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附錄 (1)

回本書目錄

附錄 (1)

1. 陰陽變化

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合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

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

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四象輪旋,一年而周。陽升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溫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

故秋涼而冬寒,土為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2. 五行生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蓋天地之位,北寒南熱,東溫西涼。陽升於東則溫氣成春,升於南則熱氣成夏,陰降於西則涼氣成秋,降於北則寒氣成冬。

春之溫,生夏之熱,夏之熱生秋之涼,秋之涼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溫。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其實水火交蒸,乃生濕氣。六月之時,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熱相逼,是以濕動,濕者水火之中氣。土寄位於西南,南熱而西涼,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性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也。

3. 臟腑生成

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祖氣初凝,美惡攸分,清濁純雜,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倫,後日之靈蠢壽夭,貴賤貧富,悉於此判,所謂命秉於生初也。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

己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於左則為肝,升於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是人之五行也。五行之中,各有陰陽。陰生五臟,陽生六腑。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

臟有心主,相火之陰,腑有三焦,相火之陽也。

4. 氣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氣,而氣原於胃,血本於脾。蓋脾土左旋,生髮之令暢,故溫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轉,收斂之政行,故清涼而化辛金。午半陰生,陰生則降,三陰右降,則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氣清涼,而性收斂,子半陽生,陽生則升三陽,左升則為肝木,肝木即腎水之溫升者也。故肝血溫暖,而性生髮,腎水溫升而化木者,緣己土之左旋也。

是以脾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緣戊土之右轉也。是以胃為化氣之原,氣統於肺。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金之所宣布也。其在臟腑,則曰氣,而在經絡則為衛;血統於肝,凡臟腑經絡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臟腑則曰血,而在經絡則為營,營衛者,經絡之血氣也。

5. 精神化生

肝血溫升,升而不已,溫化為熱,則生心火。肺氣清降,降而不已,清化為寒,則生腎水。水之寒者,六腑之悉凝也。陰極則陽生,故純陰之中,又含陽氣。火之熱者,六腑之盡發也,陽極則陰生,故純陽之中,又胎陰氣,陰中有陽,則水溫而精盈。陽中有陰,則氣清而神旺。

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陽魂。精藏於腎,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結其陰魄。素問: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

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並精而出入也。

6. 形體結聚

肝主筋,其榮爪。心主脈,其榮色。脾主肉,其榮唇。肺主皮,其榮毛。腎主骨,其榮發。凡人之身,骨以立其體干,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榮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氣盛,則皮毛緻密而潤澤。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

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氣盛,則筋膜滋榮而和暢。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五氣皆備,形成而體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