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2)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2)
1. 斑龍丸
諸虛百損,殊有奇效。歌曰:尾間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惟有斑龍項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
鹿茸(酒炙),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陽起石(煅紅酒淬),酸棗仁(炒),肉蓯蓉(酒浸去甲),柏子仁,黃耆(酒炙,各二兩),當歸(酒炒),黑附子(炮),熟地(杵膏,各八錢),辰砂(五錢),為末,酒糊丸,桐子大,空心酒下。腎氣虛則督脈傷而精竭,鹿性熱而得天地之陽氣最全,以鼻向尾能通督脈,故足於精者也。
茸、膠、霜三物同用,蓋以陽氣在頭,取其全耳。陽起、蓯蓉、附子,取其直入少陰,酸棗、柏子、辰砂,皆安神之品。《仙經》曰:神足則氣旺,氣旺則精生也。黃耆、當歸和上下之氣血,酒糊為丸,通表裡之隧道,且助藥勢,令諸品無微不達,命曰斑龍者,龍配東方屬木為陽,且取其雄矯,此方為健陽而投,故以名之。如真陰下損,亢陽上乘者,不宜輕投反濟其火。
白話文:
【斑龍丸】
對於各種虛弱病症,有著特殊的顯著療效。詩歌讚揚:若是尾閭不固導致精氣瀉盡,就算九轉還丹也難以奏效,唯有斑龍頸上的寶珠,能夠補足玉堂關下的穴位。
藥方包括:鹿茸(經過酒炮製)、鹿角膠(炒至成珠狀)、鹿角霜、陽起石(煅燒後用酒淬過)、酸棗仁(炒過)、肉蓯蓉(酒浸泡後去掉甲)、柏子仁、黃耆(酒炮製,各二兩)、當歸(酒炒過)、黑附子(炮製過)、熟地(搗成膏狀,各八錢)、辰砂(五錢),磨成粉末,以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以酒吞服。
若是腎氣虛弱,則會影響督脈造成精氣枯竭,鹿性溫熱且得天地陽氣最足,其鼻可通向尾部,能疏通督脈,所以能滋補精氣。
鹿茸、鹿角膠、鹿角霜三者合用,是因為陽氣聚集於頭部,要利用其整體效果。陽起石、肉蓯蓉、附子,可直接進入少陰經絡,酸棗、柏子、辰砂,皆有助於安定心神。根據《仙經》所述:精神充足,氣力就會旺盛,氣力旺盛,精氣就會產生。黃耆、當歸可以調和上下氣血,用酒糊製成丸藥,可以貫通表裡通道,且能增強藥效,使所有成分都能無所不到。之所以命名為「斑龍」,是因為龍象徵東方,屬木為陽,且具有威猛之象,此方為壯陽而設,故以此命名。然而,若真陰衰竭,亢陽上亢的情況,不宜輕易使用,以免助長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