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童子稟賦素弱,患脾虛症,飲食絕不沾唇,父母強之,終日不滿稀粥半盞,形體倍削,仲淳以人參為君、茯苓、山藥、蓮肉、扁豆、白芍、橘紅為佐,蜜丸磨服。更定一加味集靈膏,相間服之,百日後飲食頓加,半年肌體豐滿。世人徒知香燥溫補,為治脾虛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潤益陰之有益於脾也。治病全在活法,不宜拘滯。

二,一人飲食少思,吐痰口乾,日服二陳、枳實、黃連之類,脾胃受傷。立齋曰:脾胃之症,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遂以二味等分為丸常服。由是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

三,一人食少難化,日服枳朮丸,體瘦發熱。立齋診其脈浮大,按之如無,此火衰不能生土,故脾不健運。用八味丸一月而飲食進,三月而形體充。

四,一婦年三十餘,忽不進飲食,日飲清茶三、五碗,並水果少許,三年餘矣,經行每次過期而少。立齋以為此脾氣鬱結,用歸脾湯,少加吳茱萸,不數劑而飲食如常。若有人脾腎虛寒而不飲食者,當用四神丸治之。

五,一婦年逾二十,不進飲食二年矣。日飲清茶果品之類,面部微黃浮腫,形體如常,仍能步履,但體倦怠。立齋用六君子加木香、吳茱萸,下痰積甚多,飲食頓進,形體始瘦,臥床月餘,仍服六君子之類而安。

白話文:

[舉例]

一,有個小孩天生體質虛弱,患有脾虛的毛病,完全不肯吃東西,父母勉強他,整天下來也吃不到半碗稀粥,身體變得非常消瘦。醫生仲淳用人參作為主要藥材,搭配茯苓、山藥、蓮子、扁豆、白芍、橘紅等輔助藥材,製成蜜丸讓他磨粉服用。同時又另外調配了加味集靈膏,交替服用。一百天後,孩子的食量明顯增加,半年後身體就變得豐滿。世人只知道用香燥溫補的方法治療脾虛,卻不知道用甘涼滋潤的方法來滋養脾陰對脾也有幫助。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活用方法,不應該固執。

二,有個人食慾不振,吐痰而且口乾,每天服用二陳湯、枳實、黃連等藥物,反而傷害了脾胃。醫生立齋說:脾胃的毛病,如果是實證,就用枳實、黃連來瀉掉;如果是虛證,就用白朮、陳皮來補益。於是就用這兩味藥等分製成藥丸讓他長期服用。從此之後,他就能正常吃飯而不受傷害,即使過了吃飯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

三,有個人食量少而且難以消化,每天服用枳朮丸,結果身體反而變得消瘦而且發熱。立齋診斷他的脈象浮大,按下去卻感覺無力,這是因為火衰不能生土,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於是給他服用八味丸,一個月後食量增加,三個月後身體就變得健壯。

四,有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忽然不肯吃飯,每天只喝三、五碗清茶和吃少許水果,已經三年多了,月經來潮每次都延遲而且量少。立齋認為這是脾氣鬱結,就用歸脾湯,稍微加入吳茱萸,服用幾劑後,飲食就恢復正常了。如果有人是脾腎虛寒而不肯吃飯的,就應該用四神丸來治療。

五,有個二十多歲的婦人,已經兩年不肯吃飯了。每天只喝清茶和吃一些水果之類的東西,臉色微黃而且浮腫,體型看起來還正常,仍然可以走路,但感覺身體疲倦。立齋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吳茱萸,讓她排出很多痰積,之後食量就馬上增加,身體也開始消瘦,臥床休息一個多月後,繼續服用六君子湯之類的藥物,身體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