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御集 (2)

1. 三消

又按昔人每用八味丸以治消渴。云因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穀,水穀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釜底無薪,鍋蓋乾燥,故渴。至於肺亦無所稟,不能四布水精,並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入膀胱,故飲一斗、溺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桂、附壯其少火,如釜底加薪,熱氣蒸騰,鍋蓋濕潤。

雖至理攸寓,然今人之病,火衰者絕少,不可輕試。

忍冬丸,〔亦可作膏。〕

忍冬花〔根莖葉皆可用。入壇內,酒浸足,泥固,糠火微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或湯或酒送下。〕

此養陰退陽,調和榮衛血脈,凡系火熱熾盛之體,允為服食仙方。

三消之脈,數大者生,細微者凶。

白話文:

古人常常使用八味丸來治療消渴病,他們認為這是因為命門的火衰弱,無法蒸化水穀,水穀的精氣就不能向上潤澤肺部。就像鍋底沒有柴火,鍋蓋就會乾燥一樣,所以產生口渴。肺部也因為沒有得到滋養,不能將水精散佈到全身,運行於各個經脈。喝下的水沒有經過火的蒸化,就直接進入膀胱,所以喝一斗水就排一斗尿,嚐嚐尿液的味道,會發現是甜的而不是鹹的,就知道原因了。用桂枝、附子來強壯命門的少火,就像在鍋底加柴火,熱氣就會蒸騰,鍋蓋也會變得濕潤。

這個道理雖然很有道理,但現在人的病,火衰的很少,不能輕易嘗試這種方法。

忍冬丸,(也可以做成藥膏。)

忍冬花(根、莖、葉都可以用。放入壇子裡,用酒浸泡足夠時間,用泥封好,用糠火微微煨一個晚上,取出曬乾。加入少許甘草磨成粉。再用浸泡過的酒煮成糊狀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可以用開水或酒送服。)

這個藥方是滋養陰氣,退散陽氣,調和營衛和血脈的,凡是屬於火熱旺盛的體質,絕對是適合服用的仙方。

三消病的脈象,如果脈象洪大有力的,表示病情較為輕淺,如果脈象細微的,表示病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