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便濁門
(附遺精)
便濁濕熱兼痰。分有餘不足治之。恣意膏粱。濁氣下注者。此為有餘。思慮淫欲。精元失守。而成濁者。此為不足。赤者濕熱甚。心與小腸主之。白者濕熱微。肺與大腸主之。然古人有。謂思慮過者則赤。淫欲過與痰者則白也。遺精比夢遺猶甚。或小便後出多不可禁。或不小便而自出。
或莖中出而癢痛。常如欲小便者。皆因思慮過度。以動君火。君火動。則相火翕然而起。所以激真水而疏泄也。有因色欲太過。泄滑不禁者。其為熱症明矣。
白話文:
(兼談遺精)
小便混濁,多半是濕熱又兼帶痰的緣故。這種情況要分辨是體內過剩還是不足來治療。如果平時飲食過於肥膩,導致濁氣往下流注,這種屬於體內過剩。如果是因為思慮過多、縱慾,導致精元無法守住而產生小便混濁,這種屬於體內不足。
小便顏色偏紅,表示濕熱情況嚴重,多與心和小腸功能有關;小便顏色偏白,表示濕熱情況較輕微,多與肺和大腸功能有關。不過古代也有人認為,思慮過多會導致小便偏紅,縱慾過度或痰多會導致小便偏白。
遺精比夢遺更為嚴重,有時小便後會大量流出,難以控制;有時沒有小便也會自行流出;有時從陰莖流出時會感到搔癢疼痛,而且常常有想小便的感覺。這些情況多半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心火妄動。心火一動,就會引發相火跟著旺盛,所以才會衝動真正的腎水而導致精液洩出。也有人是因為縱慾過度,導致精液滑脫不止,這種明顯屬於熱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