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一·書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書集 (12)

1. 虛勞所忌飲食諸物及卻病之法並忌火炙

故以貝母、柿霜,潤肺中之燥痰,花粉治膈之熱痰,各二兩。玉露霜更妙。〕枇杷葉〔蜜炙,三兩。〕橘紅,紫菀〔治痰又以順氣為先,火清痰順。三味皆下氣,氣降則火清痰順而止嗽。〕玄參〔治胸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

北五味〔咳久必耗氣,故用五味酸收之品。〕,桔梗,甘草〔咳病屬上焦,故用甘桔為舟楫之劑。各一兩。共十六味煉蜜為丸,如彈子大,不時噙化,臨臥更佳。〕

此清金潤燥降氣消痰而兼收斂之劑,仲淳所制,用治陰虛咳嗽不止者立應。世人多患陰虛者,如傷風咳嗽,外邪已解,久不愈者,服之甚效。

瓊玉膏

生地〔十二兩熬成膏,入煉白蜜六兩。〕,人參末〔一兩二錢。〕,茯苓末〔二兩四錢。入膏中攪勻,隔湯再煮。〕

此方古人治乾咳嗽,臞仙加沉香、琥珀末各一錢。云神效異常,合宜則用,自無不應。

人參固本丸,〔亦作煎服。〕

人參〔大氣周流,無臟不有,故人參補虛,亦無處不宜。二兩。〕,二地〔生地涼腎,熟地補腎。〕二冬〔清肺,各四兩。〕加牛膝、枸杞即集靈膏,〔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湯下。〕

此方壯水清金,健脾開胃之神劑也。按景岳云:人參隨熟地直入三陰,況劑之為丸,則亦下行而補腎,雖有肺熱傷肺之忌,然觀古人治肺經積熱,喘嗽多痰,胸滿便秘者,反用人參同梔、芩、大黃,以人參瀉肺名湯,正嘉言所謂瀉其肺熱,必不可傷其肺氣,況人參之溫、一味寒涼監之足矣;今方中有二冬清肺為君,可用之無患,曉林雲,當論方不當論藥,當就方以論藥,不當執藥以拘方。故用藥症所相宜,即便投之,須活潑潑地,不可固執。

天王補心丹,〔亦可小劑作煎。〕治憂愁思慮傷心,〔心為君主,心傷則神去,頃刻云亡。凡云心病,皆胞絡受病。〕心血不足,神志不寧,〔心藏神,腎藏志,心腎不交,故神志不寧。〕健忘怔忡,心跳善驚,〔皆心血虛少之故,血虛則生火,火鬱則生痰,痰動心胞,故為驚跳,及夢魘不寧。怔忡者,心中惕惕,恍惚不安,如人將捕之狀。〕虛煩無寐,〔腎水不上交,心火無所制,亦心血少也。故仲淳云:不眠者,以清心火為主。〕大便不利,〔心主血,心傷則血燥而便難。〕小便短赤,〔心與小腸為表裡,臟移熱於腑也。〕咽乾口渴,〔津液被灼也。〕口舌生瘡等症。〔心火上炎也。〕

人參〔補心氣,五錢,虛者量加。〕當歸〔養心血,一兩。〕棗仁〔炒。四兩。〕北五味〔收心液。〕遠志,丹皮〔各五錢。〕茯神,柏仁〔安心神。〕天冬,麥冬〔益心津,各二兩。〕生地〔四兩。〕玄參〔壯腎水,一兩。〕桔梗〔引諸藥停留上焦,不使之速下。五錢。〕硃砂〔護心。

白話文:

針對虛勞體質的飲食禁忌、治病方法及忌諱火烤

使用貝母和柿霜,可以潤澤肺部,化解乾燥的痰液;使用花粉可以治療胸膈中的熱痰,每種藥材各用二兩。玉露霜效果更佳。枇杷葉(用蜂蜜炙烤過)用三兩。橘紅和紫菀,治療痰液時要先順氣,火氣清降,痰液自然順暢。這三味藥都有降氣的作用,氣降下來,火氣自然清,痰液也順暢,咳嗽就能停止。玄參可以治療胸中鬱積的氣,以及沒有根源的虛火。

北五味子,因為久咳會耗損氣,所以使用五味子這種酸味的藥材來收斂氣。桔梗和甘草,因為咳嗽屬於上焦的病,所以使用桔梗和甘草這組藥對,如同船槳一樣引導藥力。每種藥材各用一兩。將以上十六味藥材一起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大小如彈珠,隨時含在口中慢慢化開,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這個方劑具有清熱、潤燥、降氣、化痰以及收斂的作用,是仲淳先生所創製,用來治療陰虛導致的久咳不止,效果顯著。世人多患有陰虛體質,如果因為感冒咳嗽,外邪已經解除,但咳嗽還是久久不癒,服用此方效果很好。

瓊玉膏

生地黃(十二兩)熬煮成膏狀,加入煉製過的白蜂蜜六兩,再加入人參粉(一兩二錢)和茯苓粉(二兩四錢),攪拌均勻後,隔水再次加熱。

這個方子是古人治療乾咳的,臞仙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沉香和琥珀粉各一錢,據說效果非常神奇,如果體質適合,使用後一定有效。

人參固本丸(也可以煎煮服用)

人參(二兩)因為其氣周流全身,無處不到,所以人參補虛的功效也適用於身體各處。生地黃清涼腎臟,熟地黃滋補腎臟,各用四兩。天門冬和麥門冬清肺,也各用四兩。如果加上牛膝和枸杞,就成了集靈膏。將藥材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每天早上空腹用白開水服用。

這個方子具有滋養腎陰、清瀉肺熱、健脾開胃的功效,是很好的藥方。景岳先生認為,人參與熟地黃一起使用可以直接進入三陰經,何況製成藥丸,藥性也會下行而補益腎臟。雖然有肺熱傷肺的顧慮,但古人治療肺經積熱、喘咳痰多、胸悶便秘的病症時,反而會用人參搭配梔子、黃芩、大黃,創造出「人參瀉肺湯」,這正是嘉言所說的「瀉肺熱,絕不會傷肺氣」。何況人參的溫性有其他寒涼的藥材制約,所以沒有問題。此方中有天冬和麥冬清肺為主藥,可以放心使用。曉林先生說,應該從方劑的角度去理解藥材,而不是從單味藥材去理解方劑,用藥要根據病症的需要,靈活運用,不能固執。因此,只要藥材對症,就可以使用,要懂得變通,不能死守成規。

天王補心丹(也可以小劑量煎煮服用)

此方主要治療因為憂愁思慮過度而傷及心臟的病症(心臟是身體的主宰,心臟受傷則精神渙散,隨時可能死亡。凡是心病,都是心包絡受病)。症狀包括心血不足、精神不寧(心藏精神,腎藏意志,心腎不交則精神不寧)、健忘、心悸、容易受到驚嚇(都是因為心血不足導致,血虛就會產生火,火鬱結就會產生痰,痰擾動心包就會導致驚嚇、心跳和噩夢等症狀。心悸是指心中不安,恍惚不定,像要被捉住一樣)、虛煩失眠(腎水不能上行滋養心火,心火無法得到控制,也是因為心血不足。所以仲淳先生說,失眠要以清心火為主)、大便不暢(心主血,心傷則血燥而便秘)、小便短赤(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內臟的熱傳到腑)、咽喉乾燥口渴(津液被灼燒)、口舌生瘡等(心火上炎)。

人參(五錢)補心氣,體虛者可酌情增加用量;當歸(一兩)養心血;酸棗仁(炒過,四兩)收斂心液;北五味子(五錢)收斂心液;遠志、丹皮(各五錢);茯神、柏子仁(安心神);天冬、麥冬(各二兩)滋養心津;生地黃(四兩);玄參(一兩)滋養腎水;桔梗(五錢)引導藥力停留在上焦,不讓藥效快速下降;硃砂(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