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婦科玉尺》~ 卷四 (1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5)

1. 治產後病方

食前服。

胃關煎,治產後腎氣虛寒。瀉利腹痛。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炙草(一二錢),山藥,白扁豆(炒各二錢),炒焦乾姜(一二三錢),泡吳萸(五七分),白朮(一二三錢)

食遠溫服。

排氣飲,治產後氣逆食滯。脹痛等症。

陳皮,藿香,枳殼(各錢半),厚朴(一錢),澤瀉,烏藥,香附(各二錢),木香(七分至一錢)

熱服。

大和中飲,治同上。

陳皮(一二錢),山梔,麥芽(各二錢),枳實(一錢),砂仁(五分),厚朴,澤瀉(各錢半)

食遠溫服。

大岩蜜湯,治素有宿寒。因產大虛。寒搏於血。血凝不散。上衝心之絡脈。故作心痛。

酒當歸,熟地,吳萸(炒),白芍(炒),乾薑(炒),獨活,桂心,小草(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

一方熟地換生地。

紫金丹,治產後沖脹。胸中有物。狀如噎氣。

代赭石,磋礪石

等分。醋糊丸。每二三十丸。酒下。胸中痛。當歸湯下。久服。治血癖。

又方,治同上。

代赭石(一兩),桃仁(泥炒三錢),大黃(五錢)

薄荷湯打糊丸。

七聖丸,治產後風氣壅盛。面目四肢浮腫。涕唾稠黏。咽乾口燥。心脅脹滿。大便秘。小便赤。睡臥不寧。

酒蒸大黃,川芎,桂心,檳榔,木香(各五錢),郁李仁,羌活(各一錢)

蜜丸。每十五丸。食後湯下。山嵐瘴地。最宜服。量虛實加減。如浮腫。又頭痛昏冒。加川芎、羌活。謂風多也。如只浮腫。但用本方。

通瘀飲,治產後惡露不通。心慌昏沉。寒熱交攻者。

歸尾,大黃(各三錢),白朮,木通(各一錢),紅花(五分),桃仁泥(三十粒)

水一碗。酒一小盞。煎三沸。入桃仁再煎一沸。溫服。

牛角腮丸,治惡血不絕。崩血不可禁。腹中絞痛。氣息急。

發灰(一兩),阿膠(二兩),代赭石,乾薑(三兩),生地(四兩),馬蹄殼(燒一個),牛角腮(酥炙五兩)

蜜丸。

加味四物湯,治產後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

四物湯加,蒲黃,阿膠,薊根,白芷

加味四物湯,治產後月餘。經血淋瀝不止。此陷下者必舉之也。

四物湯加,升麻,白芷(各一錢),血餘灰另入五分

千金方,治惡血不盡。或經月及半年者。

升麻(三兩),清酒(五升)

煮取二升。分二服。

沒藥丸,治惡露方行。而忽然斷絕。驟作寒熱。腹臍百脈皆痛如錐刺非常。此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蓄經絡。

當歸(一兩),白芍,桂心(各五錢),桃仁(炒),沒藥(研各二錢半),虻蟲(去翅足炒),水蛭(炒焦各二十枚)

醋糊丸。梧子大。淡醋湯下三丸。

產後調理方,產後服此。永無疾病。

香附(一斤醋童便各浸三日將艾葉同煮乾取出打為餅曬乾為細末),歸身(酒炒),熟地(各四兩),川芎(三兩)

白話文:

飯前服用。

胃關煎:治療產後腎氣虛寒引起的腹瀉腹痛。 藥材:熟地(15-30克,或60克)、炙甘草(6-12克)、山藥、炒白扁豆(各6克)、炒焦乾薑(6-18克)、泡吳茱萸(3-5克)、白朮(6-18克)

飯後稍遠時溫服。

排氣飲:治療產後氣逆、消化不良、脹痛等症狀。 藥材:陳皮、藿香、枳殼(各5克)、厚朴(3克)、澤瀉、烏藥、香附(各6克)、木香(2-3克)

趁熱服用。

大和中飲:治療與上述相同的症狀。 藥材:陳皮(6-12克)、山梔子、麥芽(各6克)、枳實(3克)、砂仁(2克)、厚朴、澤瀉(各4.5克)

飯後稍遠時溫服。

大岩蜜湯:治療原本體內就有寒氣,因生產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寒氣侵入血液,導致血瘀不散,向上衝擊心臟的經絡,所以引起心痛。 藥材:酒當歸、熟地、炒吳茱萸、炒白芍、炒乾薑、獨活、桂心、小草(各3克)、細辛、甘草(各1.5克) *另一種配方將熟地換成生地。

紫金丹:治療產後腹脹,胸口有異物感,像被噎住的感覺。 藥材:代赭石、礳刀石 (等量) 研磨成粉,用醋調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20-30丸,用酒送服。如果胸痛,用當歸湯送服。長期服用可以治療血瘀。

另一種配方:治療與上述相同的症狀。 藥材:代赭石(30克)、桃仁(泥狀,炒過9克)、大黃(15克) 用薄荷湯將藥粉調成糊狀製成藥丸。

七聖丸:治療產後風邪盛行,導致面部、四肢浮腫,鼻涕唾液濃稠,咽喉乾燥,口渴,胸脅脹滿,大便乾結,小便赤黃,睡眠不安穩。 藥材:酒蒸大黃、川芎、桂心、檳榔、木香(各15克)、郁李仁、羌活(各3克) 用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15丸,飯後用湯送服。在山嵐瘴氣地區,最適合服用此藥。可根據體質虛實情況增減藥量。如果出現浮腫,又伴隨頭痛昏沉,應加川芎、羌活,表示風邪較多;如果只有浮腫,則可只用本方。

通瘀飲:治療產後惡露不通,伴隨心慌昏沉,時而發冷時而發熱。 藥材:當歸尾、大黃(各9克)、白朮、木通(各3克)、紅花(1.5克)、桃仁泥(30粒) 用水一碗,酒一小杯,將藥材煎煮至沸騰三次,加入桃仁再煮沸一次,溫服。

牛角腮丸:治療惡露不止,崩漏出血無法停止,腹部絞痛,呼吸急促。 藥材:頭髮灰(30克)、阿膠(60克)、代赭石、乾薑(90克)、生地(120克)、馬蹄殼(燒成灰,一個)、酥炙牛角腮(150克) 用蜂蜜製成藥丸。

加味四物湯:治療產後崩漏出血,血如豆汁,顏色紫黑且量多。 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蒲黃、阿膠、薊根、白芷

加味四物湯:治療產後一個多月,經血滴滴答答不止,這屬於下陷的病症,必須用藥提升。 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升麻、白芷(各3克),另加入血餘灰(1.5克)

千金方:治療惡露不盡,或持續一個月甚至半年。 藥材:升麻(90克)、清酒(1500毫升) 將藥材煎煮至剩下600毫升,分兩次服用。

沒藥丸:治療惡露剛排出,卻突然停止,隨即出現忽冷忽熱,腹部、肚臍及全身經脈疼痛如針刺一般,這是由於冷熱失調,或因思慮過度、活動過度,導致氣機壅塞,血液蓄積在經絡中。 藥材:當歸(30克)、白芍、桂心(各15克)、炒桃仁、研磨後的沒藥(各7.5克)、炒虻蟲(去翅足)、炒焦的水蛭(各20枚) 用醋調成糊狀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用淡醋湯送服三丸。

產後調理方:產後服用此方,可永保健康,不再生病。 藥材:香附(600克,用醋和童子尿各浸泡三日,與艾葉同煮至乾,取出搗成餅,曬乾磨成細末)、酒炒當歸身、熟地(各120克)、川芎(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