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心痛門
(附怔忡,驚悸,健忘,附顛狂,附邪祟)
心痛者。非真心痛也。乃心胞絡與胃脘痛也。然果何以知之。蓋心胞絡護捧其心。脈絡相系位居心之四旁。火載痰而上升。礙其所居。胞絡為痰相軋。故脂膜緊急而作痛。遂誤認以為心痛也。胃脘近心。位居心下。而絡於脾。飲食過多。不能克化。傷乎胃脘。病根常在。略傷飲食。
即悶悶作痛。亦誤認以為心痛也。大抵痛而有痰。常覺噁心。嘔去痰即寬者。即為之心胞絡痛也。痛而作飽。時時噯氣。直至飢而緩者即謂之胃脘痛也。又有痛時得飲熱湯酒而稍緩者。乃寒氣客於心脾之間也。又有心頭作痛。其痛應於背心者。乃憂鬱悲思積而成病也。又有心頭急痛。
唇白毛豎口吐黃水者。乃蟲之為害也。又有心頭結疼。逆氣上騰。如蟲攪擾。自覺胸中唧唧作聲者。非蟲也。乃死血隨氣而動也。又有一月一發。或一月兩發。或二三月一發。其發也。疼極悶死。搔爬無措。涎水一湧而即蘇者。乃寒積於心脾之間。安堵不動。一為惱怒勞倦所傷。
則寒痰乘勢湧起。泛溢胃口。迷塞心竅故悶疼而欲死。涎水一湧而出。則胃口漸寬心竅漸通。而復甦也。凡此皆可施治。惟平素原無心痛之疾。卒然大痛無聲。面青氣冷。咬牙噤齒。手足如冰冷者。乃真心痛也。蓋寒邪直犯君火。旦發則暮死。暮發則旦死。不救之症也。
白話文:
心痛,實際上並不是心臟本身的疼痛,而是心包絡和胃脘的疼痛。要如何分辨呢?心包絡像護衛一樣保護心臟,經脈相連,位於心臟周圍。當火熱之氣挾帶痰液向上升時,會阻礙心包絡的位置,導致心包絡受到痰液擠壓,使得脂肪膜緊繃而產生疼痛,因此被誤認為是心痛。胃脘靠近心臟,位於心臟下方,並且與脾相連。如果飲食過量,無法消化,就會傷害胃脘,病根就會長期存在。只要稍微吃多一點,就會感到悶悶作痛,也被誤認為是心痛。
大致來說,疼痛時有痰,常常覺得噁心,吐出痰後就覺得比較舒服的,就是心包絡的疼痛。疼痛時感覺飽脹,時常打嗝,直到肚子餓才緩解的,就是胃脘的疼痛。還有一種情況,疼痛時喝熱湯或熱酒會稍微緩解的,那是因為寒氣侵入心脾之間。還有一種心口疼痛,痛感會延伸到背部的,那是因為憂愁悲傷積累而成的病。還有一種心口劇痛,嘴唇發白、汗毛豎起、吐出黃水的,那是因為有蟲在作祟。還有一種心口感覺結塊疼痛,氣往上衝,感覺像蟲在攪動,自己覺得胸腔裡發出唧唧聲的,那不是蟲,而是死血隨著氣在移動。還有一種是一個月發作一次,或一個月發作兩次,或兩三個月發作一次,發作時疼痛到極點,悶得快要死掉,又抓又撓,不知所措,突然湧出涎水後就甦醒的,那是因為寒氣積聚在心脾之間,固定不動,一旦因為惱怒或勞累而受傷,寒痰就會趁勢湧起,溢出胃口,堵塞心竅,所以悶痛得像要死掉,等到涎水湧出,胃口就會漸漸寬鬆,心竅也漸漸通暢,就能甦醒過來。這些情況都可以治療。
唯獨平時沒有心痛的毛病,卻突然劇痛,沒有聲音,臉色發青,氣息冰冷,咬緊牙關,手腳像冰一樣冷的,才是真正的心痛。那是因為寒邪直接侵犯了心臟的火氣,早上發作,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作,早上就會死亡,是無法救治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