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27)
雜證要法 (27)
1. 牙痛
牙痛者,足陽明之病也。陽明主降,降者濁氣不至上壅,是以不痛。若胃逆不降,濁氣壅迫,甲木逆沖,攻突牙床,是以腫疼。相火上炎,是以熱生。甲木鬱於濕土之中,腐敗蠢朽,是以蟲生,而齒壞也。如牙疼齦腫者,以黃芩石膏湯主之。如蟲牙,以柴胡桃仁湯主之。
黃芩石膏湯
黃芩(三錢),石膏(三錢),甘草(二錢),半夏(三錢),升麻(二錢),芍藥(三錢),水煎大半杯,熱服,徐咽。
柴胡桃仁湯
柴胡(三錢),桃仁(三錢),石膏(三錢),骨碎補(三錢),水煎半杯,熱服,徐咽。
白話文:
【牙痛】
牙痛是因為足陽明經絡有問題。正常情況下,陽明經絡負責向下疏通,使得渾濁的氣不會向上堆積,因此我們不會感到牙痛。但若是胃部功能失調,無法順利向下疏通,導致渾濁的氣在體內堆積,肝氣逆向衝擊,攻擊牙牀,這就會造成牙牀腫痛。此外,肝火上升會產生熱度。當肝氣在濕潤的環境中受阻,會導致腐敗和蟲害,進而讓牙齒受到損壞。對於牙痛且牙齦腫脹的情況,可以使用黃芩石膏湯來治療。若是因為蛀牙引起的疼痛,則建議使用柴胡桃仁湯。
【黃芩石膏湯】
所需材料:黃芩3錢、石膏3錢、甘草2錢、半夏3錢、升麻2錢、芍藥3錢。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至剩下大約半杯的量,趁熱服用,慢慢吞嚥。
【柴胡桃仁湯】
所需材料:柴胡3錢、桃仁3錢、石膏3錢、骨碎補3錢。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至剩下大約半杯的量,趁熱服用,慢慢吞嚥。
2. 咽喉
咽喉者,陰陽升降之路也。咽為六腑之通衢,喉為五臟之總門。六腑為陽,陽中有陰。濁陰由咽而下達,是天氣之降也。五臟為陰,陰中有陽。清陽自喉而上騰,是地氣之升也。地氣不升則喉病,喉病者,氣塞而食通。天氣不降則咽病,咽病者氣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後氣梗者,是臟完而腑傷之也。
先氣梗而後食阻者,是腑完而臟傷之也。而總之咽通六腑,而胃為之主。喉通五臟,而肺為之宗。如陽衰土濕,肺胃不降,濁氣湮鬱,則痹塞之病成矣。相火升炎,則腫痛之病作矣。如咽喉腫痛生瘡者,以甘草桔梗射干湯主之。如喉瘡膿成者,以貝母升麻鱉甲湯主之。
甘草桔梗射干湯
甘草(二錢生),枯梗(三錢),半夏(三錢),射干(三錢),水煎半杯,熱漱,徐服。
貝母升麻鱉甲湯
貝母(三錢),升麻(三錢),丹皮(三錢),元參(三錢),鱉甲(三錢),水煎半杯,熱漱,徐服。
白話文:
咽喉是人體內陰陽能量交換的通道。咽喉中的咽部是六腑(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氣息流通的地方,而喉部則是五臟(心、肝、脾、肺、腎)氣息的總出口。六腑屬陽,但其中亦含有陰的部分,身體中的濁氣會從咽部下降,象徵著天氣的下降。五臟屬陰,但其中亦有陽的部分,清潔的氣息會從喉部上升,象徵著地氣的上升。如果地氣無法上升,喉部就會生病,表現為氣息受阻,但食物可以通過。如果天氣無法下降,咽部就會生病,表現為食物受阻,但氣息可以通過。如果先是食物通過受阻,然後纔是氣息受阻,這表示五臟還健康,但六腑已受損。
反之,如果先是氣息受阻,然後纔是食物通過受阻,這表示六腑還健康,但五臟已受損。總的來說,咽部與六腑相通,其中胃部起主導作用。喉部與五臟相通,其中肺部起主導作用。如果陽氣衰退,肺胃功能下降,濁氣在體內淤積,就會形成堵塞的病症。如果相火上炎,就會出現腫痛的病症。對於咽喉腫痛或長瘡的情況,可以使用甘草桔梗射干湯來治療。對於喉部長瘡且化膿的情況,可以使用貝母升麻鱉甲湯來治療。
甘草桔梗射干湯配方
甘草(生的,二錢),桔梗(三錢),半夏(三錢),射干(三錢)。用水煎煮成半杯,趁熱漱口,然後慢慢飲用。
貝母升麻鱉甲湯配方
貝母(三錢),升麻(三錢),牡丹皮(三錢),元參(三錢),鱉甲(三錢)。用水煎煮成半杯,趁熱漱口,然後慢慢飲用。
3. 聲音
聲音者,手太陰之所司也。肺藏氣,而氣之激宕則為聲,故肺病而聲為之不調,氣病而聲為之不暢。而氣之所以病者,由於己土之濕,土濕而聲喑矣。至唇缺齒落而言語不清者,氣之泄也。涕流鼻淵而聲音不亮者,氣之寒也。然聲出於氣,而氣使於神,蓋門戶之開闔,機關之啟閉,氣為之也。
而所以司其開闔啟閉、俾疾徐中節、高下合宜者,神使之也。是以久嗽音啞者,病在聲氣。中風不言者,病在神明。聲氣病則能言而不能響,神明病則能響而不能言。聲氣出於肺,神明藏於心,聲由氣動,而言以神發也。然則調聲音者,益清陽而驅濁陰,一定之理也。如濕旺氣鬱,聲音不亮者,以茯苓橘皮杏仁湯主之。
如失聲喑啞者,以百合桔梗雞子湯主之。
茯苓橘皮杏仁湯
茯苓(三錢),半夏(三錢),杏仁(三錢),百合(三錢),橘皮(三錢),生薑(三錢),水煎半杯,熱服。
百合桔梗雞子湯
百合(三錢),桔梗(三錢),五味(一錢),雞子白(一錢),水煎半杯,去滓,入雞子白,熱服。
白話文:
[聲音]
聲音是由手太陰肺經所主管的。肺藏氣,氣的激蕩產生聲音,因此肺部有問題時,聲音會變得不協調,氣不通暢時,聲音也會受影響。氣之所以會出問題,常是因為脾胃濕氣過重,濕氣一重,聲音就會變得沙啞。至於口脣裂、牙齒掉落導致說話不清楚,這是氣泄露的表現。鼻涕多,聲音不清晰,這是氣過寒的結果。聲音源自氣,而氣的運作由精神控制,就像門戶的開關,機制的啟閉,都是氣在運作。
而控制這些開關機制,讓速度適中,高低恰當的,是精神的作用。所以長期咳嗽導致聲音嘶啞,問題出在聲氣上。中風後無法說話,問題在精神上。聲氣有問題時,能說話但聲音不響亮;精神有問題時,能發出聲音卻無法形成語言。聲氣由肺部產生,精神由心臟儲存,聲音因氣而動,語言由精神發起。那麼,要調整聲音,就是要增強清氣,驅除濁氣,這是一個固定的道理。如果濕氣過重,氣鬱結,聲音不清晰,可以用茯苓橘皮杏仁湯來治療。
如果完全失去聲音,嘶啞無聲,可用百合桔梗雞子湯來治療。
【茯苓橘皮杏仁湯】
茯苓、半夏、杏仁、百合、橘皮、生薑各三錢,用水煎煮至半杯,趁熱服用。
【百合桔梗雞子湯】
百合、桔梗各三錢,五味子一錢,雞蛋清一錢,用水煎煮至半杯,去掉渣滓,加入雞蛋清,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