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五·婦人門 (4)
卷五·婦人門 (4)
1. 二味參蘇飲
人參(一兩),蘇木(杵細,三錢)
水煎,頓服。若厥冷自汗,更加附子二、三錢。
白話文:
「使用人參一兩,與蘇木三錢(蘇木需先搗碎)。將這兩味藥用水煎煮後,一次全部服用。如果出現四肢冰冷且自發性出汗的情況,則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入附子二至三錢。」
2. 鼻黑鼻衄
足陽明胃脈,起於鼻,交頞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蓋鼻準屬脾土,鼻孔屬肺金,而胃實統之。產後口鼻起黑氣,及鼻衄,皆由氣血空虛,榮血散亂,乃胃敗肺絕之危症也。急用二味參蘇飲加附子,間有得生者。
二味參蘇飲(見前。)
白話文:
【鼻黑鼻出血】
在中醫理論中,鼻子與足陽明胃經相關聯,這條經絡起始於鼻子,穿過額部,再回到口周圍,並在人中處交錯,左邊的經絡往右,右邊的則往左。鼻子的準頭歸屬脾臟,而鼻孔則屬肺,但實際上,這些部位都受胃的影響。產後如果出現口鼻周圍出現黑色氣色,或是鼻出血,都是因為氣血兩虛,導致營養血液散亂,這是胃功能衰竭和肺部功能極度弱化的危險病症。
緊急情況下,應使用「二味參蘇飲」加上附子來治療,偶爾可以救回生命。
「二味參蘇飲」的具體內容可參考前面的說明。
3. 產後乳疾
婦人產後,有乳少者,有吹乳者,有妒乳者。乳為氣血所化,若元氣虛弱,則乳汁不生,必須補養氣血為主。若乳房掀脹,是有乳而未通也,宜疏導之。復有乳兒之際,為兒口氣所吹,致令乳汁不通,壅滯腫痛,不急治,即成乳癰,速服栝蔞散,敷以香附餅,立見消散。亦有兒飲不盡,余乳停蓄,以致腫痛,名曰妒乳,速宜吮通,並敷服前藥,免成癰患。
若婦人乳盛,不自乳子,宜用炒麥芽五錢煎服,其乳即消。若婦人鬱怒而乳腫者,於栝蔞散內,更加柴胡、赤芍、甘草、橘葉之屬。
白話文:
【產後乳腺疾病】
女性在生產後,可能會遇到乳汁分泌不足、乳頭疼痛(俗稱吹乳)、或是因孩子吸吮不完全導致乳汁積存引起腫痛(妒乳)等問題。乳汁是由氣血轉化而來,如果身體本來就虛弱,那麼乳汁的產生就會受影響,因此應該主要從補充氣血著手。
如果乳房出現脹痛,這通常代表乳汁已經產生但尚未順利排出,這種情況需要進行適當的疏通。另外,在哺乳時,有時候會因為寶寶吸吮的力道或方式,讓媽媽的乳汁無法順利排出,造成乳汁堵塞,引起腫脹和疼痛,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能會形成乳腺炎,這時應迅速服用栝樓散,並外敷香附餅,可以加速消除症狀。
再者,有時候寶寶未能將乳汁吸完,殘留的乳汁積聚在乳腺中,也可能導致腫脹和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妒乳,應該儘快透過吸吮的方式將乳汁排空,同時服用和外敷前述的葯物,避免進一步形成乳腺炎。
如果女性的乳汁分泌過多,而沒有親自哺乳,可以使用炒過的麥芽五錢煎煮服用,就可以減少乳汁的分泌。如果女性因為情緒不佳導致乳腺腫脹,可以在栝樓散的基礎上,增加柴胡、赤芍、甘草、橘葉等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