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卷七 (4)
卷七 (4)
1. 自利
小青龍湯
麻黃(佐),細辛(使),乾薑(佐),芍藥(臣),桂枝(君),甘草(臣),五味(使),半夏(君)
地榆散
治傷寒熱毒不解。日晚即壯熱。腹痛。便利膿血。
地榆(君),犀角屑(使),黃連(臣),葛根(臣),黃芩(佐),梔子(佐)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入韭白五寸。(薤白尤妙),同煎溫服。
黃連阿膠湯
黃連(君),阿膠(臣),黃柏(佐),山梔(使)每服四錢。
生薑瀉心湯
生薑(君),人參(臣),甘草(佐),黃芩(使),半夏(臣),黃連(佐),乾薑(使),大棗(引)
按口渴詀語自利。本陽明太陰之症。緣六經只列陽病。而不及陰症。又無救敗之方。今此陰陽壞症俱具。則正所謂變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
麻黃(輔助藥),細辛(引導藥),乾薑(輔助藥),芍藥(主要藥),桂枝(主藥),甘草(主要藥),五味子(引導藥),半夏(主藥)
地榆散
治療傷寒熱毒未解,到了傍晚就發高燒,腹痛,腹瀉且大便帶膿血的狀況。
地榆(主藥),犀角屑(引導藥),黃連(主要藥),葛根(主要藥),黃芩(輔助藥),梔子(輔助藥)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碗,放入切成五寸長的韭菜白(薤白效果更好),一起煎煮後溫服。
黃連阿膠湯
黃連(主藥),阿膠(主要藥),黃柏(輔助藥),山梔子(引導藥),每次服用四錢。
生薑瀉心湯
生薑(主藥),人參(主要藥),甘草(輔助藥),黃芩(引導藥),半夏(主要藥),黃連(輔助藥),乾薑(引導藥),大棗(引經藥)
如果出現口渴、胡言亂語、腹瀉等症狀,本來是陽明、太陰經的病症,但因為過去的醫書只列出陽經的病症,沒有提及陰經的病症,也沒有救治陰經敗壞的方劑,現在這種陰陽經都出現壞證的情況,正是所謂的變化。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