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4)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4)
1. 方脈夢遺精滑白濁合參
心腎為水火之臟,心神傷則火動,火動不已,則腎水受傷,腎主藏精,所受五臟六腑,輸至之精,皆不得藏,而時下矣,故為遺精夢泄。昔吳茭山有治遺精得法論,治一男子因病後用心過度,遂成夢遺之患,多痰瘦削,諸醫以清心蓮子飲,久服無效,診其脈緊澀,知冷藥利水之劑太過,致使腎氣獨降,服此愈劇矣。
以升提之法,升坎水而濟離火,降陽氣而滋陰血,次用鹿角膠、人乳填補精血,不逾月而愈。因思夢遺多端,難作一途而治,有因用心積熱而泄者,有因多服冷利之藥而泄者,有久泄玉關不閉而泄者,治療之法,積熱者,當清心降火,冷利者,溫補下元,腎氣獨降者,當升提,使水火自交,而坎離定位矣。
已上二按,皆以腎為主,而兼治心脾者,獨有一等,腎不虛而肝經濕熱火旺者,莖中作痛,筋急縮,或作癢,或腫,或挺縱不收,白物如精,隨溺而下,此筋疝也。用龍膽瀉肝湯主之,張子和曰: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躄嗌乾癃閉,小腹有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漏,皆女子疝也,惟女子不曰疝而曰瘕。
濁病在精竅,與淋病之在溺竅者不同,故患濁者,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之膿,淋漓不斷,與溺道絕不相混,大抵由精敗而腐者,十之七八,由濕熱流注與虛者十之二三,其傷精耗血,總屬一也。然有赤白之分者,蓋精為血之所化,濁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變白,名曰赤濁,此虛之甚者也。譬如少年天癸未足,強力行房,所泄半精半血,壯年施泄無度,亦多精血雜出耳。
有分赤白為氣血,又以心虛有熱,因思慮而得為赤,腎虛有寒,由嗜欲而得為白,然當以脈之滑數,而口渴便赤為熱,脈之沉遲,而便清白為寒。總之心動於欲,腎傷於色,強忍房事,多服淫方,敗精流溢,濕熱鬱滯,而為患也。亦有胃中濕痰流注者,有屬虛勞者,有因伏暑者,有思想太過,心動煩擾而精敗下焦也。
總五臟之傷,六淫之變,難以言盡,脈候鑿詳,自無遁情矣。
張每見咳嗽肺虛之人,夢魂怪異,甚至戶外之事,皆能聞見者何與?蓋魄強者魂安,夫木性雖浮,肝則藏血藏魂,而隸於下焦,金性雖沉,肺則主氣藏魄,而居乎至高,若肺燥而失其相傳治節之權,則肝為將軍之官,無所畏制,遂飛揚而上越不能自藏其魂耳。魄強魂安,今魄弱而魂不肯退藏,乃逐虛陽而放蕩,此名離魂,魂既離矣。
則出入無時,故戶外事,皆能聞且見也。當急救肺之燥。則肝木有所制,而魂魄俱寧,且金能生水,腎更得有閉藏禁固之義,由此觀之,肺弱肝強為遺者,亦比比矣,然肝之強,必由於腎水之水足,肺之弱,必由於心火之有餘。
白話文:
心臟和腎臟是體內水火相濟的兩個重要器官。當心神受到損傷,心火就會妄動,心火不停地亢盛,就會損耗腎水。腎臟的主要功能是儲藏精氣,五臟六腑輸送到腎臟的精華都應該被收藏起來,但如果腎臟受損,精華就無法儲藏,會不時地流失,這就是遺精或夢遺的原因。
以前吳茭山先生有一套治療遺精的有效方法,他曾治療一位男子,因為生病後過度勞心,導致夢遺,而且多痰、身體消瘦。其他醫生用清心蓮子飲治療,長期服用都沒效果。吳先生診斷他的脈象緊澀,知道是之前服用了太多寒涼利水的藥物,導致腎氣下陷,服藥後反而更嚴重。
吳先生改用升提的方法,使腎水上升以滋養心火,降下陽氣以滋養陰血,再用鹿角膠和人乳來填補精血的不足,不到一個月就治好了。吳先生認為,夢遺的原因很多,不能用一種方法治療。有的因思慮過多、積熱而遺精,有的因服用過多寒涼利水的藥物而遺精,有的則是因為久病導致精關不固而遺精。治療的方法,積熱者應清心降火,寒涼者應溫補下元,腎氣下陷者應升提,使水火得以相互協調,心腎的陰陽才能恢復平衡。
以上兩種情況都以腎為治療重點,同時兼顧心脾。還有一種情況是,腎本身不虛,而是肝經濕熱火旺,導致陰莖疼痛、筋脈拘急收縮,或者發癢、腫脹,或者陰莖勃起後難以收回,有白色分泌物像精液一樣,隨著小便排出,這屬於筋疝。這種情況應使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張子和說:「遺尿、小便不通、陽痿、膀胱麻痹、精滑、白濁等,都是男性的疝氣。」如果女性出現經血枯竭、月經不來、月經後腰膝發熱、足部萎縮、咽喉乾燥、小便不通、小腹有腫塊,位置固定或移動,前陰突出,後陰有痔瘡等,也屬於疝氣,但女性不稱作疝,而稱作瘕。
濁病的病灶在精竅,與淋病病灶在尿竅不同。患濁病的人,陰莖有如刀割火燒的感覺,但小便卻很清澈,只有陰莖開口處時常有像瘡膿一樣的穢物,淋漓不斷,與尿道完全不相混淆。濁病多半是由於精液敗壞腐爛引起的,佔了七八成,另外兩三成是由於濕熱下注或體虛引起的。無論哪種原因,都會損傷精血。濁病有赤白之分,是因為精液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濁液流失過多,精液無法及時生成,血液還沒有轉化成白色,就排出來了,就叫做赤濁,這屬於虛弱非常嚴重的狀況。這就像年輕人還沒有發育完全就勉強行房,排出的精液半精半血,成年人過度縱慾,也常會出現精血混雜的情況。
有人將赤白濁分為氣血的問題,認為心虛有熱,因為思慮過多而得的為赤濁,腎虛有寒,因為嗜慾過度而得的為白濁。但應該根據脈象來判斷,脈象滑數,口渴,小便赤紅,屬於熱證;脈象沉遲,小便清白,屬於寒證。總之,心因慾望而動,腎因色慾而傷,勉強忍耐房事,或服用壯陽藥,都會導致精液敗壞流失,濕熱鬱積,最終發病。也有因為胃中濕痰下注,或屬於虛勞,或因為伏暑,或因為思慮過度、心煩意亂,導致精液敗壞下流。
總之,五臟的損傷,六淫的侵襲,病因千變萬化,難以一一言盡,只有仔細診察脈象,才能發現疾病的真實情況。
張先生曾經見過咳嗽肺虛的人,夢境怪異,甚至能聽到看到戶外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魄強則魂安。木雖然輕浮,肝臟卻藏血藏魂,屬於下焦。金雖然沉重,肺臟卻主氣藏魄,位於最高處。如果肺燥而失去其調節功能,肝就像一個將軍沒有制約,會過於向上飛揚,不能藏住自己的魂魄。魄強魂安,現在魄弱而魂不肯退藏,會追逐虛陽而放蕩,這叫做離魂。魂魄離散,出入沒有規律,所以能聽到看到戶外的事情。這時應當趕快治療肺燥,讓肝木有所制約,魂魄才能安寧。而且金能生水,腎才能有閉藏精氣的功能。由此來看,肺弱肝強而導致遺精的情況,也是非常普遍的。然而肝的強盛,必定是腎水不足導致的;肺的虛弱,必定是心火過旺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