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1)

1. 烏藥散

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

烏藥(槌碎,姜酒浸一宿),木香,茴香,良薑(炒),青皮(去白),檳榔(各五錢),川楝子(十個,用巴豆七十粒,打破同麩炒,川楝子黑色,去麩與巴豆,只用川楝子),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痛甚者,炒生薑,熱酒服。

治陰丸腫大,痛不可忍。

荔枝核(十四枚,燒存性,須用新者佳)沉香,大茴香(炒)木香,青鹽,食鹽各一錢,川楝肉,小茴香各二錢,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熱酒調下。

白話文:

【烏藥散】

主治小腸疝氣,導致的牽引臍腹部疼痛。

將烏藥搗碎後,用薑和酒浸泡一夜,再配上木香、茴香、良薑(炒過)、青皮(去內白部分)、檳榔(以上各五錢),以及川楝子(十個,與七十粒巴豆一起破開,與麩同炒至川楝子變黑,去掉麩和巴豆,只留川楝子)。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如果疼痛非常厲害,可將生薑炒熱,用熱酒服用。

另可治療陰囊腫大,疼痛難忍的情況。

使用荔枝核(十四枚,需燒成炭狀,新鮮的最好)、沉香、大茴香(炒過)、木香、青鹽、食鹽各一錢,加上川楝肉、小茴香各二錢,全部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熱酒送服。

2. 茴香丸

治疝氣,神效。

茯苓,白朮,吳茱萸,山楂核(各一兩),枳實(八錢),橘核(三兩),荔枝核(一兩),八角茴香(一兩,炒),煉蜜為丸,重一錢五分,空心細嚼一丸,薑湯迭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疝氣問題上非常有效的「茴香丸」配方。

需要的藥材有:茯苓、白朮、吳茱萸、山楂核(每一種都需一兩)、枳實(需八錢)、橘核(需三兩)、荔枝核(需一兩)、八角茴香(需一兩,需先炒過)。將這些藥材製成丸狀,每顆丸子約重一錢五分,於空腹時細細咀嚼一丸,再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