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脈云
經曰。積塊之脈必結伏。見在左。塊居左。見在右。塊居右。此其驗也。
白話文:
醫書上說,體內有腫塊的脈象,一定是呈現結實且沉伏的狀態。如果這種脈象出現在左手,就表示腫塊在身體左側;如果這種脈象出現在右手,就表示腫塊在身體右側。這就是診斷的方法。
2. 立方
磨平飲,治死血成塊。奔走作楚。
紅花,桃仁,山楂,蘇木(各二錢),京三稜,蓬莪朮,枳殼,香附,烏藥(各一錢五分)水煎空心服。
萬靈丹,治痰積成塊。
半夏(薑製),南星(薑汁炒),瓦礱子(煆),青礞石(煆),沉香(銼各二兩),青皮(醋炒),莪朮(醋煮),三稜,香附(醋炒),白芍(各一兩二錢)
上為末。醋打糊為丸。每服二錢。空心酒送下。
立消丸,治飲食積聚成塊。
檳榔,草果(炒),山楂肉,萊菔子(炒各二兩),阿魏(酒煮化一兩),三稜,莪朮(醋煮)廣木香,青皮(醋炒),香附(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神麯六兩。打糊為丸。每服三錢。薑湯送下。
化痞丸,治積氣成塊。並瘧母而成痞塊者神效。
黑醜(半炒半生),檳榔,沉香,阿魏(各一兩),針砂(醋炒五錢),官桂,青皮(醋炒),白朮(土炒),蒼朮(米泔浸炒),枳殼(麩炒),半夏(薑製各一兩二錢)
上為末。醋打麵糊為丸。每服二錢。空心薑湯送下。
秘方消痞膏藥,內服丸子。外以膏藥貼在塊上。內外挾攻。定然消熔。
紅花,蓬朮,三稜,當歸(各四兩),兩頭尖,五靈脂,穿山甲,川烏,生地,丹皮,巴豆肉,木鱉子(各一兩)
前藥為咀片。以麻油斤半。浸五日。熬枯去渣。再用文武火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後藥。
阿魏,沉香(銼末),乳香(研各一兩),蘇合油,麝香(研細五錢),廣木香(銼末),子丁香(研細),檀香(銼各一兩五錢),前八味。俟藥油熬致滴水成珠。緩緩加入。即成膏矣。
白話文:
磨平飲,治療因瘀血凝結成塊,導致疼痛遊走的症狀。
藥方組成:紅花、桃仁、山楂、蘇木(各二錢),京三稜、蓬莪朮、枳殼、香附、烏藥(各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萬靈丹,治療因痰積聚形成的硬塊。
藥方組成:半夏(用薑處理過)、南星(用薑汁炒過)、瓦礱子(煅燒過)、青礞石(煅燒過)、沉香(磨碎,各二兩),青皮(用醋炒過)、莪朮(用醋煮過)、三稜、香附(用醋炒過)、白芍(各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製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以酒送服。
立消丸,治療因飲食積滯形成的硬塊。
藥方組成:檳榔、草果(炒過)、山楂肉、萊菔子(炒過,各二兩),阿魏(用酒煮化,一兩),三稜、莪朮(用醋煮過)、廣木香、青皮(用醋炒過)、香附(各一兩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神麯六兩,調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送服。
化痞丸,治療因氣積聚形成的硬塊,對於因瘧疾引起的痞塊也特別有效。
藥方組成:黑醜(一半炒過一半生用)、檳榔、沉香、阿魏(各一兩),針砂(用醋炒過,五錢),官桂、青皮(用醋炒過)、白朮(用土炒過)、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枳殼(用麩炒過)、半夏(用薑處理過,各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麵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以薑湯送服。
秘方消痞膏藥,配合內服藥丸使用。外敷膏藥於患處,內外同時治療,必定能使腫塊消散。
膏藥藥材組成:紅花、蓬朮、三稜、當歸(各四兩),兩頭尖、五靈脂、穿山甲、川烏、生地、丹皮、巴豆肉、木鱉子(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小片,用麻油一斤半浸泡五日,熬煮至藥渣焦枯後去除。再用文火和武火煎煮至滴水成珠。然後加入以下藥材。
阿魏、沉香(磨碎)、乳香(研磨,各一兩),蘇合油、麝香(研磨成細末,五錢),廣木香(磨碎)、子丁香(研磨成細末)、檀香(磨碎,各一兩五錢)。將以上八味藥材,在藥油熬煮至滴水成珠時緩慢加入,即可製成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