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6)

1. 方脈噎膈翻胃關格合參

關格者,忽然而來乃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飲水穀,少頃則吐,又飲又吐,唇燥眼珠微紅,面赤或不赤,甚者或心痛,或不痛,自病起粒米不思,滴水不得下胃,飲一杯吐出杯半,數日後,脈亦沉伏,此寒從少陰腎經而入,陰盛於下,逼陽於上,謂之格陽之症,名曰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須以仲景白通湯,用《內經》寒因熱用之法,《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藥冷服,下咽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吵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之物,於白通湯中,要其氣相從,可去拒格之寒也。服藥後脈漸出者,生,脈乍出者,死。

陶節庵殺車槌中有反本回陽湯,極妙,愈後須八味丸常服。又有一種肝火之症,亦嘔而不入,但所嘔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藍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鬱木鬱之症,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須用茱連濃煎,細細呷之,再服逍遙散而愈,愈後須以六味調理。

白話文:

關格這種病,是突然發生的急性病。會出現大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水,但喝下去沒多久就吐出來,又喝又吐,嘴唇乾燥、眼珠稍微發紅,臉色發紅或不紅。嚴重的話可能會有心痛,也可能不會痛。從發病開始,就一點米飯都不想吃,連一滴水都吞不下去。喝一杯水會吐出半杯。幾天後,脈搏也會變得沉弱難以觸摸。這是寒氣從少陰腎經進入體內,導致陰寒過盛在下,把陽氣逼到上面,這種狀況稱為「格陽」的症狀,也就是「關格」。

得了關格這種病,通常活不久就會死去。必須用張仲景的白通湯,按照《內經》「寒病用熱藥」的原則,如同《經》上說的:「如果能調和寒熱的逆亂,使冷熱之氣運行順暢,就要用熱藥冷服。藥物吞下後,先發揮其寒性,待寒性散去,熱性才會開始發揮作用,這樣病氣就能逐漸痊癒,嘔吐也跟著停止。這樣既合乎病情,又能獲得最大的療效。」這時可以加入人尿和豬膽汁這些鹹苦寒性的東西到白通湯中,使藥氣相互協調,可以去除阻礙氣機的寒邪。服藥後脈搏逐漸浮現出來的,是好轉的徵兆;脈搏時有時無的,就是病情危險。

陶節庵的《殺車槌》中有個「反本回陽湯」,效果非常好。病癒後要經常服用八味丸來調理。還有一種是肝火引起的疾病,也會嘔吐而無法進食,但吐出來的是酸水、苦水或青藍色的水,大小便不阻塞,也可能會有心痛。這是火氣和肝氣鬱結的症狀。肝氣鬱結要疏通它,火氣鬱結要發散它。要用黃連和吳茱萸濃煎,慢慢地喝,再服用逍遙散就會痊癒。病癒後要用六味地黃丸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