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三 (1)
卷三 (1)
1. 益母勝金丹
大熟地(砂仁酒拌,九蒸九曬),當歸(酒蒸,各四兩),白芍(酒炒,三兩),川芎(酒蒸,一兩五錢),丹參(酒蒸,三兩),茺蔚子(酒蒸,四兩),香附(醋、酒、薑汁、鹽水各炒一兩,四兩),白朮(陳土炒,四兩)
以益母草八兩,酒水各半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早開水下四錢。血熱者,加丹皮、生地各二兩。血寒者,加厚肉桂五錢。若不寒不熱,只照本方。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益母勝金丹」,其主要成分及處理方式如下:大量熟地(需用砂仁酒拌和,經過九次蒸煮與曝曬)、當歸(需用酒蒸,各四兩)、白芍(需用酒炒,三兩)、川芎(需用酒蒸,一兩五錢)、丹參(需用酒蒸,三兩)、茺蔚子(需用酒蒸,四兩)、香附(需分別用醋、酒、薑汁、鹽水各炒一兩,共四兩)、白朮(需用陳土炒,四兩)。
製作時,先將八兩的益母草,以酒和水各半的比例熬製成膏狀,再加入煉製好的蜂蜜搓揉成丸狀。每日清晨,服用四錢的分量,用開水吞服。
對於血熱的人,應在藥方中額外添加牡丹皮和生地各二兩;而血寒的人,則應增加厚肉桂五錢。若是既不屬於血熱也不屬於血寒的人,只需依照上述基本配方服用即可。
2. 四物湯
(見虛勞)
調經養血之要藥,其地黃鬚九蒸九曬,方能取效,否則滯膈生痰,妨礙飲食,乃製藥之過,非立方之罪也。血熱者,加丹參、丹皮、益母草。血寒者,加桂心、牛膝。經行而腹痛拒按者,加延胡、香附、木香。經既行而腹痛喜按者,加人參、白朮。血少色淡者,亦並加此。若腹中素有痞,飲食滿悶者,本方內除熟地,專用三物加丹參、陳皮、香附之屬。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四物湯」的使用方式和變化。
這是調理月經和滋養血液的重要藥方。其中的地黃必須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曝曬,才能發揮效果,否則可能會造成胸膈阻滯,生成痰液,影響食慾,這是由於製藥過程的問題,而不是配方本身的錯誤。對於血液過熱的人,可以添加丹參、牡丹皮、益母草。對於血液過冷的人,可以加入肉桂心、牛膝。如果月經來潮時腹部疼痛且按壓會感到更痛,可以加入延胡索、香附、木香。如果月經後腹部仍然疼痛但按壓會舒緩,或是血液量少顏色淺淡的情況,則可以加入人參、白朮。如果平時就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應從本方中去掉熟地,只用其它三種藥材,再加丹參、陳皮、香附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