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4)

1. 熟地

味甘,微寒,無毒,宜酒水各半煮透。連汁曬乾,再蒸再曬,九次為度,銅鐵皆忌。如入脾虛劑中,宜炒乾用,有痰者薑汁拌炒用。

熟地大補血衰,倍滋腎水,填骨髓宜真陰,專補腎中元氣,兼療藏血之經,折跌絕筋傷中,五勞七傷血痹,五臟內傷,補絕紋斷,通血脈益氣力,聰耳目烏鬚髮,退虛熱而潤燥,補精血而調經。傷寒後,脛腹最痛者殊功,新產後臍腹急痛者立效。濁中濁者堅強骨髓,內傷之病肝筋腎骨受之。熟地專滋肝腎,而內傷筋骨髓腎所之必用也。

主治(痘疹合參)滋腎水補血而益真陰、能安魂魄、治痘血虛無膿。凡痘中痘後血虛者宜之,蓋能補腎中元氣,乃天一所生之源也。但性滯而不走,倘脾虛者用必須酒浸炒之。

按:熟地黃為補腎要藥,養陰上品,六味丸以之為君,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以之為君,乙癸同源之義也。九蒸九曬方熟,每見世人一煮透便以為熟地誤矣。蓋稟北方純陰之性而生,非太陽與烈火交煉則不熟也。所以固本膏,雖經日煎熬,必生熟各半而用之,觀此可以見矣。

如不知此以生地煮熟,便作熟地,投用地黃丸中,則寒涼之性未除,心腎之經各別,以心經寒涼之藥為君主,以腎經溫暖之藥為臣佐,豈徒無益,反引寒性,既損真陽,復傷胃氣,虛熱者暫堪抵受,虛寒者立見沉疴。陰受其累,而莫知覺,惜哉!

白話文:

【熟地】

味道甘甜,微帶寒性,無毒性,適合用一半酒一半水的方式煮至透徹。煮好後連同汁液一起曬乾,然後再蒸再曬,這樣重複九次為最佳,使用時需避免接觸銅鐵器皿。如果在治療脾虛的藥方中使用,應炒乾後再用,對於有痰的人,則應以薑汁拌炒後再服用。

熟地極具補血效果,能加倍滋養腎臟,補充骨髓,特別適合滋補真陰,專門補充腎臟中的元氣,同時也能治療藏血的經絡,對於折斷、斷裂、筋傷等情況有療效,也能治療五勞七傷和血痹,對於五臟的內傷有補充作用,能修復斷裂的紋理。它能通暢血脈,增強氣力,使聽力更佳,頭髮烏黑,能退虛熱,滋潤身體,補充精血,調節月經。對於感冒後的小腿和腹部劇痛有特殊療效,對於產後肚臍和腹部的急痛也有立即的效果。對於渾身沉重的情況,它能強化骨髓,對於內傷的疾病,如肝、筋、腎、骨等受到影響的情況,熟地是滋補肝腎的首選,也是內傷筋骨髓腎必備的藥材。

主要功效(與痘疹一起考慮):滋養腎臟,補充血液,增強真陰,能安定心神,治療痘疹引起的血虛無膿。對於痘疹期間或痘疹後血虛的情況都適用,因為它能補充腎臟中的元氣,這是生命之源。但它的性質較滯,不易流通,對於脾虛的人來說,必須先以酒浸泡後再炒制才能使用。

根據記載,熟地黃是補腎的重要藥材,是養陰的高級品,六味丸以其為主要成分,是生命之本。在四物湯中,它也是主要成分,代表了陰陽平衡的意義。必須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曬乾才能完全成熟,然而,很多人只將生地煮透就認為已經成為熟地,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因為它是從純陰性的北方生長出來的,除非經過太陽和猛烈的火候,否則不會成熟。因此,在固本膏中,即使經過整天的煎熬,也必須生熟各半使用,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只是將生地煮熟,就當作熟地使用,並加入地黃丸中,那麼寒涼的性質仍未去除,心臟和腎臟的經絡各自不同,如果以心臟經絡的寒涼藥物作為主要成分,而以腎臟經絡的溫暖藥物作為輔助成分,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引進寒性,損壞真陽,同時傷害胃氣。對於虛熱的人,可能還能勉強承受,但對於虛寒的人,可能會立即出現嚴重的疾病。陰氣受到影響,卻無從察覺,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