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2)

1. 安胎獨聖散

胎動服此,服後覺胎熱則安矣。

砂仁,連殼慢火炒,去殼。為末,每服半匙熱酒調下。又方,用苧麻根,搗爛敷臍。一方,用伏龍肝,井水調敷,亦可。

白話文:

【安胎獨聖散】

當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異常時,可服用此方。服用後若感覺胎兒的活動回歸正常且無異常的熱感,即表示胎兒已穩定。

藥材為砂仁,需連同外殼一起用小火炒熟,然後去掉外殼研磨成粉。每次服用時,取半茶匙的藥粉,以熱酒調和後飲下。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薴麻根,將其搗碎後敷在肚臍上。

還有一個方式是使用伏龍肝,用井水調和後敷於腹部,同樣有效。

2. 柳花散

治室女發熱經行。

柳花(五七錢),紫草(一兩一錢),升麻(九錢),歸身(七錢五分)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調下。

白話文:

具體藥方如下:柳花約5至7錢,紫草1兩1錢,升麻9錢,當歸身7錢5分,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7錢,用葡萄煎煮的湯水送服。

3. 水楊湯

治痘瘡干克不起,用水楊柳。生水邊細葉紅根者是也。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切碎,水煎七八沸,先將一分。置盆內,候溫,令先服內托之劑,然後浴洗,漸漸添湯,不致太冷,浴洗久許,以油捻點燈照之,壘壘有起勢,起處覺暈暈有絲、此漿影也。如漿不滿,再浴。若弱者、只浴頭面手足、既不赤體不厭多洗,須以燈照而無起勢者,乃氣血敗而津液桔矣,不治。

白話文:

[水楊湯]的使用方式:用於治療痘瘡乾燥且無法突起的情況。所需材料為水楊柳,這種柳樹生長在水邊,有細葉和紅色的根。春天和冬天時使用其枝條,秋天和夏天則使用枝葉,將它們切碎後,用水煮至水沸騰七到八次。先取一部分煎好的湯水,放置在盆內待溫度適宜,讓病人先服用能促進內部恢復的藥物,然後再進行沐浴清洗。逐漸添加熱水,確保水溫不會太低,長時間地進行沐浴清洗。在清洗過程中,可用油捻燈照明檢查,若看到痘瘡處有凸起的跡象,且凸起處有絲狀的漿影,表示漿液正在生成。如果漿液尚未充滿,可再次進行沐浴。對於體質較弱的人,可以只沐浴頭部、面部和手腳。即便多次沐浴,也不會造成身體過度曝露。如果經過燈光檢查,痘瘡仍無任何凸起跡象,可能表示病人的氣血已經衰竭,津液也已枯竭,這種情況下,治療效果不佳。

4. 陳氏木香散

治中氣虛寒,泄瀉腹脹,痘色慘白。

木香(臨時磨服),大腹皮(黑豆汁洗淨用),人參(各二錢),赤茯苓,前胡,青皮(去瓤,炒),半夏(湯泡七次),丁香,訶子肉,甘草(各二錢,五分),桂心(一錢五分)為末,每服三錢、薑棗水煎。隨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中氣不足,身體虛寒導致的腹瀉與腹部脹滿,以及痘疹顏色呈現蒼白的情況。

藥方成分及使用方式如下:

  1. 木香,需在服用前臨時研磨。
  2. 大腹皮,先用黑豆汁清洗乾淨後再使用。
  3. 人參,赤茯苓,前胡,青皮(去內瓤,炒過),半夏(用水浸泡七次),丁香,訶子肉,甘草,這些材料各使用二錢五分。
  4. 桂心,使用一錢五分。

將以上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和棗煮的水來煎藥服用。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