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附錄 (6)
附錄 (6)
1. 陽明燥金
燥者,陽明金氣之所化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大腸。陽明以燥金主令,胃土從令而化燥。太陰以濕土主令,肺金從令而化濕。胃土之燥,子氣而非本氣。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陰盛之家,胃土恆濕。肺金之濕,母氣而非本氣。母氣不敵木氣之旺,故陽盛之家,肺金恆燥。
太陰性濕,陽明性燥,燥濕調停,在乎中氣,旺則辛金化氣於濕土,而肺不傷燥,戊土化氣於燥金,而胃不傷濕,中氣衰則陰陽不交,而燥濕偏見。濕勝其燥,而飲少而食減,溺澀而便滑。燥勝其濕,則疾飢而善渴,水利而便堅。陰易進,而陽易退。濕勝者,常多;燥勝者,常少;辛金化濕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
陽明雖燥,病則太陰每勝,而陽明每負,土燥而水虧者,傷寒陽明承氣證外,絕無而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陰負趺陽者為順,緣火勝則土燥,水勝則土濕,燥則剋水,濕則反為水侮。水負則生,土負則死,故少陰宜負,而趺陽宜勝,以土能勝水,則中氣不敗,未有中氣不敗而人死者。燥為寒熱之中氣,上燥則化火而為熱,下燥則化水而為寒。
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則濕,而腸則燥。濕為陰邪,陰性親下,故根起於脾土,而標見於膝踝。燥為陽邪,陽性親上,故根起於大腸,而標見於肘腕。所謂陽邪居下,陰邪居上,一定之位也。然上之燥,亦因於下之濕。中風之家,血枯筋縮,其膝踝是濕,而肘腕未嘗非燥,使己土不濕,則木榮血暢,骨弱筋柔,風自何來?醫家識燥濕之消長,則仲景堂奧可階而升矣。
白話文:
【陽明燥金】
燥,是由陽明金氣所轉化的。在自然界中代表著乾燥,在大地中象徵金屬,在人體內對應大腸。陽明經以燥金為主導,胃部隨其指令轉化為燥。太陰經則以濕土為主導,肺金隨其指令轉化為濕潤。胃部的乾燥,是因為子氣(五行理論中相鄰的兩個元素間的關係)而非本身的特性。子氣無法抵擋本氣的旺盛,因此在陰盛的人身上,胃部通常處於濕潤狀態。肺金的濕潤,是因為母氣(五行理論中相隔一個元素的關係)而非本身的特性。母氣無法抵擋木氣的旺盛,因此在陽盛的人身上,肺金通常處於乾燥狀態。
太陰性質濕潤,陽明性質乾燥,要平衡濕燥,關鍵在於中氣。當中氣旺盛時,肺金能在濕土中轉化氣息而不受乾燥影響,戊土能在燥金中轉化氣息而不受濕潤影響。但當中氣衰弱,陰陽無法交感,就會出現燥或濕的極端現象。濕度過高會導致飲食減少,小便困難,大便滑溜。乾燥過度會讓人感到極度饑餓和口渴,小便頻繁,大便乾硬。陰氣容易增強,陽氣容易衰退。濕度過高的情況較常見,乾燥過度的情況較少見;肺金轉化濕氣的情況佔大多數,戊土轉化乾燥的情況則非常少。
雖然陽明經本質上是乾燥的,但一旦生病,太陰經往往會占上風,陽明經反而處於劣勢。除了傷寒陽明承氣證之外,很少看到土燥而水虧的情況。因此,張仲景的法則指出,如果少陰脈弱於趺陽脈,這就是正常的。因為火旺則土燥,水旺則土濕,燥則剋制水,濕則反被水侮。水弱則生存,土弱則死亡,所以少陰脈應該弱,趺陽脈應該強,因為土能剋制水,這樣中氣纔不會衰敗,沒有中氣衰敗而人會死亡的道理。燥是介於寒與熱之間的中氣,上燥則轉化為火而成為熱,下燥則轉化為水而成為寒。
對於反胃、噎膈的患者,大便如羊屎一般,說明他們的胃部濕潤,但腸道乾燥。濕潤是陰邪,陰性向下,所以其根源在脾土,表面症狀出現在膝蓋和腳踝。乾燥是陽邪,陽性向上,所以其根源在大腸,表面症狀出現在手肘和手腕。所謂的陽邪在下,陰邪在上,這是固定的位置。然而,上面的乾燥,也是由下面的濕潤引起的。中風的患者,血枯筋縮,他們的膝蓋和腳踝處於濕潤狀態,但手肘和手腕未必不是乾燥的。如果脾土不濕潤,那麼肝木就能榮華,血液流通順暢,骨骼柔軟,筋骨柔韌,風邪又從何而來呢?醫生們若能理解燥濕的增減變化,就能深入理解張仲景的醫學理論了。
2. 太陽寒水
寒者,太陽水氣之所化也。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胱。太陽以寒水主令,足太陽膀胱水也,手太陽小腸火也,水火異氣,而以寒水統之。緣水位於下而生於上,離中之陰,水之根也。離陰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於火,是以丙火化氣於壬水,火化而為水,則熱從寒化,故太陽之氣,水火併統,而獨以寒水名也。
水性本寒,少陽三焦之火,隨太陽而下行,水得此火,應當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蓋水以蟄藏為性,火秘於內,水斂於外,是謂平人,木火主裡,自內而生長之,故里氣常溫。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氣常清。血生於木火,故血溫而內發。氣化於金水,故氣清而外斂。
人之經脈,厥陰在裡,春風之內生也。次則少陰,夏氣之內長也。次則陽明,秋氣之外收也。太陽在表,冬氣之外藏也。陽臟則外清而內溫,陽泄則內寒而外熱;外易寒水而為熱火,內易溫泉而為寒冰。外愈熱而內愈寒,生氣絕根,是以死也。癸水溫而壬水寒則治,癸水寒而壬水熱則病。
癸水病則必寒,壬水病則多熱;以丁火化於癸水,故少陰之臟最易病寒,王水化於丙火,故太陽之腑最易病熱,是以病寒者獨責癸水,而不責壬水,病熱者獨責壬水,而不責癸水也。
仲景《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六氣之性情形狀,明白昭揭,醫必知此,而後知六經之證。六經之變化雖多,總不外乎六氣。此義魏晉而後,絕無解者。先聖之法,一線莫傳,凌夷至於今日,不堪問矣。
【治厥陰風木法】
桂枝苓膠湯
甘草,桂枝,白芍,茯苓,當歸,阿膠,生薑,大棗,上熱加黃芩,下寒加乾薑、附子。
【治少陰君火法】
黃連丹皮湯
黃連,白芍,生地,丹皮,少陰病,水勝火負,最易生寒。若有下寒,當用椒附。
【治少陽相火法】
柴胡芍藥湯
柴胡,黃芩,甘草,半夏,人參,生薑,大棗,白芍
【治太陰濕土法】
術甘苓澤湯
甘草,茯苓,白朮,澤瀉
【治陽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湯
百合,石膏,麥冬,五味
【治太陽寒水法】
苓甘姜附湯
甘草,茯苓,乾薑,附子,太陽病最易化生濕熱,以化氣於丙火,而受制於濕土也。若有濕熱,當用梔、膏之類。
白話文:
寒冷是由太陽水氣轉化而來的。在天空中表現為寒冷,在大地中則是水,在人體內則對應著膀胱。太陽經脈主管的是寒水,其中足太陽膀胱經屬水,手太陽小腸經屬火,雖然水與火性質不同,但都由寒水統轄。這是因為水的位置在下方,卻起源於上方,離卦中的陰氣是水的根源。離卦的陰氣下降到下方的坎卦位置,轉化為水,水從火下降,因此丙火的熱力轉化為壬水的氣息,火轉變為水,熱就會轉化為寒,所以太陽經脈的氣息,水火並存,但主要以寒水命名。
水的本質是寒的,但少陽三焦的火,會跟隨太陽經脈下行,水得到這種火,應該不會那麼寒。然而,不寒的水,是癸水而不是壬水。水的特性是潛藏,火在內部祕藏,水在外邊收斂,這就是健康人的狀態。木火主理內在,從內部促進生長,所以內在的氣息通常是溫暖的。金水主理表面,從外部收斂,所以表面的氣息通常是清涼的。血液由木火生成,所以血液溫暖且向內發散。氣息由金水轉換,所以氣息清涼且向外表現。
人體的經脈,厥陰經在最裡層,就像春天風吹動的內在生機。接著是少陰經,像是夏天氣息的內在成長。再來是陽明經,像是秋天氣息的外在收斂。太陽經脈在最外層,就像是冬天氣息的外在封藏。陽性臟器的特性是表面清涼,內部溫暖,如果陽性臟器功能失調,則內部會變冷,表面會變熱;表面容易將寒水轉化為熱火,內部容易將溫泉轉化為寒冰。表面越熱,內部越冷,生命力的根源就會斷絕,因此會死亡。癸水溫暖,壬水寒冷是正常的,癸水寒冷,壬水熱則表示生病。
如果癸水生病,一定會變冷,壬水生病則多半會發熱;因為丁火在癸水中轉化,所以少陰臟器最容易受寒,丙火在壬水中轉化,所以太陽腑臟最容易發熱,因此受寒的病,只會歸咎於癸水,不會怪罪壬水,發熱的病,只會歸咎於壬水,不會怪罪癸水。
張仲景的《傷寒論》以六經作為立法的基礎,遵循的是六氣的原則。六氣的性質和形態清楚明確,醫生必須瞭解這些,才能理解六經的症狀。六經的變化雖然很多,但總不出六氣的範疇。這個道理在魏晉之後,就沒有被理解了。先賢的法則,已經消失無蹤,淪落到今天,無法再談論了。
以下是一些治療原則:
- 治療厥陰風木的原則:使用桂枝苓膠湯。成分包括甘草、桂枝、白芍、茯苓、當歸、阿膠、生薑、大棗。若上部過熱,可以加入黃芩,下部過寒,可以加入乾薑或附子。
- 治療少陰君火的原則:使用黃連丹皮湯。成分包括黃連、白芍、生地、丹皮。少陰經的病,水氣旺盛,火氣衰弱,最容易產生寒症。如果下部有寒,應使用椒附。
- 治療少陽相火的原則:使用柴胡芍藥湯。成分包括柴胡、黃芩、甘草、半夏、人參、生薑、大棗、白芍。
- 治療太陰濕土的原則:使用術甘苓澤湯。成分包括甘草、茯苓、白朮、澤瀉。
- 治療陽明燥金的原則:使用百合五味湯。成分包括百合、石膏、麥冬、五味。
- 治療太陽寒水的原則:使用苓甘姜附湯。成分包括甘草、茯苓、乾薑、附子。太陽經的病,最容易產生濕熱,因為受到丙火的影響,且受濕土的限制。如果有濕熱,應使用梔、膏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