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十六證類方 (1)

1. 本草類要

2. 自敘

《神農本草經》,其藥味只三百六十品,而神明變化,已無病不治矣。迨陶弘景,始增至七百二十品,至後《本草綱目》之書出,其藥味竟增至千餘品。貪多務廣,氾濫無歸,後人學之,往往不得其要領,此有志者所以欲由博而反約也。余公餘之暇,擇藥味之精切可用者,得一百八十品。

取其專長,分門別類,朗若列眉,令人一開卷而即瞭然。復取黃注,摘要而錄之,示人以簡便易學之門。有志斯道者,倘於此書而熟讀玩味,庶不至望洋興嘆也夫。

光緒二十二年歲在丙申三月初八日云閣氏自敘

白話文:

【自序】

《神農本草經》這本書,雖僅記載了三百六十種藥物,但這些藥物的神奇變化,足以治療各種疾病。到了陶弘景時,他開始增補,使得藥物數量增加到七百二十種。而當《本草綱目》這本書問世後,藥物的種類更是暴增到一千餘種。這種一味追求種類繁多的趨勢,導致藥物過於氾濫,讓人無所適從。後代學習者往往難以掌握其精髓,這就是有志於中醫者希望從廣泛的知識中歸納出核心要點的原因。我在閒暇之餘,精選了一百八十種實用且精確的藥物。

我根據藥物的特性,進行分門別類,使其如羅列的眼眉一樣清晰,讓人一翻開書本就能一目瞭然。此外,我還摘錄了黃帝內經的註解,提供了一個簡便易學的入門之道。對於有志於學習中醫的人來說,如果能深入研讀並品味這本書,相信不會有無所適從的感歎。

寫於光緒二十二年,即西元1896年的三月初八,雲閣氏自序.

3. 補藥門

4. 補氣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