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脅痛門
肝藏於內。外應乎脅。脅之所在,肝之所在也。所藏者血。所屬者怒氣。撲跌鬥毆,內傷乎血,敗血積蓄於肝之分,瘀而不流,而脅痛作矣。或有外觸惱怒,欲振而不得伸,鬱結不行,藏於肝部,則雖無瘀血,而亦痛矣。然何以辨其為血與氣耶?蓋瘀血作痛者,痛而不膨,按之亦痛,不按亦痛,其痛無時而息也。怒氣作痛者,痛而且膨,得噯則緩,已而復痛,其痛有時而息也。此非血與氣之辨乎?然有左脅痛,右脅痛。左脅痛甚者,必是肝火盛,木氣實。右脅痛甚者,必是痰流注,並食積。兩脅走痛者,必痰飲也。又有季脅作痛者何也?蓋季脅兩肋稍之處,肝之下膽之位也。痛甚而下連小腹者,亦是死血。痛不甚而止於一處者,痰也。治此病者,審其所傷而治之,亦無不中矣。
白話文:
肝臟在身體內部,而體外則對應到脅肋部位。脅肋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肝臟所在的地方。肝臟儲藏的是血液,主管的是怒氣。跌倒、撞擊、打架等原因,造成內部血液損傷,壞死的血積存在肝臟的部位,瘀積而不流通,就會產生脅肋疼痛。或者因為外來的觸碰、煩惱、憤怒,想要舒展卻無法伸展,鬱悶結聚,藏在肝臟部位,那麼即使沒有瘀血,也會疼痛。
那麼要如何分辨這種疼痛是瘀血造成的,還是氣滯造成的呢?瘀血引起的疼痛,是不管有沒有按壓都會痛,而且痛起來不會停止;而怒氣引起的疼痛,則是痛而且會覺得脹,打嗝後會緩解,但過一會兒又會痛,這種疼痛是有時會停止的。這就是分辨血瘀和氣滯的方法了。
另外,還有左脅痛和右脅痛的區別。左脅痛比較嚴重的,通常是肝火旺盛、木氣過於強盛;右脅痛比較嚴重的,通常是痰濕流注,並且有食物積滯。兩側脅肋都會走動疼痛的,通常是痰飲作祟。還有季脅疼痛,這是什麼原因呢?季脅是兩肋稍微偏下的地方,是肝臟下方、膽囊所在的位置。疼痛劇烈而且向下連到小腹的,通常也是死血瘀積;疼痛不很劇烈,而且只在一個部位的,通常是痰濕。治療這種疾病,要仔細辨別病因,然後對症下藥,就沒有治不好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