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女科精要卷十七 (2)
女科精要卷十七 (2)
1. 嗣育門緒論
然男女之別,各有要妙存焉。月經方過一日三日交合者,新血未盛,精勝其血,感者成男,且乾道成男之義也。四日六日交合者,新血漸長,血勝其精,感者成女,且坤道成女之義也。又云:陰血先至,陽精後沖,縱氣來乘,血開裹精,精入為骨,陽內陰外,而成坎卦之象,是則精勝其血,故陽為之主,男形所由以成也。
若陽精先入,陰血後參,橫氣來助,精開裹血,血入居本,陰內陽外,而成離卦之象,是則血勝其精,故陰為主,女形所由以成也。然天地交而萬物亨,陰陽和而男女育,稟陽氣之偏者成男,稟陰氣之偏者成女,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欲嗣之廣者,必由斯而求之,亦由斯而得也。
其或不然者,特繳幸於偶然耳。雖孕多墮也,雖產多難也,雖子多病也。
凡男子體厚脈沉小,年雖幼而陽不固,是稟元氣不足也,宜多服人參膏,或加耆朮。中年陽道痿弱,身體益肥,姬妾多而不孕,是胃中脂膜雖盛,而氣內怯也,補中益氣湯,加鹿角、枸杞、製附子、鎖陽、蓯蓉之類,兼補相火,宜減厚味肥甘,使濁氣清而真精固也。如脾胃不和,食少倦怠,每使內後益甚。
而不能成胎者,是中氣弱而不能施化也,多服補中益氣湯。如黑瘦脈弦數,身體多熱,腸胃燥澀,不能成胎者,是陰水不足也,雖胎亦夭,宜六味加知柏、歸身、枸杞為丸服之,務使陰陽和平,而能生子,不必定在熱藥也。
夫人至晚年無嗣,醫皆責之於腎,腎以主精,精旺則孕成故也。殊不知腎主相火,心主君火,一君一相,本於天成,君寧相服,精血乃生,蓋心之所藏者神,神之所附者血,血之所患者,火也。心欲萌而火動,則血沸騰,而神元虛耗,不能下交於腎,腎水虛寒,精因之而妄泄,所以然者,由心火一動,則相火翕然從之,相火既動,則天君亦督擾而不寧矣。
是以心腎有相須之義,善攝生者,貴有交養之方,嘗觀富貴之人,反多乏嗣,蓋富多縱欲而傷精,貴每勞心而損神,要之腎精妄泄,常因火迫使然,心火上炎,亦由水乏弗制也。且人年三十以往,精氣漸減,不惟飲食男女之欲,足以損敗,一與物接,則視聽言動,皆足以耗神散氣,而況役志勞心者,復攻之以眾欲乎?是以或傷精,或勞神,有一於此,而不知節,非所以保天和而廣嗣胤也。
男女交媾,凝結成胎者,雖不離精血,猶為後天滓質之物,而一點先天之氣,萌於情欲之感者,妙合於其間,朱子所謂稟於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謂生身受氣初者是也。醫之上工,治無子者,語男則主於精,語女則主於血,著論立方,男子以補腎為要,女子以調經為先,又參以補氣行氣之說,察其脈絡,究其盈虧,審而治之,自可孕也。然人身氣血,各有虛實寒熱之異,惟察脈可知,舍脈而獨言藥者妄也。
白話文:
男女的差異,各自有其奧妙之處。月經剛過一天或三天就進行性行為,此時新生的血液還不充盛,精子的力量勝過血液,懷上的就會是男孩,這也符合「乾道成男」的道理。如果在月經後四天或六天進行性行為,此時新生的血液逐漸增長,血液的力量勝過精子,懷上的就會是女孩,這也符合「坤道成女」的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如果陰血先到,陽精後進入,又加上氣的輔助,血液會包覆精子,精子進入骨骼,呈現陽在內陰在外的狀態,形成坎卦的象徵,這代表精子的力量勝過血液,所以陽氣為主導,就形成了男孩。
相反地,如果陽精先進入,陰血後參與,又加上氣的輔助,精子會包覆血液,血液居於本位,呈現陰在內陽在外的狀態,形成離卦的象徵,這代表血液的力量勝過精子,所以陰氣為主導,就形成了女孩。天地陰陽交合才能孕育萬物,陰陽調和才能生育男女。稟賦陽氣較多就會成為男孩,稟賦陰氣較多就會成為女孩,所以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想要後代繁衍,就必須從這些道理去探求,也能從中有所收穫。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那麼懷孕純粹是偶然的僥倖。即便懷孕了也容易流產,即使生產也多半困難,生下的孩子也常常多病。
一般來說,男子如果體格壯實但脈象沉細,即使年紀輕,陽氣也不夠穩固,這代表先天元氣不足,適合多服用人參膏,或加入黃耆、白朮等藥材。中年男子如果性功能衰退,身體卻越來越肥胖,即使妻妾眾多也難以懷孕,這代表胃中的脂肪層雖然很厚,但體內氣卻虛弱,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鹿角、枸杞、製附子、鎖陽、肉蓯蓉等藥材,同時補益相火。還應該減少食用肥膩厚味的食物,使體內濁氣清除,真精穩固。如果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容易疲倦,每次性行為後更加疲憊,而無法使女性懷孕,這是因為中氣虛弱,無法運化精氣,適合多服用補中益氣湯。如果體型黑瘦、脈象弦數,身體常發熱,腸胃乾燥,無法使女性懷孕,即使懷孕也容易早夭,這是因為陰液不足,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加入知母、黃柏、當歸、枸杞等藥材,務必使陰陽達到平衡,才能夠生育子女,並非一定要使用熱性藥材。
人到晚年如果沒有後代,醫生通常會歸咎於腎臟,因為腎臟主管精氣,精氣旺盛才能懷孕。但其實,腎臟主管的是相火,心臟主管的是君火,君火與相火是天生的,君火要安寧,相火才能順服,精血才能產生。心臟所藏的是神,神所依附的是血,血所畏懼的是火。當心火想要萌動時,就會帶動血氣沸騰,消耗神元,使其無法下行與腎臟交合。腎水因此變得虛寒,精液也因此妄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心火一動,相火就跟著躁動,相火既已躁動,天君(指心)也跟著受到干擾而不得安寧。
所以心腎之間有互相依存的關係,善於養生的人,重視有互相調養的方法。觀察有錢有勢的人,反而常常缺少後代,這是因為富人多半縱慾過度而傷精,貴人則常常勞心傷神。總之,腎精的妄泄,通常是因為火氣過盛所導致,而心火的過於旺盛,也是因為腎水不足而無法抑制。而且人到三十歲以後,精氣逐漸衰退,不僅飲食男女的慾望會損耗精氣,即使接觸外物,視、聽、言、動都會耗損精神,更何況是那些勞心費力的事,以及眾多的慾望呢?所以不是傷精,就是勞神,如果又不知節制,就無法保養天生的和諧,也難以繁衍後代。
男女交合,能夠凝結成胎,雖然離不開精血,但精血仍然是後天有形的物質。而一點先天的元氣,是在情慾感應的時候產生,巧妙地結合在其中。如同朱熹所說的「稟於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說的「生身受氣初」就是這個意思。高明的醫生在治療不孕症時,如果針對男性,會以補精為重點;如果針對女性,則以調經為首要。在開立處方時,男子以補腎為主,女子以調經為先,同時參考補氣行氣的理論,仔細觀察他們的脈象,探究氣血的盛衰,審慎治療,自然可以懷孕。然而每個人的氣血都有虛實寒熱的不同,只有通過診脈才能知曉,捨棄診脈而單純用藥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