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43)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43)
1. 九味羌活湯
主兩感傷寒,及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
羌活,防風,蒼朮(一錢五分),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生薑、蔥白水煎服。
吳昆曰:非其時而有其氣,長幼之病多相似。藥之辛者,得天地之金氣,於人則為義,故能匡正而黜邪,羌活蒼細芎芷皆辛物也,邪在太陽治以羌活,邪在陽明治以白芷,邪在少陽治以黃芩,邪在太陰治以蒼朮,邪在少陰治以細辛,邪在厥陰治以川芎,防風為諸藥之卒,徒生地去血熱,甘草和諸藥,而除氣中之熱,易老自序云:冬可治寒,夏可治熱,春可治溫,秋可治燥,是諸路之應兵也。但陰虛氣弱之人,非所宜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
主要用於治療感受外邪,包括兩種以上感受的感冒以及四季中因氣候異常導致的疾病,症狀如畏寒發高燒、頭痛、身體痠痛、口渴等,且這些症狀在人羣中的表現大致相同。
藥方組成包括羌活、防風、蒼朮(一錢五分)、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使用時,將所有藥材與生薑、蔥白一同用水煎煮後服用。
吳昆解釋道:當季節與天氣狀況不符,即非其季節卻出現該季節的氣候,此時無論年長或年幼,大多會有類似的病症。辛味的藥材,因其具有天地間金氣的屬性,在人體中能象徵義氣,因此能調整體內狀態,排除邪氣。羌活、蒼朮、細辛、川芎、白芷都是辛味藥材。若邪氣在太陽經,就用羌活來治療;邪氣在陽明經,就用白芷來治療;邪氣在少陽經,就用黃芩來治療;邪氣在太陰經,就用蒼朮來治療;邪氣在少陰經,就用細辛來治療;邪氣在厥陰經,就用川芎來治療。防風在藥方中如同士兵,保護其他藥材的功效,生地黃能去除血液中的熱毒,甘草則能調和各種藥材,並消除體內的熱氣。易老在自序中提到:此方在冬天可用來治療寒症,在夏天可用來治療熱症,在春天可用來治療溫熱性疾病,在秋天可用來治療燥熱。就像是各個方面的備用軍隊。然而,對於陰虛氣弱的人來說,此方可能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