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
1. 化蟲丸
治一切蟲病,大者即下,小者盡化為水。
鶴蝨(去土),胡粉(炒),苦楝根皮(東引不出土者),檳榔(各一兩),使君子,蕪荑(名五錢),枯白研(一錢五分),為末,水丸,上旬空心米飲下。
飲食入胃,非濕與熱,則不能腐化。若酷嗜肥甘,則濕熱愈甚,積久生蟲。蟲以濕熱為巢穴。鶴蝨等七味,皆有殺蟲之能,且除濕熱,能直搗其巢穴矣。蟲類多種,治各不同。此方無所不宜,蟲劑之總司也。但服之有法,無不神效。須初一至初十蟲頭向上,宜先餓半日而使蟲飢,次早五更用油煎肉一片嚼之,蟲聞肉香頭皆向上,隨以藥服之,須臾,或蔥湯,或白湯,助藥力下行,則蟲盡下矣。
古方殺蟲,如雷丸、貫眾、乾漆、百部、鉛灰之類,皆所常用者也。有加附子、乾薑者,壯正氣也。如苦參、黃連者,蟲得苦而伏也。加烏梅、訶子者,蟲得酸而軟也,加藜蘆、瓜蒂者,欲其帶蟲吐出也。加蕪花、黑醜者,欲其帶蟲瀉下也。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者,治瘡疥之蟲也。
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齲齒之蟲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風癬之蟲也。用青箱子、覆盆葉者,治九竅之䘌蝕蟲也。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故屍枕、獺屍、鶴骨者,驅勞瘵之蟲也。
古一人項間生瘤,癢不可忍,惟以火炙,一醫剖之,出蝨無數而愈。又有陰毛中多生陰蟲癢不可當,肉內挑出皆八足而匾,或白或紅,以銀杏擦之,或銀硃薰之皆妙。
白話文:
[化蟲丸]
這款藥丸適用於各種寄生蟲疾病,大的蟲可以直接排出,小的蟲會被完全溶解成水。
藥材包括鶴蝨(去除土壤)、胡粉(炒過)、苦楝樹根皮(從東方取來未出土的部分)、檳榔(以上各一兩)、使君子、蕪荑(各五錢)、枯白硃砂(一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搓成丸狀。在每月上旬早晨空腹時,以米湯吞服。
食物進入胃部,如果不是在濕熱環境下,是無法腐化的。如果過度喜愛吃肥厚甘甜的食物,會使體內的濕熱情況更嚴重,長久下來會生成寄生蟲。寄生蟲以濕熱環境為生存的溫牀。鶴蝨等七種藥材都具有殺蟲能力,並且可以去除體內的濕熱,能直擊蟲類生存的巢穴。寄生蟲種類繁多,治療方式各有不同。這個藥方適合各種情況,可以說是所有殺蟲藥方中的總管。只要服用方法正確,效果非常顯著。必須在農曆初一至初十期間服用,因為此時蟲頭朝上。首先應先餓半日讓蟲類感到飢餓,第二天清晨五點左右,咀嚼一片油煎的肉,蟲類聞到肉香後會頭朝上,隨後服用藥物,片刻後,再喝蔥湯或是白湯,幫助藥力向下走,就能把蟲全部排出。
古代的殺蟲藥方,例如雷丸、貫眾、乾漆、百部、鉛灰等,都是常用的藥材。有時會添加附子、乾薑,以壯大身體的正氣。如使用苦參、黃連,因為蟲類遇苦會變得無力。加入烏梅、訶子,因為蟲類遇酸會變軟,加入藜蘆、瓜蒂,希望它們能帶出蟲類一起排出。加入蕪花、黑醜,希望它們能帶動蟲類一起排出。使用雄黃、川椒、蛇牀、樟腦、水銀、檳榔,用於治療瘡疥的蟲類。
使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用於治療齲齒的蟲類。使用川槿皮、海桐皮,用於治療風癬的蟲類。使用青箱子、覆盆葉,用於治療九竅蝕蟲。使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舊屍枕、獺屍、鶴骨,用於驅逐勞瘵的蟲類。
古有一人頸部長了一個腫瘤,奇癢無比,只有用火燒才能紓解,醫生將腫瘤切開,發現了無數的蝨子,之後病情好轉。又有一人私處長了許多蟲子,癢得難以忍受,從肉裡挑出來的蟲子都是八腳且扁平,有白色也有紅色,用銀杏擦拭,或是用銀硃薰蒸都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