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6)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6)

1. 酸棗仁

得木之氣而兼土化,故酸而兼甘,氣平,無毒。入足少陽、手少陰、足厥陰、太陰經,專補肝膽。熟則芳香入脾,故能醒脾,且補膽,則母子之氣相通,故主心煩不得眠,蓋心君易動,由膽怯所致,且肝不能藏魂,則目不得瞑,既補肝膽,復益心脾,則五臟俱安,宜其筋骨堅強,肥健延年也。

酸棗仁,寧心益肝,斂汗止渴,心胸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痛,濕痹心煩,意亂不眠,膽虛易驚悸,脾虛不嗜食,心虛易出汗,安神魂寧意,補中氣,助陰堅筋骨,安五臟,久服令人肥健輕身延年。

能治多眠不眠,須分生炒研用,多眠膽實有熱宜生,不眠膽虛有寒宜炒,主肝膽二經兼入心脾,夫膽虛不眠寒也。然肝膽相依,得熟者以旺肝,則木來制土,脾主四肢,又主困倦,故令人睡。膽實多睡熟也,生研調服,夫棗仁,秋成者也,生則全金,氣以制肝,脾不受侮,遠行不睡矣。

主治(痘疹合參),痘後血少,心神不安,夜眠不穩者,宜炒研用,味甘而香,歸脾湯用之,醒脾氣溫而酸,補心丸用之斂心。

按:棗仁,心、肝、膽三經氣分之藥、雖能寧心,更能宜肝,故若肝旺煩躁不寧者,及心陰不足,驚悸恍惚者,必同滋陰和肝養心之血藥,相佐而用,其功乃見,否則心氣無陰以斂,肝氣得補而強,益增煩躁矣。乃古人未之發何也?性油而潤滑瀉者禁之,且其奏功者全仗芳香之氣,以入心入脾也,必須臨用方炒熟,研碎入劑方效,若炒久則油臭不香,若碎久則氣味俱失,便難見功矣。此(張)心得之旨,並及以補後遺。

白話文:

[酸棗仁],它集納了木的氣息且具有土的轉化功能,因此味道酸中帶甜,性質平和,無毒性。它主要進入足少陽、手少陰、足厥陰、太陰經脈,專門補充肝膽的功能。熟透後會散發出香味,進入脾臟,所以可以醒脾,同時補膽,這樣肝膽之間的氣血流通,因此可以改善心煩失眠的問題。因為心臟容易受影響,主要是膽小導致的,而且肝臟無法儲藏魂魄,眼睛就無法閉上,補充肝膽功能,再輔以心脾的滋補,使五臟都得到安定,當然身體更健康,骨骼更強壯,更健康,延長壽命。

酸棗仁,能安寧心神,滋補肝臟,收汗止渴,解決心胸寒熱,邪氣結聚,氣血不順,四肢痠痛,濕邪引起的關節炎,心煩意亂,失眠,膽小易驚,脾虛食慾不佳,心虛容易出汗,安撫心神,補中氣,滋陰壯筋骨,安五臟,長期服用可使人體健康,身輕延年。

對於過度睡眠或失眠,需要區別生用或炒用,過度睡眠是膽實有熱,適合生用,失眠是膽虛有寒,適合炒用,主要作用於肝膽二經,兼顧心脾。膽虛導致的失眠是因為寒冷,但肝膽互相依存,使用熟透的酸棗仁可以滋補肝臟,讓木氣剋制土氣,脾主四肢,也主管疲憊,因此可以讓人睡覺。膽實的人容易過度睡眠,應該生研調服。酸棗仁是在秋天成熟,生用可以剋制肝氣,脾氣不會受到侵害,遠行時就不會想睡覺。

主要治療痘疹,痘疹後血少,心神不寧,夜晚睡不安穩,應炒研用。味道甘美,可用於歸脾湯,醒脾氣溫和且酸,可用於補心丸,收斂心神。

酸棗仁,是心、肝、膽三經氣分的藥物,雖然能安寧心神,更能調理肝臟,因此對於肝旺煩躁不安,或是心陰不足,驚悸恍惚的人,必須配合滋陰和肝養心的藥物一起使用,才能看到效果,否則心氣沒有陰氣來收斂,肝氣得到補充而強大,反而會增加煩躁的情況。古人並未發現這一點。對於油性且易滑瀉的人要避免使用。其功效全憑芳香氣味,進入心脾,必須在使用前即時炒熟,研碎加入藥劑纔有效,如果炒太久就會失去香味,如果研磨太久,氣味也會消失,效果就會降低。這是張醫師的心得,希望補充前人的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