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立方

三豆湯,治天行時氣。廣出痘瘡。日日服之。出時必少。

小赤豆,黑豆,綠豆(各五錢),甘草節(一錢),水煮熟。任兒食之。久服則不出矣。

胡荽酒,治痘瘡初發。噴之。

胡荽一握。酒煎一二沸去渣。乳母含口內噴之。從頂至頤。身足塗擦周遍。滿房門戶灑之。

解肌敗毒飲,治痘瘡初起。三日內服。

柴胡,防風,獨活,前胡,荊芥(各八分),蟬蛻,桔梗,薄荷,川芎,紫蘇,紫草(各六分),蔥白三莖。胡荽一握煎服。

鼠黏子湯,治痘疹稠密。身熱等症。

鼠黏子,當歸,甘草,柴胡,連翹,黃芩,黃耆,地骨皮(各等分),水煎不拘時服。

人參透肌散,治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者。

人參,白朮,白茯苓,紫草,當歸,白芍,木通,蟬蛻,甘草,糯米(各五分),水煎不拘時服。

犀角地黃湯,治血熱痘。初出太熱。大便黑糞。或鼻衄。小便出血。(方見傷寒門)

保元湯,治痘瘡初出。圓暈成形。乾紅少潤。然毒尚淺。急服此劑。

人參(二錢),黃耆,甘草(各一錢),水煎不拘時服。

紫草散,治痘瘡黑陷氣血虛弱。痘疹不起。

紫草,甘草,黃耆,糯米(各一錢五分),水煎溫服。

益元散,治痘疹煩燥作渴。調下二錢。(方見傷寒門)

流氣飲,治虛而結癰者。

當歸,川芎,赤芍,黃耆,人參(各五分),甘草節,廣木香,紫蘇,烏藥(各四分),桔梗,厚朴,枳殼(各三分),水煎服。

十神解毒湯,治見點三日。身熱等症。

丹皮,紅花,赤芍,川芎,當歸,生地,木通,桔梗,連翹,甘草(等分),淡竹葉十片煎服。

生脈散,治氣虛。口乾舌燥。(方見中暑門)

連翹飲,治熱毒蓄內。痘不肯出齊。

黃芩,黃連,黃柏,山梔仁,大黃,石膏,蟬蛻,牛蒡子,紅花(各八分),升麻(三分)燈心三十莖煎服。舌上無苔。去大黃。

和中丸,治痘後。傷食腹痛等症。

陳皮,厚朴,枳殼,麥芽,山楂肉(各一兩五錢),白茯苓,白朮(各一兩),神麯(三兩)

上為末。神麯打糊為丸。每服二錢。滾白湯下。

醍醐飲,治見標太重。以此托之。

當歸,桔梗,白朮,川芎(各一錢),熟地(一錢二分),桂枝(六分),水煎溫服。

大補湯,治毒流膿不止。氣血兩虛。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肉桂,白芷,連翹,金銀花(各等分),水煎溫服。

救苦丹,自發熱至見點。多獲其效。四日前毒甚者服。

羌活,防風,升麻,麻黃,生地,吳茱萸,黃柏,連翹(各五分),當歸,黃連(各三錢)川芎,藁本,酒芩,生芩,蒼朮(各二錢),細辛,甘草,白朮,陳皮,紅花(各一錢)

白話文:

[立方]

三豆湯:治療流行性時疫,普遍出現的痘瘡。每天服用,出痘時一定會比較少。 小紅豆、黑豆、綠豆(各15克),甘草節(3克),加水煮熟。讓小孩隨意食用。長期服用就不會出痘了。

胡荽酒:治療痘瘡初發時,用來噴灑。 香菜一把,用酒煎煮一兩次沸騰後濾掉渣滓。讓哺乳的母親含在口中噴灑出來,從頭頂到下巴,全身都塗擦周遍,滿屋子的門戶都灑上。

解肌敗毒飲:治療痘瘡剛開始發作,在三天內服用。 柴胡、防風、獨活、前胡、荊芥(各3克),蟬蛻、桔梗、薄荷、川芎、紫蘇、紫草(各2克),蔥白三根,香菜一把,加水煎服。

鼠黏子湯:治療痘疹密集,身體發熱等症狀。 鼠黏子、當歸、甘草、柴胡、連翹、黃芩、黃耆、地骨皮(各等量),加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人參透肌散:治療身體虛弱又有發熱的情況,雖然能快速出痘,但長得不整齊,隱藏在皮膚下。 人參、白朮、白茯苓、紫草、當歸、白芍、木通、蟬蛻、甘草、糯米(各1.5克),加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犀角地黃湯:治療血熱引起的痘瘡。初發時太熱,大便呈黑色,或流鼻血,小便出血。(藥方在傷寒篇)

保元湯:治療痘瘡剛出現,痘暈成形,乾燥發紅且少有潤澤,但毒性尚淺時,趕快服用此方。 人參(6克),黃耆、甘草(各3克),加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紫草散:治療痘瘡顏色變黑下陷,氣血虛弱,痘疹難以發出的情況。 紫草、甘草、黃耆、糯米(各4.5克),加水煎煮溫服。

益元散:治療痘疹引起煩躁口渴,用藥粉調水服用6克。(藥方在傷寒篇)

流氣飲:治療虛弱又合併癰瘡者。 當歸、川芎、赤芍、黃耆、人參(各1.5克),甘草節、廣木香、紫蘇、烏藥(各1.2克),桔梗、厚朴、枳殼(各0.9克),加水煎服。

十神解毒湯:治療出現疹點三天,身體發熱等症狀。 丹皮、紅花、赤芍、川芎、當歸、生地、木通、桔梗、連翹、甘草(各等量),加上淡竹葉十片一起煎服。

生脈散:治療氣虛,口乾舌燥。(藥方在中暑篇)

連翹飲:治療熱毒積蓄體內,痘瘡無法順利發齊的情況。 黃芩、黃連、黃柏、山梔仁、大黃、石膏、蟬蛻、牛蒡子、紅花(各3克),升麻(1克)加上燈心草三十莖一起煎服。如果舌頭沒有舌苔,就去掉大黃。

和中丸:治療出痘後,因飲食不慎而引起的腹痛等症狀。 陳皮、厚朴、枳殼、麥芽、山楂肉(各45克),白茯苓、白朮(各30克),神麯(90克)。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打成的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6克,用熱開水送服。

醍醐飲:治療痘疹病情嚴重時,用此方來托舉毒邪。 當歸、桔梗、白朮、川芎(各3克),熟地(3.6克),桂枝(1.8克),加水煎煮溫服。

大補湯:治療毒瘡流膿不止,氣血兩虛的情況。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肉桂、白芷、連翹、金銀花(各等量),加水煎煮溫服。

救苦丹:從發熱到出現疹點時服用,多能見效。特別是發病四天前毒性很嚴重的人服用。 羌活、防風、升麻、麻黃、生地、吳茱萸、黃柏、連翹(各1.5克),當歸、黃連(各9克),川芎、藁本、酒芩、生芩、蒼朮(各6克),細辛、甘草、白朮、陳皮、紅花(各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