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22)
雜證要法 (22)
1. 癇證
癇證者,卒倒無知,口角流涎,或噤口遺尿,或手足牽引,或作五畜聲,少頃即愈,作止有間斷。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癇疾也。以溫膽湯主之。如五癇宜攻痰者,以丹礬丸主之。
溫膽湯
半夏(三錢),陳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枳實(二錢),竹茹(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丹礬丸
黃丹(一兩),白礬(二兩),二味入銀罐中,煅通紅為末,入臘菜(即芥子)一兩,不落水豬心血為丸,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茶清下。久服其涎自便出,半月後,更以安神藥調之。(按豬心血不黏宜加煉蜜少許合搗)
白話文:
[癲癇病]
癲癇病的患者,會突然倒地失去意識,嘴角流出唾液,有的會緊閉嘴巴且失禁,有的手腳會抽搐,有的會發出像動物般的聲音,但過不久就會恢復正常,發作與停止之間有間隔。這種病症多半是因為在胎兒時期,母親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導致氣血運行不順,精氣聚集,所以讓孩子出生後患有癲癇病。主要用溫膽湯來治療。如果是五種癲癇病且適合化痰的,則用丹礬丸來治療。
溫膽湯
半夏三錢,陳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枳實二錢,竹茹二錢,用水煎煮至剩大半杯,溫熱服用。
丹礬丸
黃丹一兩,白礬二兩,這兩種藥材放入銀罐中,煅燒至通紅後磨成粉末,加入一兩芥子,再用未接觸水的豬心血和少許煉蜜混合製成丸,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三十粒,用茶水送服。長期服用後,唾液會自然排出,約半個月後,再用安神的藥物來調理。(注:因豬心血不易粘合,可添加少許煉蜜一起攪拌製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