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12)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12)

1. 四逆湯

四逆者,四肢厥逆也。治裡寒外熱,面赤煩躁,乾嘔脈微欲絕。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甘草(炙,二兩。)

白話文:

【四逆湯】的名稱指的是治療四肢冰冷到近乎失去知覺的情況。此症狀是因為體內寒冷,但表面卻呈現發熱的現象,患者臉色紅赤、心情煩躁,甚至會有乾嘔的症狀,脈搏微弱幾乎要消失。

藥方成分如下:生附子一個,乾薑一兩,炙甘草二兩。

2. 回陽返本湯

治陰盛格陽,即四逆湯,加生脈散、陳皮。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陰氣過盛而排斥陽氣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肢冰冷症狀。處理這種情況的方式,原本會使用四逆湯,但在這個基礎上,會再加入生脈散和陳皮來增強療效。我們可以理解為,在原有的四逆湯配方上,再額外添加生脈散和陳皮兩種藥材。

3. 白通湯

復陽通脈。即四逆湯,除甘草,加蔥四莖,再加人尿、豬膽汁,名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白話文:

這是在說一種用來恢復陽氣和疏通脈絡的藥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逆湯的變形版。但這個版本不加甘草,反而加入四根蔥,再加上人的尿液和豬的膽汁,這種配方被稱為「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這等於在說:這種藥物是用來補充體內的陽氣並且幫助血液循環的。原本的基礎是四逆湯,但在這個配方中,我們要去掉甘草,改放四根蔥,同時還會加入人的尿液以及豬的膽汁,這種改良後的藥方就叫做「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4. 古方逍遙散

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

柴胡(一錢),薄荷,當歸(一錢),白芍(一錢),陳皮,甘草(五分),茯苓(一錢),白朮(炒,一錢),薑棗水煎服。加丹皮、梔子名八味逍遙散。治怒氣傷肝,血少目暗。

一方

治翻胃,用韭菜汁二兩,牛乳一盞,生薑汁半兩,和勻溫服。

白話文: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這個處方適用於治療因血液不足與肝臟功能不佳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如骨頭發熱、勞累後體溫升高、咳嗽伴有體溫波動,以及來回的發冷發熱、口渴、排便困難、月經週期紊亂。

藥方如下:柴胡、當歸、白芍各一錢,陳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白朮一錢需先炒過,再加上薄荷。這些藥材以薑棗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再加入丹皮和梔子,則稱為八味逍遙散,適合用於治療因生氣傷害肝臟,血液不足導致視力模糊的情況。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反胃的問題,使用韭菜汁二兩,牛乳一盞,生薑汁半兩,將這三樣東西混合均勻後溫服。

5. 人參利膈丸

神治胸中壅塞,痰咳喘滿,推陳致新,膈氣之聖藥。

木香,檳榔(七錢五分),人參,當歸,藿香,大黃(酒浸),甘草,厚朴(薑製),枳實(各一兩),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

白話文:

這款「人參利膈丸」非常有效治療胸口悶塞、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等症狀,能幫助身體排除舊廢物,促進新陳代謝,可稱是調理胃腸氣滯的良藥。

所需藥材如下:木香、檳榔(需七錢五分)、人參、當歸、藿香、大黃(需用酒浸泡)、甘草、厚朴(需薑汁處理)、枳實(以上皆需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水製成丸狀,大小約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溫水吞服。

6. 錦羹秘授西洋藥酒方

神治膈食翻胃,一切痢疾、水瀉等症,立效。

紅豆蔻(去殼),肉豆蔻(麵裹煨,用粗紙包壓去油),白豆蔻(去殼),高良薑(切片,焙),甜肉桂(去盡粗皮),公丁香,各研淨細末,戥准五分。先用上白糖霜四兩,水一飯碗,入銅鍋內煎化,再入雞子清二個,煎十餘沸,入乾燒酒一斤,離火置穩便處,將藥末入鍋內打勻,以火點著燒酒,片刻隨即蓋鍋火減,用紗羅濾去渣,入瓷瓶內,用冷水冰去火氣,隨量多少飲之。

一方

治噎食,用碓嘴上細糠,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津液嚥下。

又方

用杵頭糠,布包,時時拭齒,另煎湯,時時呷之,即效。

白話文:

這份古方主要治療食道不適、反胃、各種痢疾、水瀉等症狀,服用後可迅速見效。

所需藥材如下:紅豆蔻(去殼)、肉豆蔻(麵粉包裹後煨烤,用粗紙包住並擠出油脂)、白豆蔻(去殼)、高良薑(切片後烘烤)、甜肉桂(去除所有粗皮)、公丁香。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各秤準五分。

首先,取四兩的白糖霜和一碗飯量的水,倒入銅鍋中加熱至糖融化,再加入兩個雞蛋的蛋白,煮沸十多次,然後加入一斤的乾燒酒,離開火源放置於安全位置。接著,將藥末加入鍋中攪拌均勻,點燃燒酒,片刻後立即蓋上鍋蓋讓火勢減弱,使用紗布過濾掉渣滓,倒入瓷瓶中,再用冷水冷卻去除熱氣,按個人需求飲用。

另一方:

針對食道阻塞的治療,使用碓嘴上的細糠,與蜂蜜搓成彈珠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使其溶解,再吞下。

再一個方法:

使用杵頭糠,用布包裹,隨時擦拭牙齒,另外熬煮湯水,隨時飲用,即能見效。

7. 代赭旋覆湯

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但胃氣弱而不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噫氣,即俗所謂噯氣也。周揚俊曰:予每借用此方,以治反胃、噎食、氣逆不降者,神效。

旋覆花(即金沸草,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此足陽明藥也。成氏曰:硬則氣堅,旋覆之咸,以耎痞,硬怯則氣浮,代赭之重,以鎮虛逆。代赭色赤體重,又能養陰血止反胃等症,辛者,散也。生薑之辛,以散虛痞。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

白話文:

這帖「代赭旋覆湯」用來治療在患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後,經過發汗、嘔吐或瀉下等治療方式後,導致胃氣變弱且不調和,虛弱的氣體上逆,因此造成胸口有脹滿感,並且持續打嗝不止。打嗝,就是一般常說的噯氣。周揚俊提到:我常常使用這帖藥方,來治療反胃、吞嚥困難、氣逆不下等症狀,效果神奇。

所需藥材包括:旋覆花(也就是金沸草,需三兩)、代赭石(需一兩)、人參(需二兩)、甘草(需三兩)、半夏(需半升)、生薑(需五兩)、大棗(需十二枚)。這些都是治療足陽明經絡相關疾病的藥物。成氏解釋:當氣體凝固時,氣體就會變得堅固,而旋覆花的鹹味可以軟化這種堅固;當氣體飄浮時,氣體就會變得不穩定,而代赭石的重量可以平穩虛弱的逆氣。代赭石色澤紅潤且體質沉重,除了能養陰血,還能治療反胃等症狀。辛辣的生薑可以散去虛弱的脹滿感。甘甜的人參、甘草、大棗可以補充胃部的虛弱。

8. 大半夏湯

治肥人痰盛,胃反嘔吐。

半夏(湯洗,五錢),人參(三錢),白蜜(三錢),水二鍾,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煎至八分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體型較肥胖且痰多,有胃部不適反覆嘔吐的病人。

使用半夏(先用湯清洗過,份量約五錢),人參(份量約三錢),以及白蜜(份量約三錢)。先加入兩杯水,然後拌入蜂蜜,用力攪拌二百四十次,再進行煎煮直到剩下約八分的藥汁,即可服用。

9. 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大便燥結。

當歸(酒洗,三錢),芍藥(煨),生地黃(各一錢五分),紅花(酒洗),桃仁(去尖、皮,炒),大黃(酒煨),枳殼(炒,各一錢),水鍾半,煎七分,入韭汁半酒鍾服。一方,柿餅燒灰存性,酒下一錢,數服即效。一方,甘蔗汁二碗,薑汁一碗,每服一碗,日三服,即不吐。

一方,雄豬肚烘乾,為末,每三錢,酒下。一方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老米湯,調送一錢,日服三四次,頗有效。

一方

用蘆根五兩,水二杯,煎一杯溫服,時時呷之,尤效。

白話文:

【滋血潤腸湯】

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血液乾涸以及因舊瘀血滯留在胸膈間導致的大便乾燥結實。

藥方成分和使用方法如下:

  • 當歸:先用酒洗淨,取三錢。
  • 芍藥:微火慢燉,取一錢。
  • 生地黃:取一錢五分。
  • 紅花:用酒洗淨。
  • 桃仁:去掉尖端和外皮後炒熟,取適量。
  • 大黃:用酒慢燉。
  • 枳殼:炒過,取一錢。 所有材料加入一鍾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最後加入半酒鍾的韭菜汁一同服用。

另一種配方是:將柿餅燒成灰,保留其性質,每次用酒吞下一錢,多服幾次就會見效。

另一個配方是:甘蔗汁兩碗,薑汁一碗,每次服用一碗,每天三次,就不會有嘔吐的現象。

另一個配方是:將雄豬的胃部烘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酒送服。

另一個配方是:將千葉白槿花晾乾後磨成粉,每次用老米湯調和一錢,每日服用三到四次,效果顯著。

再一個配方:

使用蘆根五兩,加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溫熱服用,隨時小口啜飲,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