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3)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三 (3)
1. 鈞腸丸
治久漏虛漏,肛門腫痛生瘡,時有膿血,及腸風下血,虛寒久不愈者。
栝蔞(二枚,燒存性),蝟皮(二個,燒存性),雞冠花(微妙,五兩),綠礬(枯,一兩),白礬(枯,二兩),胡桃仁(取仁,十五兩,不去油,罐內燒存性),白附子,天南星(生用),枳殼(去穰,敖炒),半夏,訶子(煨,各二兩),附子(去皮、臍,生用,一兩),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下。
一方
敷痔漏。
用田螺一個,挑開靨,入片腦一分,過一宿,取螺內水搽瘡,先用冬瓜穰煎湯洗淨搽之。
一方
治痔瘡痔漏初起,人壯便秘血分壅熱者。
生地(四兩,水洗),防風,當歸,九制,大黃,槐豆(炒),蒼朮(米泔浸、炒),赤芍,地龍(各二兩),片芩(一兩五錢),金銀花,枳殼(麩炒),秦艽(各一兩),為末,蜜丸,空心白湯送下三錢。
一方
治痔,用白雞膽二三枚取汁,熊膽二分半,片腦半分,共研一處,藏瓷盒內,勿使出氣,用時以手指搽立效。
白話文:
【鈞腸丸】
用於治療長期的痔瘡出血,肛門部位腫痛且生瘡,偶爾會排出膿血,以及腸道出血,因體質虛弱且寒冷導致長時間未見好轉的情況。
藥材包含:栝樓兩顆(燒製後保留其性質),刺蝟皮兩個(燒製後保留其性質),雞冠花五兩(需精細處理),綠礬一兩(需乾燥處理),白礬兩兩(需乾燥處理),胡桃仁十五兩(取果仁部分,不用去除油脂,放入罐內燒製後保留其性質),白附子,生天南星,去籽並炒熟的枳殼,生半夏,燉煮的訶子(各兩兩),去皮去心的附子(一兩,生用),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醋和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最好在空腹或睡前,用溫酒吞服。
另一方法:
用於外敷痔瘡。
取一個田螺,打開其殼,加入一分的冰片,放置一夜後,取螺殼內的水塗抹患處,使用前可先用冬瓜瓤煎煮的湯清洗乾淨再塗抹。
另一方法:
用於治療初期痔瘡或痔漏,適合身體強壯但有便祕,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熱氣的人。
藥材包含:生地四兩(用水洗淨),防風,當歸,九蒸九曬的大黃,炒過的槐豆,用米泔水浸泡並炒過的蒼朮,赤芍,地龍(各兩兩),黃芩(一兩五錢),金銀花,炒過的枳殼,秦艽(各一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和成丸狀,空腹時以白湯送服三錢。
另一方法:
用於治療痔瘡,取二到三個白雞膽,取出膽汁,加上熊膽二分半,冰片半分,一起研磨混合,保存在瓷盒內,避免氣味外洩,使用時用手指塗抹患處,立刻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