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2)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五 (2)
1. 七診之法
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無思慮也。三均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五(微重指於肌肉間,取其胃氣)中也。六(沉指於骨之上,以取其臟脈)沉也。七察病人脈息來數也。
浮法天象,於皮膚間,候太過。
中法人象,於肌肉間,候胃氣。
沉法地象,於筋骨間,候不及。
浮太過,為大、為長、為實、為緊、為弦、為浮、為芤、為滑。
中胃氣,凡脈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手中和,意思忻忻,難以名狀者,胃氣也。
沉不及,為細、為短、為虛、為濡、為弱、為沉、為澀、為伏。
白話文:
一、首先讓病人心情平靜,保持精神集中。 二、使病人忘卻外界事物,避免任何思考。 三、調節呼吸,讓氣息平穩。 四、輕輕地在皮膚上按壓,探查表淺的脈搏狀況。 五、稍微加重力道,在肌肉層按壓,以判斷胃氣的狀態。 六、用力按至骨頭上方,深入檢視內臟的脈搏。 七、詳細觀察病人脈搏的跳動次數。
浮診如同觀測天象,在皮膚層間,檢查是否超出正常範圍。 中診如同觀察人象,在肌肉層間,檢查胃氣的狀態。 沉診如同探究地象,在筋骨層間,檢查是否低於正常範圍。
浮診超出正常範圍,表示脈搏可能呈現大、長、實、緊、弦、浮、芤、滑等特徵。 中診判斷胃氣,脈搏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手感溫和,無法用言語描述的,就是胃氣的表現。 沉診低於正常範圍,表示脈搏可能呈現細、短、虛、濡、弱、沉、澀、伏等特徵。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