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2)

1. 抵當丸

下蓄血。

水蛭(七個,石灰炒赤),虻蟲(八個,粳米炒),桃仁(七個),大黃(一兩),為末,作四丸,水一鍾煎一丸,取七分,溫服。當下血,未下再服。

白話文:

藥材包括:水蛭(七個,需用石灰炒至紅色),虻蟲(八個,需用粳米炒過),桃仁(七個),以及大黃(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做成四粒藥丸。每次用一碗水煎煮一粒藥丸,最後取其七分之水量服用。應會有排出血的情況,如果沒有,可再次服用。

2. 麻黃甘草湯

治水腫,從腰以下俱腫,以此湯發汗。

麻黃(去根、節,四兩),甘草(二兩)每服三錢,水一鍾,煮麻黃,再沸後,入甘草煎七分,溫服。慎冒風,老人虛人,不可輕用。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水腫症狀,特別是腰部以下都出現腫脹的情況,使用此麻黃甘草湯來促進排汗。

所需藥材為:麻黃(需去除根部和節部,用量為四兩),以及甘草(用量為二兩)。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的份量,加入一鍾的水,先煮麻黃,待水滾後再放入甘草,煎至剩七分水量時即可,應趁熱溫服。在服用期間,要避免吹風受涼。對於老年人或是身體虛弱的人,使用此方需謹慎,不宜隨便使用。

3. 禹餘糧丸

許學士、朱丹溪皆贊此方為水脹之聖藥。

蛇含石(大者三兩,鐵銚盛,燒紅鉗出,入醋中候冷研細),禹餘糧石(三兩),真針砂(五兩,淘淨炒乾,用醋二鍾,同餘糧銚內煮乾,更入銚內燒紅,傾淨磚地上,候冷研極細),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桂心,白豆蔻,大茴香(炒),蓬朮(炮),附子(炮),乾薑(炮),青皮,京三稜(炮),白蒺藜,當歸(酒浸,各五錢),為末,入三味拌勻,蒸餅,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虛人老人俱可服,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每日三服,更以溫補之藥助之,真神方也。

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

白話文:

許學士和朱丹溪都讚賞這個處方是治療水腫的神奇藥物。

藥材如下:蛇含石(選擇大的,約三兩,放入鐵鍋中,燒到通紅後用鉗夾出,投入醋中待冷後研磨成細粉),禹餘糧石(三兩),真針砂(五兩,先清洗乾淨炒乾,再與醋二杯一起在鐵鍋中煮乾,再放入鐵鍋中燒紅,然後倒在乾淨的磚地上,待冷後研磨至極細),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用酒浸泡),桂心,白豆蔻,大茴香(炒過),蓬朮(炮製過),附子(炮製過),乾薑(炮製過),青皮,京三稜(炮製過),白蒺藜,當歸(用酒浸泡,以上藥材各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加入蒸餅,搓成桐子大小的丸狀,飯前用白開水吞服三十粒到五十粒。即使是身體虛弱或老年人也可服用,藥效會通過尿液排出,不會影響腸胃功能,每天服用三次,同時搭配溫補藥物,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處方。

最重要的禁忌是不能吃鹽,一點也不能入口,否則病情會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