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3)

1. 婦人經產雜病第二十三

攻涼施,毋固必,攻有大承氣湯,涼有竹皮大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云: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又云: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又云: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讀此,則知丹溪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余以末治之說,為大謬也。

雜病門,還熟讀,《金匱》云:婦人之病,以因虛、積冷、結氣六字為綱,至末段謂千變萬端,總出於陰陽虛實。而獨以弦緊為言者,以經阻之始,大概屬寒,氣結則為弦,寒甚則為緊,以此為主,而參之兼脈可也。

二十方,效俱速

隨證詳,難悉錄

唯溫經,帶下服,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共三十六種。因經致病,統名曰帶下,言病在帶脈,非近時赤白帶下之說也。溫經湯治婦人年五十,前陰下血、暮發熱、手掌煩熱、腹痛、口乾云云。其功實不止此也。

甘麥湯,臟躁服,《金匱》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藥到咽,效可卜,閩中諸醫,因余用此數方奇效,每繕錄於讀本之後,亦醫風之將轉也。餘日望之。

道中人,須造福

白話文:

對於婦女經期和生產後出現的各種疾病,治療時要採用攻邪和清涼的方法,不要過於固守。攻邪的藥方有大承氣湯,清涼的藥方有竹皮大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要略》說:病人病好轉後能吃東西,但七八天又發熱,這是胃裡有實熱,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又說:婦女產後乳房空虛,心煩意亂、噁心想吐,需要調養脾胃、補益氣血,可以用竹皮大丸來治療。又說:婦女產後腹瀉,身體極度虛弱,可以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來治療。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丹溪主張產後大補氣血,而其他醫家認為用末藥來治療的方法是錯誤的。

婦女雜病這一部分,還要熟讀《金匱要略》。《金匱要略》說:婦女的疾病,以虛弱、積冷、氣結這六個字為綱領,最後說到疾病千變萬化,總歸於陰陽虛實。特別強調弦脈和緊脈,是因為經絡阻滯的初期,大多屬於寒症,氣結就會出現弦脈,寒邪嚴重就會出現緊脈,以此為主要參考,再結合其他脈象來判斷。

這裡的二十個藥方,效果都很快。

各種病症非常詳細,難以全部記錄。

只有溫經湯,是治療帶下病的,這帶下病包括十二種症狀、九種疼痛、七種損害、五種損傷和三種頑疾,共三十六種。這些疾病都是因為經期引起的,統稱為帶下,指的是病在帶脈,而不是現在所說的赤白帶下。溫經湯可以治療婦女五十歲左右,出現陰道出血、晚上發熱、手掌煩熱、腹痛、口乾等症狀,它的功效實際上不止這些。

甘麥大棗湯,是治療臟躁的。《金匱要略》說:婦女臟躁病,悲傷想哭,像是神靈附體一樣,常常打哈欠、伸懶腰,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

藥一吃下去,效果就能預見了。福建的許多醫生,因為我用這幾個藥方效果很好,就把這些藥方抄寫在他們的醫書後面,這也說明醫學風氣正在轉變。我每天都期盼著這種轉變。

醫學界的人,一定要造福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