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人患口角忽歪斜,右目及耳根俱痛,右頰浮腫。仲淳云:此內熱生風及痰也。治痰先清火,清火先養陰,最忌燥劑。用二冬、沙參養陰,貝母、花粉消痰,蘇子、橘紅降氣,白芎、甘菊、天麻平肝,連翹、甘草清火,加竹瀝、童便、霞天膏。日服二劑。以此方加減,至半載始全愈。

前方中曾加人參二錢,反覺浮火上升,即去之。丸藥調理,用桑葉活血,胡麻養血,甘菊、首烏、蒺藜補陰,皆能去肝經燥熱生風之症,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天冬清肺金,使肝木有制,生地、牛膝滋腎水,使肝血有養,柏仁潤肝,女貞退熱,因其脾胃有濕,濕則生熱,故又加茅朮、黃柏。按此方腎肝陰虛,血燥風生之人,最宜服之,無濕者,可去茅朮、黃柏。

二,一人氣虛痰多,脾胃有濕,晚年半身不遂。王宇泰用人參〔一斤。〕白朮〔半斤。〕補氣健脾,半夏曲〔二斤,薑汁、竹瀝制。〕祛濕消痰,生地、天冬、牛膝〔各一斤。〕滋陰養血,河水熬膏,加鹿角膠補精髓,虎骨膠壯筋骨,霞天膠、梨膏〔各一斤。〕清痰火,煉蜜〔二斤。

〕和勻,每空心臨臥,取一酒杯,以梨汁、竹瀝、人乳、桑瀝各一杯和服,漸愈。此方與嘉言用六君子湯中加甘寒藥,以治虛風之法,大同小異。緣脾虛有濕,不得不用白朮、半夏,而腎陰虧,則甘寒養陰之劑,在所必用。濕劑生痰生熱,腎陰既虧之人,難施苦寒燥劑,故佐以梨汁、竹瀝之屬,同半夏消痰清熱,為恰當也。

三,一婦因怒仆地,口眼喎斜,語言謇澀,四肢拘急,汗出遺尿,六脈洪大,肝脈尤甚。立齋曰:此由肝火熾盛,肝脈過陰器,因熱甚而遺也。用加味逍遙散,加鉤藤及六味丸而愈。

四,一婦先胸脅脹痛,後四肢不收,自汗如雨,小便自遺,大便不實,口緊目瞤,飲食頗進,十餘日,或以中臟甚憂。立齋視之曰:此類中風也。若外風入臟,真氣既脫,惡症既見,禍在反掌,焉能延至十日。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而或青。診其脈,左三部洪數,惟肝尤甚。

乃知胸乳脹痛,肝經血虛,肝氣否塞也,四肢不收,肝經血虛不能養筋也;自汗不止,肝經血熱,津液妄泄也:小便自遺,肝經熱甚,陰挺失職也,大便不實,肝木熾甚,克脾土也;口緊目瞤,木火生風也;飲食頗進,脾胃元氣尚未傷也。遂用加味逍遙散,加犀角、羚羊角、甘菊、鉤藤之屬,數劑,諸症漸愈,本方加減調理而安。後因鬱怒,前症復作,兼發熱嘔吐,飲食少思,月經不止。

此木盛剋土,而脾不能統血也。用加味歸脾為主,佐以逍遙散而愈。後每遇怒,或睡中手足搐搦,復用前藥即愈。

五,一婦因怒,口眼歪斜,痰涎上雍,口噤發搐。立齋曰:此係脾氣虛而肝木旺,用六君子湯加柴胡、木香、鉤藤治之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調理而安。

白話文:

[舉例]

一、 有個人嘴角突然歪斜,右眼和耳根都疼痛,右邊臉頰腫脹。醫師仲淳說:「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產生風邪,而且有痰。」治療痰要先清熱,清熱要先滋養陰液,最忌諱使用燥熱的藥物。所以使用麥冬、天冬、沙參來滋養陰液,貝母、花粉來化痰,蘇子、橘紅來降氣,白芷、甘菊、天麻來平肝,連翹、甘草來清熱,再加上竹瀝、童便、霞天膏。每天服用兩劑。以這個藥方為基礎做加減調整,大約半年才完全康復。

藥方中曾經加入人參二錢,反而感覺虛火上升,就立刻去掉了。後來用丸藥來調理,使用桑葉活血,胡麻養血,甘菊、何首烏、蒺藜來補陰,這些都能夠去除肝經的燥熱產生風邪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天冬可以清肺金,讓肝木受到控制,生地、牛膝可以滋養腎水,讓肝血得到滋養,柏子仁可以潤肝,女貞子可以退熱。因為這個人脾胃有濕氣,濕氣會產生熱,所以又加上蒼朮、黃柏。這個藥方適合腎肝陰虛、血燥生風的人服用,沒有濕氣的人,可以去掉蒼朮、黃柏。

二、 有個人氣虛痰多,脾胃有濕氣,晚年時半身不遂。醫師王宇泰用人參(一斤)、白朮(半斤)來補氣健脾,半夏曲(二斤,用薑汁、竹瀝炮製)來祛濕消痰,生地、天冬、牛膝(各一斤)來滋陰養血,用河水熬製成膏,加入鹿角膠來補精髓,虎骨膠來強壯筋骨,霞天膠、梨膏(各一斤)來清痰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二斤)調和均勻。每天早上空腹和睡前,取一酒杯的量,用梨汁、竹瀝、人乳、桑瀝各一杯混合服用,漸漸好轉。這個藥方和醫師嘉言用六君子湯加入甘寒藥來治療虛風的方法,大致相同。因為脾虛有濕,不得不使用白朮、半夏,而腎陰虧虛,就必須使用甘寒滋陰的藥物。濕氣會生痰生熱,腎陰虧虛的人,很難使用苦寒燥烈的藥物,所以用梨汁、竹瀝等來輔助,和半夏一起化痰清熱,是非常恰當的。

三、 有位婦人因為生氣而昏倒在地,口眼歪斜,說話困難,四肢拘攣,出汗、尿失禁,脈象洪大,尤其是肝脈更加明顯。醫師立齋說:「這是因為肝火太旺盛,肝脈經過陰部,因為熱太盛才會尿失禁。」所以使用加味的逍遙散,再加上鉤藤和六味丸而康復。

四、 有位婦人先是胸脅脹痛,後來四肢不能活動,自汗像下雨一樣,小便失禁,大便稀溏,嘴巴緊閉,眼睛跳動,食慾還不錯,過了十多天,有人擔心她得了重病。醫師立齋看過她的情況後說:「這是類似中風的症狀。如果外來的風邪入臟,正氣已經脫失,出現危險的症狀,很快就會死亡,怎麼可能拖到十天?」。觀察她的臉色,發現臉色發紅,有時發青。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左手的寸關尺脈都洪大而快速,尤其是肝脈更為明顯。

因此知道,胸乳脹痛是因為肝經血虛,肝氣阻塞;四肢不能活動,是因為肝經血虛不能滋養筋脈;汗流不止,是因為肝經血熱,津液外洩;小便失禁,是因為肝經熱太盛,陰部的功能失調;大便稀溏,是因為肝木太過旺盛,剋制脾土;嘴巴緊閉,眼睛跳動,是因為木火生風;食慾還不錯,是因為脾胃的元氣還沒有受到傷害。於是使用加味逍遙散,加入犀角、羚羊角、甘菊、鉤藤等藥,服用幾劑後,各種症狀漸漸好轉,之後以這個藥方為基礎加減調整調理而康復。後來因為心情鬱悶生氣,之前的症狀又復發,還出現發燒嘔吐,食慾不振,月經不止。

這表示肝木太過旺盛,剋制脾土,導致脾不能統攝血液。所以使用加味歸脾湯為主,輔以逍遙散而康復。之後每次生氣,或是在睡覺時手腳抽搐,再用之前的藥方就會好轉。

五、 有位婦人因為生氣,口眼歪斜,痰涎壅盛,嘴巴緊閉,抽搐。醫師立齋說:「這是因為脾氣虛弱而肝木旺盛。」所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木香、鉤藤來治療,漸漸好轉。之後又使用加味歸脾湯來調理而康復。

六、 有個人長期拉肚子,又犯了房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張開、眼睛發黑,自汗像下雨一樣,喉嚨中痰聲像拉鋸一樣,小便失禁,脈象大而沒有力。醫師丹溪說:「這是陰虛陽氣暴絕的表現。」於是讓他服用人參膏,手開始動了。再喝,嘴唇也開始動了。到了半夜喝了三碗,眼睛可以動了。喝了三斤,就能說話要求喝粥了。喝了五斤,痢疾就停止了。喝了十斤,就完全康復了。由此可見,一般人得了大病之後,以及婦女產後,常常會出現這種症狀,不可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