連翹、黃芩(降火),再加竹瀝、梨汁。嚴重者可以加黃連。如果是因為飲酒和吃肥膩食物過度,體格強壯的人可以使用礞石滾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