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經絡解

三焦手少陽之脈,受手厥陰之交,起於第四指之端關衝穴,上出歷液門、中渚,循手表腕之陽池,出臂外兩骨之間,歷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至天井穴,從天井上行,循臂臑之外,歷清冷淵、消濼,行手太陰之裡、手陽明之外,上肩循臂臑,會肩髎、天髎,交出足少陽之後,過秉風、肩井,下入缺盆,復由足陽明之外,而交會於膻中之上焦,散布絡繞於心包絡,乃下膈入絡膀胱,以約下焦,附右腎而止。

其支行者,從膻中而上出缺盆之外,上項,過大椎,循天牖,上耳後,經翳風、瘈脈、顱囟,直上出耳上角至角孫,過懸釐、頷厭,及過陽白、睛明,屈曲耳頰至䪼,會顴髎之分。其又支者,從耳後翳風穴入耳中,過聽宮,歷耳門、和髎,卻出至目銳眥,會瞳子髎,循絲竹空,而交於足少陽膽經也。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是接續手厥陰心包經而來的,它起始於無名指末端的關衝穴,往上經過歷液門、中渚等穴位,沿著手腕外側的陽池穴,再穿過前臂外側的兩骨間隙,通過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直至天井穴。從天井穴向上行進,沿著上臂外側,經過清冷淵、消濼等穴位,然後在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之間穿行,往上延伸到肩部,經過肩髎、天髎,交錯出現在足少陽膽經後方,經過秉風、肩井,往下進入鎖骨上的凹陷處(缺盆)。

接著,它再次沿著足陽明胃經的外側,會聚在上胸中心(膻中)的上焦位置,脈絡在此處散佈開來,環繞心包,然後向下穿透膈肌,進入與膀胱相連的絡脈,約束下焦,最後停在右腎附近。

其分支之一,從膻中出發,向上穿過鎖骨上方,抵達頸部,經過大椎,沿著天牖,上到耳朵後方,經過翳風、瘈脈、顱囟,直上到耳尖上方的角孫穴,再經過懸釐、頷厭,以及陽白、睛明等穴位,彎曲繞過耳垂到達䪼穴,與顴髎相會。

另一分支則從耳後的翳風穴進入耳內,經過聽宮,沿著耳門、和髎,反向出現在眼睛的外側,與瞳子髎相會,沿著眉梢的絲竹空,最終與足少陽膽經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