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六 (11)
卷十六 (11)
1. 朮附湯
至四五日腹痛自利。四肢沉重。或咳或嘔。其人內外皆是水氣。故用生薑佐茯苓、朮、附以利水為務。水去則真陽自復。當知此證皆由水氣鬱遏其陽。陽氣原不大虛。所以方中朮、附。僅用附子湯之半。又恐辛燥。有傷其陰。因以芍藥保其營血。與附子湯之立法不殊。即過汗傷經。
振振欲擗地者。亦不出是方也。
附子散,治陰痙。
朮附湯本方二味各用一兩。加桂心、川芎、獨活各半兩。為散。每服三四錢。薑、棗湯煎服。
白話文:
這個人病到四五天的時候,開始肚子痛,然後拉肚子,四肢覺得很沉重,有時咳嗽,有時想吐,這個人從裡到外都是水氣,所以用生薑來輔助茯苓、白朮、附子,主要目的是要利水。水排出去之後,身體原本的陽氣就會恢復。要知道這種病都是因為水氣阻礙了陽氣的運行,陽氣本身並沒有太虛弱。所以這個方子裡的白朮和附子,用量只有附子湯的一半。又怕太過辛辣燥熱,會傷到身體的陰液,所以加了芍藥來保護營血,跟附子湯的治療原則其實是一樣的。即使是過度發汗而傷到經絡,病到全身發抖、快要倒在地上的人,也還是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另外,附子散,是治療陰痙的。
朮附湯原本的配方是白朮和附子各用一兩,再加入桂心、川芎、獨活各半兩,把它們磨成粉。每次服用三到四錢,用生薑和紅棗煮的湯送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