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門) (3)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門) (3)
1. 論疹中咳嗽吐利咽痛口渴
疹子發熱之初,其點未見而咳嗽咽疼,上氣喘急,面目浮腫,時臥時起,心煩口乾者,此毒火內蒸而肺葉焦舉也,宜甘桔湯合人參白虎湯加減主之。若初發熱而吐利者,此邪火內迫上焦則吐,下焦則利,中焦則吐利並多,治宜解毒發表清涼,不可收澀吐利也。若裡急後重而為滯下者,則少加大黃以微利之,是為純熱之症不可以作寒論,宜於疹家吐利求之,勿從吐利滯下而治。若咽喉腫痛,不能飲食者,宜甘桔湯加牛蒡子之類。
若渴欲飲水者,此邪火外入,心火內炎,是以肺焦而胃干也。初發熱而渴者,則用升麻葛根湯,以表暴其邪,疹出而熱毒自解出後而渴者,則用花粉、麥冬合黃連解毒湯主之,其所宜飲者,綠豆燈心灼米湯,以生津解熱而已。
若恣飲冷水,重則毒氣內攻不救,輕則變成水蓄之症,水入於肺則喘,喘為咳;入於脾則為腫,為脹,為自利;入於胃,則為吐,為噦;入於心,則為悸為驚,或為煩悶;入於肝則為肋痛;入於腎與膀胱,則為小便不利,為囊腫,且餘毒不清,變現諸症矣。
白話文:
在疹子剛開始發熱的時候,還未出現疹點,卻已經有咳嗽、喉嚨疼痛,呼吸急促,臉部和眼睛浮腫,時而躺著時而又起身,心煩意亂且口乾舌燥的情況,這是由於體內的毒素和火氣蒸騰,導致肺部受損。應使用甘桔湯結合人參白虎湯,根據病情進行增減來治療。
如果在發熱初期就出現嘔吐和腹瀉,這是因為邪火在上焦會引起嘔吐,在下焦會引起腹瀉,在中焦則嘔吐和腹瀉都可能發生。治療應該是解毒、發汗、清熱,而不是收澀止嘔止瀉。如果出現腹部緊繃和大便阻塞,可以適量添加大黃來緩解,這種情況是純粹的熱症,不能誤認為是寒症,應該在疹子的處理上尋找方法,不要只看嘔吐和腹瀉去治療。
對於咽喉腫痛到無法進食的人,應該使用甘桔湯加上牛蒡子一類的藥物。
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邪火進入體內,心臟的火氣內熾,因此肺部受損且胃部乾燥。在發熱初期就感到口渴的人,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將邪氣排出體外。當疹子出現,熱毒自然就會消散。如果疹子出現後才感到口渴,應該使用花粉、麥冬和黃連解毒湯,最適合飲用的是綠豆、燈心草、燒米湯,以滋潤身體,降解熱度。
但如果大量喝冷水,嚴重的話,體內的毒素會加重,無法治療,輕微的會轉變為水腫。水進入肺部會引起喘息,進而導致咳嗽;進入脾臟會引起腫脹,脹氣,以及自發性腹瀉;進入胃部會引發嘔吐,打嗝;進入心臟會引起心悸,驚恐,或者煩悶;進入肝臟會導致肋骨疼痛;進入腎臟和膀胱會造成小便不順,膀胱腫大,並且殘留的毒素沒有清除,可能會導致各種病症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