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四(看法諸驗) (2)

回本書目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四(看法諸驗) (2)

1. 驗頭面

夫諸陽之會,在於頭,心之華,在於面,痘為陽毒,而心主之,是以痘瘡頭面少者輕,頭面稠密者重,頭面預腫者危,頭面瘡破爛腥臭者,凶。故古瘡之輕重,莫如頭也。況人之一身,內則心為君主,外則頭為元首,病有真心痛真頭痛,為不可治者,以見不可輕犯也,《經》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神將奪矣。故占人之生死,亦莫如頭也。

又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皆上走於面而走空竅,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心腎開竅於耳。面有七竅,內應於心,故瘡密稠,七竅閉塞敗面者,凶,以臟腑經絡之氣皆病也。故痘瘡初出,先從他處見標,漸登於頭,其起發灌膿收靨皆然,而頭面獨稀者,或兩顴、兩頤先見,漸及額角者,皆佳兆也。

若於頭額之間先出現,先戴漿,先干收,先破損,謂之毒參陽位,且其瘡稠密無縫,肉下浮腫,皮上濺起粗膚者,此皆凶兆。若瘡遍身先收,而頭足兩處遲收,或膿熱自破者,堆積結聚者,不須怪之,蓋天地之化,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陽變陰合,彼此相成。頭者,諸陽之會,無陰相濟,所以難成,治宜養陰濟陽,則自收矣。

若目閉搖頭,痂落氣穢者,是心脈已絕,及頭腫痘不腫者,俱為不治。

夫面者,諸陽所聚。痘為陽毒,故初出之時,似火就燥,必先於面,然部位不同吉凶迥異。如額屬心離火之位,火性急烈,不可輕犯,若毒發於心,則先見於位君,危則十二官皆危。凡出現泡漿干收,先從額上起者,凶。左頰屬肝,震木之位,右頰屬肺,兌金之位,其二處不論先後,但宜焮紅疏朗,磊落堅厚者,吉。若模糊成塊浮嫩易破,潰爛肉腫者,凶。

若黑陷乾冷,硬如木塊者,不治。蓋肝藏魂,肺藏魄。肝肺俱敗,魂魄皆離,故凡病兩腮冷,或木硬者,死。準頭先出先靨者,凶。蓋鼻屬脾而脾屬土,四臟皆稟命於脾,令毒發於脾,則四臟相隨而亦敗矣。兩頤如胭脂之色,或如橘皮之紅者,不抬。更下頦屬腎,坎水之位,此處先出先壯先靨者,吉。

蓋痘疹出於腎則吉,入於腎則凶。且三陰三陽之脈,皆聚於此,故陰陽和而自出也。然耳亦腎竅,而諸候不宜先者,蓋位與竅不同,且心又開竅耳,則君相二火用事,燔灼之勢,雖加撲滅也。口唇四圍,兩頤先出,先起先靨者,大吉。蓋陽明之脈,挾口環唇,胃與大腸主之,積陳受朽,氣血俱多,唇口又為水星,頦頤又屬腎水,火為水制,自然不能肆瘧,故為吉也。

若夫手足雖屬於脾,為諸陽之本,然為身所役使,如卒伍卑賤之職,非若頭面元首,不可犯也。況居四末,菲若胸膈心肺之居,神明之舍也。故雖稠密,無大害耳,但先起先膿先收者,此陽火太旺,宜用解毒,抑陽扶陰。如略遲起遲收者,此應候也。如遲太過者,此脾胃虛弱,不能運行氣血,達於手足耳。

白話文:

標題: [檢查頭部和麪部症狀]

內容: 在中醫理論中,所有陽氣的匯聚點在於頭部,心臟的榮華表現在面部,而痘瘡作爲陽毒的一種,主要由心所主管。因此,痘瘡在頭部和麪部較少的人病情較輕,而在頭部和麪部密集的人病情較重,如果頭部和麪部預先腫脹,情況則更爲危急,如果瘡口破裂並散發腥臭味,則預示着兇險。因此,從古至今判斷痘瘡嚴重程度的關鍵部位就是頭部。更何況人體內,心臟主宰一切,體外頭部是身體的首要部分,疾病中有真心痛和真頭痛,被認爲無法治療,這顯示出頭部的重要性,不能輕易忽視。《經》說:頭部是精神智慧的府邸,如果頭部傾斜,眼神深沉,預示着精神即將消散。因此,判斷一個人的生死,頭部也是關鍵。

此外,人體的十二經脈和三百六十五絡脈都向上運行到面部並進入空竅,肝臟通過眼睛開竅,肺臟通過鼻子開竅,脾臟通過口開竅,心臟和腎臟通過耳朵開竅。面部有七個孔竅,與內部的心臟相對應。因此,如果瘡口密集堵塞了這七個孔竅,並導致面部破壞,這是凶兆,因爲這意味着臟腑經絡之氣都受到了影響。因此,痘瘡剛開始出現時,通常先在其他部位顯現,然後逐漸蔓延至頭部,無論是初期發疹、灌膿還是收尾階段都是如此。然而,如果頭部和麪部的瘡口稀少,或者首先出現在兩頰和下巴,然後逐漸擴散至額頭,這都是好的徵兆。

但如果瘡口首先出現在頭部和額頭之間,最先開始結漿,最先乾燥,最先破損,這被稱爲“毒邪佔據陽位”,並且瘡口密集無縫,皮膚下浮腫,皮膚表面凸起粗糙,這些都是凶兆。如果全身的瘡口開始癒合,但頭部和腳部的瘡口癒合延遲,或者膿液過熱自行破裂,形成堆積聚集的現象,這並不奇怪。這是因爲天地的變化規律是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相互變化結合,共同形成平衡。頭部是所有陽氣的匯聚點,如果沒有陰氣來調和,就難以達到平衡,治療時應注重滋養陰氣,輔助陽氣,瘡口自然會癒合。

如果眼睛閉合,搖頭,痂皮脫落且氣息穢濁,這表明心脈已經斷絕。如果頭部腫脹,但痘瘡沒有腫脹,這兩種情況都無法治療。

面部是所有陽氣的聚集地。痘瘡作爲一種陽毒,剛開始出現時就像火向乾燥處蔓延,必然先在面部顯現,但是不同的部位預示着不同的吉凶。例如,額頭屬於心離火的位置,火性急烈,不可輕易侵犯,如果毒邪發於心,那麼首先會在君位顯現,一旦危險,其他部位也會隨之受到威脅。一般來說,當皰疹、漿液乾燥、癒合過程首先從額頭上開始,這是凶兆。左臉頰屬於肝,位於震木的位置,右臉頰屬於肺,位於兌金的位置,這兩個部位不論先後,只要呈現紅潤、疏朗、堅實的狀態,就是吉兆。如果瘡口模糊成塊,皮膚柔軟容易破裂,潰爛並伴有肉腫,這是凶兆。

如果瘡口顏色變黑,凹陷乾燥,質地堅硬如木塊,無法治療。因爲肝臟藏魂,肺臟藏魄。如果肝臟和肺臟都受損,魂魄都會離散,所以任何疾病中,如果兩側臉頰冷,或者質地堅硬如木頭,都是死亡的跡象。如果準頭(鼻尖)先出現瘡口並癒合,這是凶兆。因爲鼻子屬於脾臟,脾臟屬於土,其他四個臟器都依賴脾臟維持生命,如果毒邪發於脾臟,那麼其他四個臟器也會隨之衰敗。兩側下巴呈現出胭脂般的紅色,或者像橘皮一樣紅潤,這是不祥之兆。下巴屬於腎臟,位於坎水的位置,如果這個部位先出現瘡口、先壯實、先癒合,這是吉兆。

如果痘瘡從腎臟開始出現則是吉兆,反之則爲凶兆。而且,三陰三陽的經脈都在這裏匯聚,所以當陰陽和諧時,痘瘡自然就會出現。然而,耳朵雖然是腎臟的孔竅,但並不適合首先出現痘瘡,因爲位置和孔竅不同,而且心臟也在耳朵開竅,這意味着君火和相火在此作用,即使加以撲滅,仍然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口脣四周和兩側下巴先出現瘡口,先起疹先癒合,這是大吉之兆。因爲陽明經脈圍繞口脣,由胃和大腸主管,積陳受朽,氣血豐富,脣口又被稱爲水星,下巴和下巴兩側屬於腎水,火被水制約,自然無法肆虐,因此這是吉兆。

至於手足雖然屬於脾臟,是所有陽氣的根本,但由於它們被身體其他部分所支配,如同低賤的士兵,不如頭部和麪部那樣重要,不可輕易觸犯。況且它們位於四肢末端,不像胸膈、心肺等部位那樣關鍵,是神明的住所。因此,即使瘡口密集,也不會造成太大危害,但如果手足的瘡口先起疹、先灌膿、先癒合,這表明陽火過於旺盛,應該使用解毒藥物,抑制陽氣,扶助陰氣。如果手足的瘡口稍微延遲起疹、延遲癒合,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延遲過度,這可能是脾胃虛弱,無法有效運行氣血到達手足。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大補脾元的藥物,防止水泡、瘙癢和塌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