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太陽

桂枝

白話文:

桂枝,這裡指的是肉桂的枝條部分,在中醫裡常作為一種藥材使用。

桂枝,白芍(各三錢),甘草(二錢,炙),生薑(三錢,切片),大棗(四枚)

白話文:

桂枝、白芍(各 9 公克) 甘草(6 公克,經炙烤處理) 生薑(9 公克,切片) 大棗(4 顆)

水二杯,煎八分,溫服。服後少頃,啜粥一杯,以助藥力,溫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必再服;若病重者,一日夜作二服。

麻黃

白話文:

將兩杯水煮沸,煎煮至剩八分滿,溫熱服用。服藥後稍等片刻,喝一杯稀飯,以幫助藥效發揮,蓋上被子稍微出點汗。如果服用一次症狀就消失了,就不用再服用;如果病情較重,一天服用兩次。

麻黃(三錢,去根節),桂枝(二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三枚),甘草(一錢)

白話文:

麻黃(15克,去掉根和節) 桂枝(10克) 杏仁(去皮尖,23顆) 甘草(5克)

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吹去上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不須啜粥,余將息如前法。

大青龍湯

白話文:

取三杯水,先煮麻黃,煮到只剩下兩杯水量時,去掉上面的泡沫,再加入其餘的藥材,繼續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溫熱時服用。服用後不需要喝粥,其餘的休養方法按照之前的方法進行。

麻黃(六錢,去根節),桂枝(二錢),甘草(二錢,炙),杏仁(去皮尖,十二枚),生薑(三錢,切片),大棗(四枚),石膏(碎以綿裹,四錢五分)

白話文:

麻黃(6錢,去掉根部和節點) 桂枝(2錢) 甘草(2錢,炒製過) 杏仁(去皮和尖端,12顆) 生薑(3錢,切片) 大棗(4顆) 石膏(用棉布包裹壓碎,4錢5分)

水四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上沫,納諸藥,再煎八分,溫服。溫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以溫粉撲之(白朮煅牡蠣龍骨研末)。若汗多亡陽者,以真武湯救之。

小青龍湯

白話文:

使用四杯水,先將麻黃煮至剩兩杯半。撇去上層泡沫,加入其他藥材,再煮到剩下八分之三。溫熱服用。

用溫暖的被子蓋住身體,以促進微微出汗。如果出汗太多,用溫熱的白朮、煅燒過的牡蠣和研磨成末的龍骨粉撲灑。

如果出汗過多導致陽氣外散,則使用真武湯來挽救。

麻黃(去根節),白芍,乾薑(不炒),甘草,桂枝(各二錢),半夏(三錢),五味子(一錢),細辛(八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節):2 錢 白芍:2 錢 乾薑(未炒):2 錢 甘草:2 錢 桂枝:2 錢 半夏:3 錢 五味子:1 錢 細辛:0.8 錢

水三杯半,先煮麻黃至二杯半,去沫,納諸藥,煎八分,溫服。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二錢。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錢五分。小便不利,小腹痛滿,去麻黃,加茯苓四錢。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二十一枚。按論云: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今芫花不常用,時法用茯苓四錢代之,即豬苓、澤瀉亦可代也,但行道人當於方後註明。

白話文:

水三杯半,先將麻黃煮到剩兩杯半,去掉浮沫,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八分,溫熱服用。如果口渴,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二錢。如果感到噎得慌,去掉麻黃,加入附子一錢五分。小便不利,小腹疼痛脹滿,去掉麻黃,加入茯苓四錢。如果喘氣,去掉麻黃,加入杏仁二十一枚。按照論述,如果排泄物較稀,則去掉麻黃,加入芫花。現在芫花不常使用,時下常用茯苓四錢代替它,豬苓、澤瀉也可以代替,不過修道人應該在方劑後註明。

桂枝加葛根湯

即桂枝湯加葛根四錢。

水三杯半,先煮葛根至二杯半,吹去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不須啜粥。

葛根湯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生薑(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二錢),大棗(四枚),白芍(二錢)

水三鍾半,先煎麻黃、葛根至一杯,去沫,入諸藥,煎至八分,溫服。微似汗,不須啜粥。

白話文:

就是桂枝湯加入葛根四錢。

用三杯半水,先煮葛根至二杯半,吹去泡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八分,溫熱服用。不需要喝粥。

葛根湯的藥材有: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生薑(三錢)、甘草(二錢)、桂枝(二錢)、大棗(四枚)、白芍(二錢)。

用三鍾半水,先煎麻黃、葛根至一杯,去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八分,溫熱服用。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粥。

2. 陽明

白虎湯

白話文:

白虎湯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的藥方,用於治療氣分熱盛所導致的身熱煩渴、汗出惡熱等症狀。

石膏(八錢,碎綿裹),知母(三錢),炙草(一錢),粳米(四錢)

水三杯,煎一杯,溫服。

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石膏(8 錢,用棉布包裹磨碎),知母(3 錢),炙草(1 錢),粳米(4 錢)

大黃(四錢,清酒潤),炙草(二錢),芒硝(三錢)

白話文:

大黃(40 克,用清酒浸泡) 炙草(20 克) 芒硝(30 克)

水二杯半,先煮大黃、甘草取一杯,去滓,入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小承氣湯

大黃(四錢),厚朴,枳實(各二錢)

水二杯,煎八分,溫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再煮服,若更衣勿服。

大承氣湯

大黃(二錢,酒潤),厚朴(四錢),枳實,芒硝(各二錢)

水三杯,先煮枳實、厚朴至一杯半,去滓,納大黃;煮一杯,去滓、納芒硝,微火煮一二沸服。得下,勿再服。

白話文:

先取兩杯半水,用來煮大黃和甘草,煮到剩一杯,去渣,加入芒硝稍微煮沸,溫溫的少量服用。

大承氣湯:大黃四錢,厚朴和枳實各二錢,水兩杯,煎到八分,溫溫的服用。第一次服用後要換衣服,如果沒有換衣服就再煮一次服用,如果換衣服了就不要再服用。

大承氣湯:大黃二錢,用酒潤濕,厚朴四錢,枳實和芒硝各二錢,水三杯,先用來煮枳實和厚朴,煮到剩一杯半,去渣,放入大黃,煮到剩一杯,去渣,放入芒硝,用小火煮沸兩三次後服用。瀉下後就不要再服用。

3. 少陽

小柴胡湯

白話文:

小柴胡湯由柴胡、黃芩、人參、生薑、半夏、大棗、甘草組成。主治少陽病,如口苦、咽乾、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症。

柴胡(四錢),人參,黃芩,炙草,生薑(各一錢),半夏(二錢),大棗(二枚)

白話文:

柴胡 (16 克) 人參 (3 克) 黃芩 (3 克) 炙甘草 (3 克) 生薑 (3 克) 半夏 (6 克) 大棗 (2 枚)

水二鍾,煎一鍾,去滓,再煎八分,溫服,一日夜作三服。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二錢。渴者,去半夏,加人參七分、栝蔞根二錢;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一錢半;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二錢;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一錢;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一錢五分,溫覆取微似汗愈;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一錢,乾薑一錢五分。

大柴胡湯

白話文:

水兩碗,煮成一碗,去掉渣滓,再煎到剩下八分,溫熱服用,一天一夜分三次喝。胸中煩悶但沒有嘔吐,去掉半夏和人蔘,加入栝蔞兩錢。口渴,去掉半夏,加入人蔘七分和栝蔞根兩錢;腹中疼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一錢半;肋下氣血壅塞不暢,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兩錢;心下悸動、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加入茯苓一錢;不口渴但有輕微發燒,去掉人蔘,加入桂枝一錢五分,蓋上保暖,如果微汗出就表示痊癒;咳嗽,去掉人蔘、大棗和生薑,加入五味子一錢,乾薑一錢五分。

柴胡(四錢),半夏(二錢),黃芩,芍藥,枳實(各一錢),生薑(二錢,五分),大棗(二枚,一本有大黃五分)

水三鍾,煎八分,溫服一鍾,一日夜作三服。

白話文:

柴胡(20克),半夏(10克),黃芩,芍藥,枳實(各5克),生薑(12.5克),大棗(2枚,另一版本加入大黃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