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五·婦人門 (3)
卷五·婦人門 (3)
1. 七珍散
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各一兩),防風,辰砂(另研,水飛,各半兩),細辛(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薄荷湯調下。
歸脾湯,八珍湯(俱見虛證。)
六君子湯,地黃飲子,六味湯(俱見類中。)
白話文:
【七珍散】
配方成分包括:人參、石菖蒲、生地黃、川芎(以上各取等量,大約一兩),防風、辰砂(需單獨研磨,並用水飛法處理,各取半兩),細辛(取一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用薄荷湯調和後服用。
歸脾湯,八珍湯(以上兩種方劑詳見虛證篇。)
六君子湯,地黃飲子,六味湯(以上三種方劑詳見類中篇。)
2. 產後發熱
產後若無風寒而忽發熱者,血虛也。宜用四物湯補陰血,加以黑乾薑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使歸依於陰,則熱即退矣。如未應,更加童子小便為引,自無不效。然產後多有脾虛傷食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即不驗矣。法當調其飲食,理其脾胃,宜用五味異功散加神麯、麥芽。
大凡風寒發熱,晝夜不退;血虛與傷食,則日晡發熱,清晨即退,是以二症相似也。然傷食之症,必吞酸噯腐,胸膈滿悶,顯然可辨。若血虛證,則無此等症候。然產後復有氣血大虛,惡寒發熱,煩躁作渴,乃陽隨陰散之危症,宜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更加附子。若嘔吐瀉利,食少腹痛,脈沉細,或浮大無力,更佐以理中湯。
此皆虛寒假熱之候,設誤認為火而清之,禍如反掌。
四物湯,五味異功散,十全大補湯(俱見虛勞。)
理中湯(見中寒。)
白話文:
【產後發燒】
產後如果沒有受到風寒卻突然發燒,這通常是因為血虛。應該使用四物湯來補充陰血,再加入黑乾薑的苦溫效果,能幫助收斂血液,使其回到陰分,這樣就可以退燒了。如果還沒有改善,可以再加入童子尿作為引導,這樣一定會有效果。但是產後常有人因為脾虛或消化不良而發燒,如果誤以為是血虛,治療就不會有效。應該調整飲食,好好照顧脾胃,適合使用五味異功散,再加上神麯和麥芽。
一般來說,風寒導致的發燒,晝夜都不會退燒;而血虛或消化不良導致的發燒,通常只在下午發燒,清晨就會退燒,這兩種情況很類似。然而,消化不良的情況,一定會有胃酸倒流、噁心、胸悶等症狀,很容易分辨。如果是血虛的情況,就不會有這些症狀。但產後也可能出現氣血嚴重不足,畏寒發燒,煩躁口渴,這是陽氣隨著陰血流失的危險症狀,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如果不見效,再加入附子。如果還有嘔吐、腹瀉、食慾不佳、腹痛,脈搏微弱或無力,更應該使用理中湯。
這些都是虛弱導致的假性發燒,如果誤以為是火氣大而使用清涼藥物,後果會非常嚴重。
四物湯,五味異功散,十全大補湯(這些方劑在虛勞一章中有詳細介紹。)
理中湯(在中寒一章中有詳細介紹。)
3. 產後顛狂
產後顛狂,及狂言譫語,乍見鬼神,其間有敗血上衝者,有血虛神不守舍者。大抵敗血上衝,則胸腹脹痛,惡露不行,宜用澤蘭湯,並失笑丸。若血虛神不守舍,則心慌自汗,胸腹無苦,宜用安神定志丸,倍人參,加歸、芎主之,歸脾湯亦得。此症多由心脾氣血不足,神思不寧所致。非補養元氣不可,倘視為實證而攻之,禍不旋踵。
白話文:
產後出現精神失常,包括胡言亂語,彷彿看到鬼神的情況,這當中有因為敗血上沖導致的,也有因為血虛致使神智無法安定在身上的。
大體上,如果是敗血上沖所導致,會有胸腹脹痛,惡露排不出的症狀,適合使用澤蘭湯,並且配合失笑丸來治療。如果是由於血虛致使神智無法安定,就會有心慌自汗,但胸腹沒有疼痛的情況,適合使用安神定志丸,加倍使用人參,並且加入當歸和川芎作為主要藥物,歸脾湯也是可以的。
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心脾氣血不足,導致精神無法平靜所造成。必須要通過補養元氣來治療,如果誤以為是實證進行攻擊性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