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痘疹全集卷三十四 (1)

1. 治中散

治虛寒瀉利,不進飲食。

黃耆,人參,白茯苓,白朮,川芎,當歸,肉桂(各五錢),肉果(麵包煨熟,去面。切片,以綿紙包,打去油,五錢),丁香(一錢五分),木香(三錢)為末,每五歲用五分,好酒調下,衣被蓋暖,少頃痘白變紅而起。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體虛且有寒性腹瀉,導致食慾不佳的情況。

使用下列藥材:黃耆、人參、白茯苓、白朮、川芎、當歸、肉桂(以上各約15克),肉豆蔻(先用麵粉包裹後烘烤至熟,去掉麵粉,切成薄片,再用棉紙包住,去除油脂,約15克),丁香(約4.5克),木香(約9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對於五歲的孩子,每次使用約1.5克,以高品質的酒調和後服用,服用後應蓋上衣物保暖,不久之後,臉上的痘痘會從白色轉變為紅色,然後開始消退。

2. 白朮調元散(立參苓白朮散加減)

治胃虛不進飲食,或兼吐瀉。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白扁豆(炒),蓮肉(去心),山藥(炒,各一錢五分),桔梗(八分),薏苡仁(八分),砂仁(七分)

為末,每服一錢,或五六分,棗湯或薑湯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或者同時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

使用的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炒白扁豆,去了心的蓮子,炒山藥(以上每種藥材各約4.5公克),桔梗(約2.4公克),薏苡仁(約2.4公克),砂仁(約2.1公克)。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公克,或者2到3公克,用大棗煮的湯或者薑湯送服。

3. 堅腸湯

治痘作瀉不止。

黃耆(炙),白朮(炒黃,各一錢),山楂肉(七分),川芎,陳皮(留白,各五分),升麻(酒炒,二分),肉果(面里煨去油,一錢)

加牙棗三枚,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出疹子期間持續腹瀉不止的方子,名為「堅腸湯」。

藥材包含:

  • 煙燉過的黃耆一錢,
  • 炒黃的白朮一錢,
  • 山楂肉七分,
  • 川芎五分,
  • 去掉橘紅部分的陳皮五分,
  • 酒炒升麻二分,
  • 用麵包裹去油煨製的肉果一錢。

再加入三枚牙棗,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