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字經》~ 附錄 (2)
附錄 (2)
1. 膽說
字從詹,不從旦。膽音檀,乃口脂澤也,與膽不同。今從膽者,乃傳襲之訛也。
膽,屬木,肝之腑也。為中正之官,中清之府,十一經皆取決於膽。人之勇怯邪正,於此詹之,故字從詹。又,膽者,擔也,有膽量方足以擔天下之事。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膽附於肝之短葉間,仁者必有勇也。
白話文:
膽在中醫學上屬於木,是肝臟的附屬器官。它被稱為中正之官、中清之府,人體的十一條經絡都要聽從膽的調節。一個人的勇敢或膽怯、正義或邪惡,都可以從膽來判斷,所以'膽'這個字從'詹'。另外,'膽'也有'擔當'的意思,只有有膽量的人,纔能夠承擔起天下的大事。肝臟主管的是仁愛,而仁者通常不忍心傷害他人,因此必須由膽來做出果斷的判斷;膽附著在肝臟的短葉之間,這表示仁慈的人一定也會有勇氣。」
2. 大腸小腸說
大腸,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屬金,為肺之腑。小腸,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屬火,為心之腑。人納水穀,脾氣化而上升,腸則化而下降。蓋以腸者,暢也,所以暢達胃中之氣也,腸通暢則為平人,否則病矣。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大腸就像是身體裡的運輸官,負責將食物殘渣轉化並排出體外,它在五行中屬金,是肺臟的相關器官。小腸則像是食物加工廠,負責進一步消化吸收,五行中屬火,與心臟有密切關係。人體攝入食物後,脾氣會將營養成分上送,而腸道則負責將廢物向下排出。腸,字義上即有順暢之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確保胃部氣流通暢。如果腸道能保持順暢,人就能保持健康,否則就會生病。
3. 三焦說
三焦者,上、中、下三焦之氣也。焦者,熱也,滿腔中熱氣布護,能通調水道也。為心包絡之腑,屬火。上焦不治,則水泛高源。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故曰決瀆之官。
白話文:
【三焦理論】
三焦指的是人體內的上焦、中焦和下焦這三個區域的能量。在這裡,焦指的是熱能,就像整個身體充滿了熱力,能夠保護並調節體內的水分循環。三焦是心包的外腑,與火元素相聯繫。
如果上焦的功能失調,可能會導致水分過多向上積聚;中焦功能不調,水分可能會滯留在胃部;下焦功能失調,可能影響排尿和排便的正常運作。
然而,當三焦的能量都能順利運行時,人體的血液循環會更加流暢,水分的代謝也會更有效率,因此,三焦被稱為決瀆之官,也就是負責調節身體水分平衡的重要角色。
4. 手心主說(即心包絡)
心乃五臟六腑之主,其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何以系之以手?蓋以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手三陽之脈,散絡心包;是手與心主合,故心包絡稱手心主。五臟加此一臟,實六臟也。
白話文:
心臟是身體內五臟六腑的主宰,而心包絡則像是保護這位君主的外圍守護者,其功能類似於代替君主處理日常事務的角色,因此也被賦予了主宰的名號。那為什麼會和手聯繫在一起呢?因為手厥陰的脈絡直接連接至心包,而手部的三條陽脈則分散連接至心包,顯示出手與心包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心包絡又被稱為手心主。如果我們把心包絡看作一臟,那麼在原本的五臟之上就多了一臟,實際上就是六臟了。
5. 膀胱說
膀胱,屬水,為腎之腑。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言其能得氣化,而津液外出,滋潤於皮毛也。若水道之專司,則在三焦之腑。故經云: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言其熱氣布護,使水道下出而為溺也。《內經》兩出字:一為外出,一為下出,千古罕明其旨,茲特辨之。
又膀者,旁也;胱者,光也。言氣海之元氣足,則津液旁達不窮,而肌腠皮毛皆因以光滑也。
白話文:
【膀胱的解釋】
膀胱,它屬於五行中的水元素,是腎臟的附屬器官。古籍記載:膀胱,就像城市的管理者,負責儲存身體的水分,當氣化作用發生時,水分就能排出體外。這表示膀胱能通過氣化作用,讓水分排出體外,進而滋潤皮膚和毛髮。
然而,專門管理水分代謝的,其實是三焦這個器官。因此古籍又提到:三焦,是管理排泄的器官,水分就是由此排出。這說明三焦利用熱氣保護,使水分向下排出形成尿液。
《內經》中「出」字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向外排出,另一次是向下排出,千百年來很少有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這裡特別加以區別。
另外,「膀」的意思是旁邊,「胱」的意思是光亮。這表示如果氣海中的元氣充足,那麼水分就能無限地向周圍擴散,使得肌肉、皮膚和毛髮都能保持光澤。
6. 命門說
越人指右腎為命門,諸家非之。余考《內經》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靈樞·結根篇》《衛氣篇》《素問·陰陽離合論》,三說俱同。後讀《黃庭經》云: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後有幽門,前有命門。方悟其處。凡人受生之初,先天精氣聚於臍下,當關元、氣海之間。
其在女者,可以手捫而得,俗名產門。其在男者,於泄精之時,自有關闌知覺。此北門鎖鑰之司,人之至命處也。又考越人七衝門之說謂:飛門,唇也;戶門,齒也;吸門,會厭也;賁門,胃之上口也;幽門,大腸下口也;闌門,小腸下口也;魄門,肛門也,便溺由氣化而出。又增溺竅為氣門。
凡稱之曰門,皆指出入之處而言也。況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會之際,男之施由此門而出,女之受由此門而入。及胎元既足,復由此門而生。故於八門之外,重之曰命門也。若夫督脈十四椎中,有命門之穴,是指外腧而言,如五臟六腑腧一理。非謂命門即在此也。
白話文:
[命門理論]
扁鴻將右腎稱為命門,但許多學者對此持有異議。經過我研究《內經》得知,太陽的根源在至陰,而終點則在命門。這裡所說的命門,指的是眼睛。在《靈樞·結根篇》、《衛氣篇》以及《素問·陰陽離合論》三部著作中,對於命門的定義皆是如此。後續閱讀《黃庭經》時,裡面提到:上面有黃庭,下面是關元;後面有幽門,前面有命門。這才讓我明白命門的位置所在。人從出生開始,先天的精氣就聚集在肚臍下方,大概位於關元和氣海之間。
對於女性來說,可以用手觸摸到,俗稱為產道。對於男性來說,在射精時,會有特定的感覺,這就是命門所在,猶如北方的門鎖,是人的生命關鍵處。再來,考察扁鴻關於七衝門的理論,他認為:飛門是嘴脣;戶門是牙齒;吸門是會厭;賁門是胃的上端;幽門是大腸的下端;闌門是小腸的下端;魄門是肛門,排泄物和尿液都是通過氣化作用排出。另外,還將排尿孔視為氣門。
所有被稱為門的部位,都是身體的出入口。況且在人形體未形成之前,父母交配時,男性的精子就是從這個門進入,女性的卵子也是從這個門接受。等到胎兒發育成熟,也會再從這個門誕生。因此在八個門之外,再次強調了命門的重要性。至於督脈第十四椎骨中的命門穴位,這是對外腧的描述,類似於五臟六腑的腧穴原理,並不是說命門就在這個位置。
7. 經絡
8. 經絡歌訣
江訒庵《本草備要》後附此,宜熟讀之,無庸再著。
白話文:
「這段經絡歌訣摘錄自江訒庵所著的《本草備要》書末附錄,應該熟讀記憶,因為內容已經十分完備,沒有必要再另外撰寫其他相關內容。」
9. 四診
10. 望色
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
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頤鼻主脾。
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堪悲。
更於黯澤分新舊,隱隱微黃是愈期。
又有辨舌之法。舌上無苔為在表,鮮紅為火,淡白為寒(主無苔言,非謂苔之淡白也。)若有白苔為半表半裡,黃苔為在裡,黑苔病入少陰,多死。苔潤有液為寒,苔燥無液為火,舌上無苔如去油腰子為亡液,不治。
白話文:
[觀察面色]
在四季以及長夏的時節裡,臉色呈現青、黃、赤、白、黑等顏色,都是合乎季節特性的正常現象。
臉部的左側與肝相關,右側則反映肺的情況,額頭與心臟相連,下巴代表腎臟,而鼻子主要反映脾臟的健康狀況。
觀察這些部位顏色的變化,如果出現生發的色彩是好兆頭;但如果顏色顯得晦暗或出現剋制的顏色,那可能代表病情加重。
此外,從面色的晦暗或光澤可以判斷疾病的久暫,而臉上隱隱約約的黃色,往往是疾病康復的徵兆。
再來是觀察舌頭的方法。舌頭上沒有舌苔表示病在皮表,舌頭鮮紅代表有火氣,舌色淡白可能是受寒(這裡的淡白是指舌頭本身,而非舌苔)。
若有白色舌苔,表示病在半表半裡的狀態;黃色舌苔代表病已深入體內;黑色舌苔表示病已進入少陰,往往預示病情嚴重。
舌苔濕潤有液體表示寒症,舌苔乾燥無液體則代表火氣旺盛;舌頭上沒有舌苔,像去油的豬腎一樣,這表示體內津液耗盡,病情非常嚴重。
11. 聞聲
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為歌,
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
又法,氣衰言微者為虛,氣盛言厲者為實,語言首尾不相顧者神昏,狂言怒罵者實熱,痰聲漉漉者死,久病聞呃為胃絕。大抵語言聲音以不異於平時者吉,反者為凶。
白話文:
當肝臟功能亢進時,人會因怒氣而大聲呼喊;心臟健康、情緒愉快時,我們會笑出聲來;脾胃進行深思時,我們會以歌唱表達;肺部受金行影響而產生憂慮時,哭泣便成為一種表現;腎臟主管我們的呻吟,恐懼的情緒也會使呻吟增加。
另外,如果聲音微弱且說話無力,這通常是身體虛弱的表現;反之,若聲音洪亮且說話有力,則可能是實證(即身體某部位功能過於旺盛)的徵兆。若一個人說話前後矛盾,無法連貫,可能代表他的精神狀態混亂;那些狂妄叫囂、怒罵的人,可能有實熱的問題;如果喉嚨裡持續有痰的聲音,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長期生病的人如果開始打嗝,這可能是胃功能衰竭的信號。
總的來說,一個人的語言和聲音如果與平時沒有太大差異,通常預示著良好的健康狀況;反之,若出現明顯變化,則可能暗示健康上的問題。
12. 問症
(出《景岳全書》。張心在增潤之)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虔占驗。
白話文:
[問診]的部分內容如下:
首先詢問病人有無感到冷或發燒,再來是出汗的情況如何。 第三要問的是頭部和身體的狀況,第四則是排泄物的形狀與顏色。 第五要問的是飲食的習慣與胃口,第六則是胸部是否有不適。 第七要判斷是否有聽力障礙,第八則是口渴的頻率,這些都需要仔細分辨。 第九要問的是病人過去是否有其他疾病,第十則是要了解病因。 另外還需考量到病人服藥後的反應,是否出現預料之外的變化。 對於女性患者,必須進一步詢問月經週期的情況,包括週期長短、流量多寡、有無痛經等問題。 最後,對於兒童患者,還需關注他們是否患有常見的兒童疾病,如水痘、麻疹等,以進行更準確的診斷。
13. 切脈
微茫指下最難知,條緒尋來悟治絲(舊訣以浮、芤、滑、實、弦、緊、洪為七表,以沉、微、遲、緩、濡、伏、弱、澀為八里,以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為九道,李瀕湖、李士材加入數、革、散三脈,共二十七字,實難摸索。必得其頭緒如治絲者,始有條不紊)。
三部分持成定法(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關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兩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腸、膀胱俱在其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中事也。
此照《內經》分配之法),八綱易見是良規(浮主表,沉主裡,二脈於指下輕重辨之,易見也。遲主寒,數主熱,二脈以息之至數分之,易見也。大主邪實,細主正虛,二脈以形之闊窄分之,易見也。長主素盛,短主素弱,二脈以部之長短分之,易見也。以此八脈為綱。其餘諸脈,辨其兼見可也,置而弗辨亦可也。
起四句,總提切脈之大法也)。胃資水穀人根本(脈屬肺而肺受氣於胃),土具沖和脈委蛇(不堅直而和緩也,脈得中土之生氣如此,此以察胃氣為第一要)。臟氣全憑生克驗(審臟氣之生克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剋土也。肺病畏洪,火剋金也。反是,則與臟氣無害)。
天時且向逆從窺(推天運之順逆為第三要。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陽為浮數形偏亢(仲景以浮、大、動、滑、數為陽,凡脈之有力者俱是,陰則沉遲勢更卑(仲景以沉、澀、弱、弦、遲為陰,凡脈之無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陰陽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脈病之宜忌,為第四要)。
外感陰來非吉兆(外感之證,脈宜浮洪,而反細弱,則正不勝邪矣),內虛陽現實堪悲(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諸凡偏勝皆成病(偏陽而洪大,偏陰而細弱,皆病脈也),忽變非常即弗醫(舊訣有雀啄、屋漏、魚翔、蝦游、彈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說,總因陰陽離決,忽現出反常之象)。
只此數言占必應,《脈經》鋪敘總支離(病之名有萬,而脈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為何病耶?脈書欺人之語,最不可聽)。
白話文:
[診脈]
在手指下的脈象微細模糊,是最難以理解的,必須像理清紗線一樣,逐漸地找出頭緒,才能理解治療的方向。(古時候的訣竅把浮、芤、滑、實、弦、緊、洪列為七表,沉、微、遲、緩、濡、伏、弱、澀為八里,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為九道。後來李瀕湖、李士材又加入了數、革、散三脈,一共二十七種脈象,實際上是很難掌握的。只有當我們找到其中的頭緒,就像梳理紗線一樣,才能做到有條不紊。)
將手腕的三個部位來分別診斷已成為固定的法則。(左手寸脈外側用來診斷心臟的狀況,內側用來診斷膻中的情況。右手寸脈外側用來診斷肺部,內側用來診斷胸腔。左手關脈外側用來診斷肝臟,內側用來診斷膈膜。右手關脈外側用來診斷胃部,內側用來診斷脾臟。兩手尺脈外側用來診斷腎臟,內側用來診斷腹部。腹部包括了大腸、小腸和膀胱。前面的部分用來診斷前面的器官,後面的部分用來診斷後面的器官。上面的部分用來診斷胸部和喉嚨的情況,下面的部分用來診斷小腹、腰部、大腿和小腿的問題。)
這些都是根據《內經》的分配方法。八綱是容易看出的診斷原則。(浮脈表示表症,沉脈表示裏症,兩者在手指下的感覺輕重可以分辨,很容易看出。遲脈表示寒症,數脈表示熱症,兩者以呼吸的次數來區分,也很容易看出。大脈表示邪實,細脈表示正虛,兩者以脈搏的寬窄來區分,很容易看出。長脈表示素來健康,短脈表示素來虛弱,兩者以脈搏的長短來區分,也很容易看出。這八種脈象作為診斷的大綱。其他的脈象,如果出現混合脈象可以進一步分析,如果不出現混合脈象則不需要進一步分析。
開始的四句話,總結了診脈的基本原則。)胃的健康是人體的根本(脈象由肺主宰,而肺的氣源自胃)。脾胃具有平和中庸的特性,脈象呈現蜿蜒柔和(不像堅硬直線,而是和緩的。脈象得到中焦脾胃的生氣,就是這樣。這是判斷胃氣的第一要務)。臟腑的氣血完全依靠生克原理來驗證(審查臟腑的生克關係是第二要務。例如,脾臟疾病害怕弦脈,因為木剋土。肺臟疾病害怕洪脈,因為火剋金。反之,則對臟腑氣血沒有害處)。
天時的變化可以從脈象的順逆來窺視(推測天運的順逆是第三要務。例如,春季屬木,脈象應該是弦脈。夏季屬火,脈象應該是洪脈。反之,則與天氣不符合)。陽性脈象表現為浮、數,形態偏向亢奮(張仲景認為浮、大、動、滑、數為陽脈,所有有力的脈象都屬於陽脈。陰性脈象表現為沉、遲,形態更為低落(張仲景認為沉、澀、弱、弦、遲為陰脈,所有無力的脈象都屬於陰脈。這裡再次提出陰陽兩個字,引出下面四句話,辨別脈象和疾病的宜忌,是第四要務)。
外感疾病出現陰性脈象不是好兆頭(外感疾病,脈象應該是浮洪,反而出現細弱,那麼正氣就無法抵抗邪氣了)。內虛疾病出現陽性脈象令人悲傷(脫血後,脈象應該是靜細,反而出現洪大,那麼氣也會外脫)。所有的偏勝都會導致疾病(偏陽則洪大,偏陰則細弱,都是病脈)。突然出現異常脈象就無法治療(古訣中有雀啄、屋漏、魚翔、蝦遊、彈石、解索、釜沸七種怪脈的說法,總的來說是因為陰陽失調,突然出現反常的脈象)。
僅僅這些話語就能占卜疾病,一定會應驗,《脈經》的敘述總是支離破碎(疾病的名稱有萬千,而脈象不過幾十種,而且一種疾病可能出現幾十種脈象,如何能通過診脈就知道是什麼病呢?脈象書中欺騙人的話語,最不能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