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脈云
舉要曰。淋病之脈。細數何妨。少陰微者。氣閉膀胱。陰人見之。陰內生瘡。大實易愈。虛澀其亡。又云。鼻頭色黃。小便必難。脈浮弦澀見於左尺。
白話文:
脈象要點說:
淋病的脈象,呈現細而快的狀況是正常的。如果是少陰脈微弱,代表氣機閉塞在膀胱。女性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可能是陰道內部生瘡。脈象呈現洪大有力,比較容易治癒;如果是虛弱又澀滯,病情就會危險。
另外還說:
如果鼻頭呈現黃色,小便就會困難。脈象在左手尺部呈現浮弦而澀的狀況。
2. 立方
加味八正散,治氣滯淋澀。初起莖中作痛。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生甘草(各一錢五分),山梔仁,木通,大黃,赤茯苓,黃柏(各一錢),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通淋琥珀丸,治砂石淋莖中澀痛不可忍。
琥珀(三錢),鱉甲(五錢),滑石,黃連(各八錢),石首魚腦骨(三對煆),牛膝(八兩熬膏)
上為細末。以牛膝膏為丸。每服二錢。空心清茶下。
當歸飲,治血淋。
牛膝,蒲黃,當歸,黃連,生地(各二錢),麥冬(去心),木通,扁柏葉(微炒),山梔仁(各一錢),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鹿角霜丸,治膏淋。溺與精並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鹿角霜(四兩),白茯苓(三兩),秋石(二兩五錢),海金沙(二兩)
上為末老米糊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湯下。
苓珀丸,治勞淋。遇勞即發。痛墜及𠤏。
當歸,白茯苓,白芍,川芎,生地(各二兩),琥珀(一兩),鹿茸(一對酥炙),木通(六兩煎湯)
上為末。以木通湯為丸。每服二錢五分。空心白滾湯送下。
清肝散,治肝經氣滯。積熱而淋。莖中刺痛如刀割。
車前子,黃柏(各三錢),甘草梢,青皮(各一錢),木通,澤瀉(各二錢),燈心三十莖。空心煎服。
補中益氣湯,治中氣虛弱。不能運通水道而淋。
黃耆,人參(各二錢),甘草,白朮,當歸,柴胡(各一錢二分),升麻(三分),陳皮(八分),水煎空心服。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心腎不交血虛內熱。淋澀作痛。
麥門冬,石蓮子,赤茯苓,車前子(各一錢二分),黃耆,地骨皮,黃芩,人參(各一錢)甘草(三分),燈心三十莖空心煎服。
五淋散,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斷或尿如豆汁。或出砂石。或下膏糊。或便鮮血。
當歸,小薊,赤芍,山梔仁(炒黑),赤茯苓(各二錢),甘草(八分),燈心三十莖。空心煎服。
八味丸,治腎虛淋瀝。莖中澀痛。或時作癢。
熟地(四兩),山藥(炒),澤瀉(去毛),山茱萸肉,丹皮(各二兩),白茯苓(三兩),黃柏(鹽水炒),知母(鹽酒炒各二兩五錢)
上為末蜜丸。每服三錢。空心鹽湯送下。
滋腎丸,治腎經不足。內熱閉固。諸火不能升降。雖不甚渴。而小便不利。淋澀作痛。
黃柏(姜水炒),知母(鹽酒炒),白芍(酒炒),麥門冬(去心),白茯苓(去皮),人參(各二兩),枸杞子,鱉甲(羊酥炙)
天門冬(去心),生地,山茱萸(去核),牛膝(各一兩二錢),甘草(八錢)
上為末蜜丸。每服三錢。空心鹽湯送下。
白話文:
加味八正散:治療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排尿困難,初期會感到陰莖內部疼痛。 藥材包含: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生甘草(各5.6克),山梔仁、木通、大黃、赤茯苓、黃柏(各3.75克),燈心草三十根。空腹服用。
通淋琥珀丸:治療因砂石堵塞尿道,導致陰莖內部疼痛難忍的狀況。 藥材包含:琥珀(11.25克),鱉甲(18.75克),滑石、黃連(各30克),石首魚腦骨(三對,燒過),牛膝(300克,熬製成膏狀)。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再用牛膝膏做成藥丸。每次服用7.5克,空腹用清茶送服。
當歸飲:治療因血分問題引起的排尿疼痛。 藥材包含:牛膝、蒲黃、當歸、黃連、生地(各7.5克),麥門冬(去心)、木通、扁柏葉(微炒)、山梔仁(各3.75克),燈心草三十根。飯前服用。
鹿角霜丸:治療因精液與尿液混合排出,呈現如糊狀或米漿狀的膏淋。 藥材包含:鹿角霜(150克),白茯苓(112.5克),秋石(93.75克),海金沙(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老米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11.25克,空腹用溫開水送服。
苓珀丸:治療因勞累引起的排尿疼痛,勞累時症狀加重,疼痛會蔓延至下腹部及陰囊。 藥材包含:當歸、白茯苓、白芍、川芎、生地(各75克),琥珀(37.5克),鹿茸(一對,用酥油烤過),木通(225克,煎湯)。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木通湯做成藥丸。每次服用9.375克,空腹用溫開水送服。
清肝散:治療因肝經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積熱而引起的排尿疼痛,陰莖內部如刀割般刺痛。 藥材包含:車前子、黃柏(各11.25克),甘草梢、青皮(各3.75克),木通、澤瀉(各7.5克),燈心草三十根。空腹煎服。
補中益氣湯:治療因中氣虛弱,導致無法正常運化水道而引起的排尿困難。 藥材包含:黃耆、人參(各7.5克),甘草、白朮、當歸、柴胡(各4.5克),升麻(1.125克),陳皮(3克)。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清心蓮子飲:治療因上熱下虛、心腎不交、血虛內熱引起的排尿困難及疼痛。 藥材包含:麥門冬、石蓮子、赤茯苓、車前子(各4.5克),黃耆、地骨皮、黃芩、人參(各3.75克),甘草(1.125克),燈心草三十根。空腹煎服。
五淋散:治療因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引起的排尿不暢,可能會出現尿液如豆汁、排出砂石、排出膏狀物或血尿等狀況。 藥材包含:當歸、小薊、赤芍、山梔仁(炒黑)、赤茯苓(各7.5克),甘草(3克),燈心草三十根。空腹煎服。
八味丸:治療因腎虛引起的排尿不暢、陰莖內部疼痛或發癢。 藥材包含:熟地(150克),山藥(炒)、澤瀉(去毛)、山茱萸肉、丹皮(各75克),白茯苓(112.5克),黃柏(鹽水炒)、知母(鹽酒炒,各93.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11.25克,空腹用鹽水送服。
滋腎丸:治療因腎經不足、體內有熱、導致體內氣機閉塞不通,雖然不覺得口渴,但小便不利、排尿困難及疼痛。 藥材包含:黃柏(薑水炒)、知母(鹽酒炒)、白芍(酒炒)、麥門冬(去心)、白茯苓(去皮)、人參(各75克),枸杞子、鱉甲(用羊酥油烤過),天門冬(去心)、生地、山茱萸(去核)、牛膝(各41.25克),甘草(3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11.25克,空腹用鹽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