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三 (7)

1. 水芹

一名水英。味辛、微苦、性溫、平,無毒。辛能入肺而益氣,香能入胃而助食,苦能退黃,除熱利二便也。其葉下常有蟲子,視之不見,倘誤食不免為殃,凡採務須洗淨,堪作齏可置酒醬。

水芹,能益氣養精,令肥健嗜食,止煩渴,殺諸石藥毒,保血脈,退五種急黃,利大小二腸,亦利口齒,止赤沃帶下,仍止崩中,小兒身暴熱可驅,大人酒後熱可解。勿和醋食,損齒須防。八月食之,患蚊龍蠱,其時龍帶精入芹中故也。

白話文:

【水芹】

又名水英。味道辛、有點苦,性質溫和平緩,無毒性。辛味可以進入肺部而提升氣力,香味能刺激胃部,增加食慾,苦味則有助於消退黃疸,清熱,並促進大小便順暢。但其葉片下方常有肉眼難見的小蟲,若不慎吞食可能會帶來病害,因此摘取後務必清洗乾淨,適合作為泡菜,也可以加入酒或醬油中保存。

食用水芹,能增強體力,滋養精神,使人體態豐滿,食慾大增,解除煩躁和口渴,能消除各種礦物質和藥物的毒素,保護血液循環,對五種急性的黃疸有療效,幫助腸胃消化,同時對口腔和牙齒有益,能止住赤白帶下,也能防止月經大量出血,對於小孩突然發燒有緩解作用,對於大人醉酒後的熱感也有解熱效果。但是不要與醋一起食用,因為會傷害牙齒,必須預防。在八月食用可能會引發疾病,據說是因為當時的龍會將其精液排入芹菜中所致。

2. 西瓜

西瓜甜瓜,皆屬生冷,多食傷脾助濕,衛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秋來成瘧痢。瓜性寒,根曝之尤寒。稽舍賦云:瓜曝則寒,油煎則冷,物性之異也。

西瓜,熟者性溫,不寒,解夏中暑熱毒,最靈,有天生白虎湯之號,仍療喉痹。更止渴消解暑除煩,利水醒酒,然取其一時之快,而多傷脾助濕之虞。

白話文:

【西瓜】

西瓜和甜瓜都屬於性質偏涼的食物,如果吃太多可能會傷害脾臟並助長體內濕氣。有衛生歌詞提到:瓜類和桃子這類生冷食物應少吃,以免到了秋天容易引發瘧疾或腹瀉。西瓜性質偏寒,尤其是曬乾後的西瓜皮,更是寒上加寒。古書稽舍賦中記載:西瓜曬乾後會變得更寒,油炸食物卻會變冷,這是物質性質的不同。

西瓜成熟後性質轉為溫和,不再那麼寒涼,能有效解除夏天的暑熱與毒素,效果非常顯著,因此有「天生的白虎湯」之稱,對治療喉嚨痛也有幫助。同時,西瓜還能解渴、消除暑氣、煩躁,並有利尿、醒酒的作用。然而,儘管西瓜能讓人短時間內感到舒爽,但吃多了還是有可能傷害脾臟並助長體內濕氣。

3. 白冬瓜

稟內陰土之氣,外受霜露之侵,故味甘。氣微寒而性冷利,無毒,水屬陰,瓜性亦屬陰,氣類相從,故能利小便,除小腹水脹。甘寒解胃中之熱,故能止消渴,及熱毒癰腫,壓丹熱毒,然性冷利,臟腑有熱者宜之。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忌食。《楊氏家藏方》:十種水氣浮腫喘滿,用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以赤小豆填滿,蓋合簽定。

以紙斤泥固濟,日乾,用糯糠兩大羅籮,入瓜在內,煨致火盡,取出切片,同赤豆焙乾,為末,水糊丸,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湯下,日三服,小便利為度。

白冬瓜,欲瘦輕健者宜餐,欲肥胖大者忌食,陰虛久病尤宜禁之。蓋入腸胃之中性走而急故也,壓丹石毒,利大小便,除臍下水脹成淋,止胸前煩悶作渴,薄置癰上頻換,大散熱毒旋痊,和桐葉飼豬一冬,大勝糟糠長肉。九月勿食,令人反胃。

白話文:

[白冬瓜]

白冬瓜內含陰土之氣,外受霜露的影響,因此味道甘甜。它性質微寒且具有冷利的作用,無毒性。由於水屬陰,而冬瓜的性質也屬陰,陰性的物質相互吸引,所以能促進小便排泄,消除小腹水腫。其甘寒的特性可以解除胃中的熱氣,所以能止渴,並能治療熱毒導致的腫痛,以及抑制丹毒熱毒。然而,由於它的性質偏冷且利尿,對臟腑有熱的人來說是有益的。但如果是體質虛寒、腎功能低下或長期疾病導致容易滑泄的人則應避免食用。

根據《楊氏家藏方》的記載,對於十種不同原因導致的水腫、呼吸困難,可使用一個大的冬瓜,切開去籽,填滿紅小豆,再封合固定,用紙包裹,塗上泥土加固,晾乾後,用糯米糠在火上煨烤,待火完全熄滅後取出切片,與紅小豆一同烘乾,研磨成粉,用水調成糊狀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七十粒,用冬瓜子湯送服,每日三次,直到小便順暢。

對於想要保持身材苗條、身體健康的人來說,白冬瓜是理想的食品;而對於想要增肥或體重過大的人來說,則應避免食用。尤其是對於陰虛久病的人來說,更應該避免食用,因為冬瓜進入腸胃後會迅速發揮作用,可能造成不適。它可以幫助排毒,促進大小便,消除肚臍下的水腫,緩解胸口的煩悶和口渴,將其敷在腫痛部位,頻繁更換,可以快速消散熱毒。如果和桐葉一起餵養豬隻一整個冬天,可以使其肉質更佳,遠勝於單純使用糟糠喂養。但在九月時不宜食用,否則可能會導致反胃。

4. 苦菜

與苦苣一物而形稍異,功用則相同也。稟天地之陰氣,故味苦、氣寒、無毒。入心、脾、腎三經。其主五臟邪氣者,邪熱容於心也,胃腑渴熱中疾者,熱在胃也。腸癖者熱在大腸也,惡瘡者熱瘀傷血肉也,苦寒總除諸熱,故主之也。熱去則神自清,故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也。耐飢耐寒輕身不老者,總言其熱退陰生。安心益氣之機動也。

苦菜,味苦,寒,無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痹腸澼,渴熱中疾惡瘡,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耐飢耐寒輕身不老。

白話文:

[苦菜]這是一種和苦苣同樣的植物,只是外形有些不同,但它們的功效是相同的。它吸收了天地之間的陰氣,因此味道苦澀、性質寒涼,而且無毒。它能影響心、脾、腎三個臟器。當它用來治療五臟中的邪氣時,因為邪熱進入了心臟;當它用來治療胃部疾病如口渴或熱病時,是因為熱氣困擾了胃部。當它用來治療腸道疾病時,是因為熱氣影響了大腸;當它用來治療惡性潰瘍時,是因為熱氣瘀滯,傷害了血肉。由於它的性質苦寒,可以去除各種熱症,所以主要用來對付這些疾病。熱氣被去除後,精神自然會變得清晰,因此長期服用可以安定心神、增強體力,使人頭腦清醒、減少睡眠,並能忍受飢餓和寒冷,身體輕盈,延緩衰老。這都是因為它的寒涼性質幫助消除了體內的熱氣,促進了陰氣的生成,同時增強了心神和體力。

苦菜的味道苦澀,性質寒涼,無毒。主要用來治療五臟中的邪氣,包括食慾不振、胃部疾病、腸道疾病、口渴熱病以及惡性潰瘍等。長期服用可以安定心神、增強體力,使人頭腦清醒、減少睡眠,並能忍受飢餓和寒冷,身體輕盈,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