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五(發熱門) (5)

回本書目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五(發熱門) (5)

1. 論寒熱

夫火動則熱,火鬱則寒,蓋熱毒欲發不出,故或往或來也。是表裡俱見之症,始終宜用柴胡、甘草,再加隨症之藥以治之。然以寒熱分而言之,寒則因表虛而入,熱則因內實而生,以始末分而言之,初時則為毒盛攻搏,膿時則為氣血釀漿,愈後則為榮衛兩虛,故七日前後而獨熱者為痘蒸,氣血與毒俱盛也。十四日後而獨熱者,亦為餘毒易治。

七日前後而獨寒者,為氣血損而毒火內郁也,難治,須溫補為要。然寒熱作於七八日之間者,恐有坐陷之患,須多服內托散以防之。

白話文:

【討論冷熱病症】

當體內的火氣活動時,人會感到熱;而當火氣被抑制時,便會感到寒冷。這主要是因為體內的熱毒想要發散卻無法順利排出,因此這種冷熱交錯的情況會時有時無。這是體表和體內都能觀察到的症狀,從頭到尾都應使用柴胡和甘草,再加上針對具體症狀的藥物進行治療。

若單純以冷熱來區分,感冒是由於身體表面防禦力弱導致外邪入侵,發燒則是由於體內有實熱生成。若從病程的初期到後期來看,一開始是因為毒素旺盛,身體正在抵抗;當膿瘍形成時,則是體內氣血正在醞釀生成膿液;病癒後,則是體內營養和防護機能都處於虛弱狀態。

在發病後的七天左右,如果只有發燒,那通常是在出疹子,這是因為體內氣血和毒素都很旺盛。而在第十四天後,如果仍然有發燒,那通常是殘留的毒素,比較容易治療。

在發病後的七天左右,如果只有感覺寒冷,那通常代表氣血已受損,且體內的毒素和火氣被抑制,這種情況較難治療,必須要溫補為主。然而,在第七八天之間出現冷熱交替,可能有病情加重的風險,應該服用內託散來預防這種情況。

2. 辨疑似

夫傷寒必男體重而面黃,女必面赤而喘急,憎寒惡熱,以及項急,或口中醋氣,奶瓣不消,頭疼身痛者,是皆傷寒之熱也。如大便酸臭而不消化,腹痛吐瀉,噯臭惡食者,是傷食之熱也。

若面腮赤燥,時多噴嚏,悸動昏倦,手足乍冷乍熱,睡中急驚,眼澀昏睡,耳尖及尻俱冷,乍寒乍熱,呵欠頓悶,咳嗽驚悸,目胞腫赤,足稍冰冷,或笑,或哭,心窩皮膚之內,有紅絲紋理,及男左女右耳筋紅紋突現者,皆是痘瘡之候也。若三日未見形跡。當以生酒塗於身上,時時看之。

若狀如蚤痕者,即是痘也。但心窩紅紋多者必重,少者必輕。若至渾身壯熱,妄言見鬼,口鼻衄血,驚搐不止,幾死而復生者。此是痘瘡實熱在內故耳。只以發痘為主,痘出而諸症自退也。

然痘之發熱,其出之最急者一日,次者三日,緩者五日七日而已,蓋到七日則六經傳遍,故止於此倘七日前而熱者,乃系雜症,非因痘瘡也但有蚊蚤之跡相似,須細辨之,蚤斑蚊跡則深紅而摸過不轉,肉裡且無根核,病人自靜。脈不洪大,其點漸後變黃者是也。

白話文:

對於感冒的徵兆,男性常會感到身體沉重且臉色泛黃,女性則可能臉色紅潤且呼吸急促,他們通常會對冷熱敏感,甚至頸部僵硬,或者口中有酸味,消化不良,頭痛和全身疼痛,這些都是感冒發燒的徵象。如果大便味道酸臭且不易消化,伴隨腹部疼痛,嘔吐或腹瀉,打嗝且對食物反感,這可能是因為食物中毒引起的高熱。

假如臉頰紅燥,頻繁打噴嚏,心跳加速,精神疲憊,手腳時冷時熱,在睡夢中驚醒,眼睛乾澀,昏昏欲睡,耳朵尖端和臀部冰涼,忽冷忽熱,頻繁打哈欠,心情抑鬱,咳嗽心悸,眼睛周圍腫脹且紅,腳趾冰冷,或者無緣無故地笑或哭,心窩處皮膚下出現紅絲紋路,男性左耳或女性右耳的筋絡顯現紅色紋路,這些都是出疹子的徵兆。如果三天後仍未出現疹子,應使用米酒塗抹於身上,隨時觀察。

如果皮膚上出現類似跳蚤咬痕的紅點,那便是疹子。然而,心窩處紅紋越多,病情越嚴重;反之,則較輕微。如果全身高熱,胡言亂語,看到幻影,口鼻出血,驚厥不止,幾度瀕臨死亡又活過來,這是因為疹子實熱在體內所致。只要讓疹子爆發出來,其他病症自然會消退。

然而,疹子的發熱,最快一天,其次三日,最慢五到七天就會爆發,因為到第七天,六經已傳遍全身,所以通常會在此時停止。如果在七天前就出現發熱,這通常是其他疾病,並非因為疹子。但有時候,疹子與蚊蟲叮咬的痕跡很像,必須仔細區分,蚊蟲叮咬的痕跡通常是深紅色,觸摸不會改變顏色,且皮膚下無結節,患者本身會感覺平靜,脈搏不會突然增大,如果紅點慢慢轉為黃色,那就是蚊蟲叮咬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