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三(總論痘要夾症門) (1)
痘疹全集卷二十三(總論痘要夾症門) (1)
1. 夾斑
夫疹由心熱,斑由胃熱,斑乃血之餘,有色點而無頭粒者也。蓋痘自臟而出,其勢迅速,血熱毒盛之痘,則血太過而氣不及衛氣疏缺,不能密集脈絡而致太過之血,任其三焦浮游之火而發為斑,是以夾毒上浮矣。然至痘毒出齊,則內必虛,內虛則斑從內解,不解當以輕劑散其火邪,兼活血解毒之藥。
凡在初多用表散,在後宜用解利,伺其斑退血附,即用補藥,以防其損陷之患。然有色赤如火者,乃毒滯不能宣發也。更有或結痂而發者,是餘毒熱盛,煎熬肉分,其斑必爛,當用解毒,爛處以生肌散傳之。凡紅斑易退,紫斑稍難,藍斑黑斑熱毒亢害已極,不可治也。夫瘡出而斑退者,吉。
或斑退而瘡出堅實者,亦吉。否則,皮膚斑爛,瘡易瘙癢。如赤斑成槐,其肉浮腫結硬者,又名丹瘤,其毒最酷每有瘡未成,就此先潰爛,多不可治。總之,斑疹必須令退,使痘獨成為妙,否則,氣血重耗,臟腑俱病矣。
白話文:
【夾斑】
疹子是因爲心火旺盛,斑點則是源於胃部過熱。斑點,是有色的點狀物但沒有突起的顆粒。痘疹從內臟浮現出來,其發展速度非常快,若血液中熱毒過盛,血氣太過而衛氣不足,無法緊密地圍繞脈絡,導致過多的血液任由三焦的遊離火氣引發爲斑點,這就是夾毒上浮的原因。然而,等到痘毒完全爆發後,體內必定虛弱,體內虛則斑點會從內而解,如果無法自然消解,則應使用溫和的藥物來驅除體內的火邪,並配合活血解毒的藥劑。
通常在初期會多用發汗解表的藥物,在後期則適合用清熱解毒的藥物,觀察斑點消退、血液恢復正常時,就應服用補藥,以預防身體的損害和虛弱。然而,有的斑點顏色紅如火焰,這是毒素滯留無法順利散發的表現。還有的斑點會在結痂後纔出現,這表示餘毒熱盛,灼燒肌肉,這樣的斑點必然潰爛,這時應使用解毒藥物,對潰爛處使用生肌散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紅色的斑點較易消退,紫色的斑點稍微困難一些,藍斑和黑斑則代表熱毒已經到了極點,幾乎無法治癒。瘡疹出現且斑點消退,這是好兆頭。
如果斑點消退後,瘡疹變得堅實,也是好的跡象。否則,皮膚上的斑點潰爛,瘡疹容易引起搔癢。例如,紅色的斑點形成像槐樹一樣的形狀,其部位的皮膚浮腫、堅硬,這種被稱爲丹瘤,其毒性非常強烈,常常在瘡疹尚未成熟時,這個部位就先潰爛,大多無法治癒。總的來說,斑疹必須讓它們消退,使痘疹單獨顯現出來是最好的情況,否則,氣血大量消耗,臟腑都會受到影響,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