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婦人經產雜病第二十三

婦人病,四物良,與男子同,唯經前產後異耳。《濟陰綱目》以四物湯香附、炙草為主,凡經前產後,俱以此出入加減。

白話文:

婦科疾病,服用四物湯很有療效,與男科疾病的治療方法類似,只是經期前和產後有不同。

《濟陰綱目》中記載,四物湯可以添加香附和炙草作為主要成分。無論是在經期前或產後,都可以根據病情酌情增減這兩種藥材。

月信准,體自康,經水一月一至,不愆其期,故名月信。經調則體自康。

漸早至,藥宜涼,血海有熱也,宜加味四物湯,加續斷地榆黃芩黃連之類。

白話文:

病情逐漸嚴重,藥物應偏涼,因為血海有熱,應加入四物湯,並加入續斷、地榆、黃芩、黃連等藥材。

漸遲至,重桂姜,血海有寒也,宜加味四物湯,加乾薑肉桂之類;甚,加附子

白話文:

隨著症狀逐漸減緩,重用桂枝和生薑,代表血海有寒氣。適宜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乾薑、肉桂等藥材;症狀嚴重時,再加附子。

錯雜至,氣血傷,經來或早或遲不一者,氣血虛而經亂也,宜前湯加人參白朮黃耆之類。

白話文:

當身體狀況不佳,氣血受損,月經來潮時間時早時晚不規律時,可能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經期混亂。建議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人參、白朮、黃耆等藥材。

歸脾法,主二陽,《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宜歸脾湯

白話文:

使用歸脾法,治療陰陽失衡導致的疾病。

《內經》記載:當陽氣旺盛時,可能會影響心脾,導致女性月經不調。這種情況適合使用歸脾湯來治療。

兼鬱結,逍遙長,鬱氣傷肝,思慮傷脾,宜加味逍遙散

種子者,即此詳,種子必調經,以歸脾湯治其源,以逍遙散治其流,並以上諸法皆妙,不必他求。唯婦人體肥厚者,恐子宮脂滿,另用二陳湯,加川芎、香附為丸。

白話文:

種子(指生孩子)的關鍵在於調經。可以用歸脾湯治療經期的源頭,用逍遙散治療經期的症狀。這些方法都很有效,不用再找其他方法。如果女性體重過重,擔心子宮充滿脂肪,就另外使用二陳湯,加上川芎和香附製成丸劑。

經閉塞,禁地黃,閉寒脈實,小腹脹痛,與二陽病為女子不月者不同。雖四物湯為婦科所不禁,而經閉及積瘀實症,宜去地黃之濡滯,恐其護蓄,血不行也。加醋炒大黃二錢、桂一錢、桃仁二錢,服五六劑。

白話文:

月經閉塞,不能通暢,腹部黃疸,這是閉寒脈實、小腹脹痛的症狀,與陽明病引起的女子不來月經不同。雖然四物湯在婦科疾病中不會禁止使用,但對於經閉和瘀血積聚實證,應當去除地黃的濕滯性,以免它阻滯氣血運行。加入醋炒大黃兩錢、桂枝一錢、桃仁兩錢,服用五到六劑。

孕三月,六君嘗,得孕三月之內,多有嘔吐、不食,名惡阻,宜六君子湯。俗疑半夏礙胎,而不知仲師慣用之妙品也。高鼓峰云:半夏合參朮為安胎、止嘔、進食之上藥。

白話文:

懷孕三個月時,推薦使用六君子湯。因為懷孕三個月內,很多孕婦會出現嘔吐、不吃東西的現象,這稱為「惡阻」,此時適合服用六君子湯。一般人懷疑半夏會影響胎兒,但不知道仲景(著名中醫家)經常使用半夏這種很好的藥材。高鼓峯說:半夏與人參、白朮搭配,是保胎、止嘔、促進食慾的極佳藥物。

安胎法,寒熱商,四物湯去川芎為主。熱加黃芩、白朮、續斷,寒加艾葉阿膠杜仲、白朮。大抵胎氣不安,虛寒者多。庸醫以胎火二字惑人,誤人無算。

白話文:

安胎方法,根據寒熱症狀選擇藥物。

  • 藥方「四物湯」中除去川芎為主。
  • 熱性的體質,添加黃芩、白朮、續斷。
  • 寒性的體質,添加艾葉、阿膠、杜仲、白朮。

總體而言,胎氣不安多為虛寒體質。有些庸醫用「胎火」二字誤導患者,造成許多錯誤。

難產者,保生方,橫生倒產、漿水太早、交骨不開等症,宜保生無憂散

白話文:

難產時保生方法

對於難產的情況,包括橫生倒產、羊水早破、骨盆無法擴張等問題,推薦使用「保生無憂散」。

開交骨,歸芎鄉,交骨不開,陰虛故也,宜加味芎歸湯

血大下,補血湯,胎,猶舟也。血,猶水也。水滿則舟浮。血下太早,則乾涸而胎阻矣,宜當歸補血湯加附子三錢。欲氣旺則血可速生,且欲氣旺而推送有力,加附子者取其性急,加酒所以速耆、歸之用也。保生無憂散治漿水未行,此方治漿水過多,加味歸芎湯治交骨不開。三方鼎峙,不可不知。

白話文:

血下過多,補血湯

胎兒就好像一艘船,血就好比水。水滿了,船才能浮起來。如果血流得太早,胎兒就會變得乾燥而不能生長。這時應該使用當歸補血湯,並加入三錢附子。

當氣血旺盛時,血才能快速生成。爲了使氣血旺盛且推動有力,就加入了附子,因爲它性急;加入酒是爲了讓當歸和黃耆的功效更快速地發揮。

保生無憂散用於治療漿水未排出的情況;這個方子用於治療漿水過多的情況;加味歸芎湯用於治療骨盆骨縫未開的情況。這三個方子都很重要,必須瞭解。

腳小指,艾火煬,張文仲治婦人橫產手先出,諸般符藥不效,以艾火如小麥大,灸產婦右腳小指頭尖,下火立產。

白話文:

腳小趾,用艾灸灼燒。張文仲治療婦人橫產,胎兒的手先出來,各種藥符都不見效。於是用像小麥那麼大的艾灸,在產婦右腳小趾尖上灸,施灸後產程立即進展順利。

胎衣阻,失笑匡,胎衣不下,宜以醋湯送失笑散三錢,即下。

產後病,生化將,時醫相傳云,生化湯加減,治產後百病。若非由於停瘀而誤用之,則外邪反入於血室,中氣反因以受傷,危症蜂起矣。慎之,慎之!

白話文:

產後疾病中,當產後惡露將要排出時,傳統醫學認為可以用生化湯及其加減方來治療產後各種疾病。但如果並不是因為瘀血停滯而誤用生化湯,那麼外來的邪氣就會反入血室,人體的元氣也會因此受到損傷,各種危重症狀就會層出不窮。因此,使用生化湯時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合諸說,俱平常,以上相沿之套法,輕病可愈,治重病則不效。

資顧問,亦勿忘,商治時不與眾醫談到此法,反為其所笑。

精而密,長沙室,《金匱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義精而法密。

妊娠篇,丸散七,《妊娠篇》凡十方:丸散居七,湯居三。蓋以湯者,蕩也。妊娠以安胎為主,攻補俱不宜驟,故緩以圖之,即此是法。

白話文:

妊娠篇,丸散七

在《妊娠篇》中,共有十個方劑:七個丸散類、三個湯劑類。

湯劑一般具有較強的作用,而妊娠期間以保胎為重,不宜過度攻補。因此,使用緩和的丸散,逐漸調節,更符合妊娠期間的用藥原則。

桂枝,列第一,此湯表症得之為解肌和營衛,內症得之為化氣調陰陽,今人只知為傷寒首方。此於《妊娠篇》列為第一方以喝醒千百庸醫之夢,亦即是法。師云: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注:陰搏陽別為有子,今反云陰脈弱小,是孕只兩月,蝕下焦之氣,不能作盛勢也,過此則不然。妊娠初得,上下本無病,因子室有凝,氣溢上下,故但以芍藥一味固其陰氣,使不得上溢。以桂、薑、甘、棗扶上焦之陽,而和其胃氣,但令上焦之陽氣充,能御相侵之陰氣足矣。未嘗治病,正所以治病也。

白話文:

桂枝湯在方劑中位列第一,這帖湯劑對於表証(外感風寒症狀)可以起到解肌和衛氣營血的作用,對於內証(內傷疾病)可以起到化氣調和陰陽的作用。如今的人只知道桂枝湯是治療傷寒的首選方劑。

我在《妊娠篇》中將桂枝湯列為第一方劑,目的是為了叫醒千百個庸醫,這也是我的治法。師父說:婦女脈搏平穩,陰脈細弱,口渴不能進食,沒有寒熱症狀,這是懷孕的表現,桂枝湯是治療這類病症的主要方劑。

注:陰脈受陽脈約束表示懷有身孕,現在反說陰脈細弱,說明懷孕只有兩個月,損害了少腹之氣,還不能形成盛大的氣勢。超過這個月數就不一樣了。

懷孕初期,身體上下本來沒有疾病,因為子宮中有凝滯之氣,氣血上沖下逆,所以只需要用芍藥一種藥材固護陰氣,防止陰氣上沖。用桂枝、生薑、甘草、大棗扶助上焦之陽,調和胃氣,只要上焦之陽充足,就能抵禦陰氣侵犯。

這不是治療疾病,而是正因為這樣才能治療疾病。

附半姜,功超軼,時醫以半夏、附子墜胎不用,乾薑亦疑其熱而罕用之,而不知附子補命門之火以保胎,半夏和胃氣以安胎,乾薑暖土臟使胎易長。俗子不知。

白話文:

加入半夏和乾薑,效果會非常出色。現在的醫生因為半夏、附子可能會導致流產而不敢使用,乾薑則因為性溫熱而很少使用。他們不知道附子可以滋補命門之火,保住胎兒;半夏可以調和胃氣,安穩胎兒;乾薑可以溫暖臟腑,讓胎兒更容易生長。一般人都不明白這些道理。

內十方,皆法律,桂枝湯治妊娠,附子湯治腹痛少腹如扇,茯苓桂枝丸治三月餘漏下、動在臍上為癥瘕,當歸芍藥散治懷妊腹中㽲痛,乾薑人參半夏丸治妊娠嘔吐不止,當歸貝母苦參丸治妊娠小便難,當歸散妊娠常服,白朮散妊娠養胎,方方超妙,用之如神。惟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惡寒、起即頭眩,用葵子茯苓散不能無疑。

白話文:

中醫內科學中,每一個方子都有明確的適用法則。桂枝湯用於治療妊娠問題,附子湯用於治療腹部疼痛,茯苓桂枝丸用於治療產後餘漏下,動在家腹臍以上的是癥瘕,當歸芍藥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腹中疼痛,乾薑人參半夏丸用於治療妊娠嘔吐不止,當歸貝母苦參丸用於治療妊娠小便困難,當歸散適合懷孕期間長期服用,白朮散適合懷孕期間養胎。這些方子都非常奇妙,使用後效果顯著。但如果妊娠期間出現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利、怕冷,起身後立即頭暈,使用葵子茯苓散可能就不一定有效了。

產後篇,有神術,共九方。

柴胡,首特筆,妊娠以桂枝湯為第一方,產後以小柴胡湯為第一方,即此是法。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產婦鬱冒、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者,以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小柴胡湯是產後特別重要的方劑。

對於懷孕期間,桂枝湯是首選方劑;而對於產後,小柴胡湯是首選方劑。這就是用藥的原則。

剛生產完的產婦有三種常見疾病:痙攣、抑鬱鬱悶、大便不通。如果產婦出現抑鬱鬱悶、脈搏微弱、嘔吐進食困難、大便乾燥、但頭部出汗,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竹葉湯,風痙疾,《金匱》云: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錢院使注云:中風之下,當有病痙者三字。按:庸醫於此症,以生化湯加薑、桂、荊芥益母草之類,殺人無算。

白話文:

竹葉湯:治療風痙疾

《金匱要略》記載:產後中風,發燒,臉色潮紅,喘息和頭痛,可以用竹葉湯治療。錢乙註解:中風之前應該有「痙」這個字。

註解:

庸醫對這種疾病,開生化湯時會添加薑、桂枝、荊芥、益母草等藥材,害死了無數人。

陽旦湯,功與匹,即桂枝湯增桂加附子,《活人》以桂枝湯加黃芩者誤也。風乘火勢,火借風威,灼筋而成痙,宜竹葉湯。若數日之久,惡寒症尚在,則為寒風,宜此湯。二湯為一熱一寒之對子。師云:產後風續續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乾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者,可與陽旦湯。

白話文:

陽旦湯具有匹敵桂枝湯的效果,是桂枝湯加上桂枝和附子。而《活人書》中將桂枝湯加上黃芩的做法是錯誤的。

當風熱相乘,風邪助長火勢,火熱借風勢,灼燒經脈導致痙攣,這時候適合用竹葉湯。而如果風寒症狀持續了好幾天,惡寒的症狀還存在,那麼就是寒風入體,適合使用陽旦湯。這兩種湯藥是一個針對熱證,一個針對寒證。

有位醫家說:產後風症持續數十天不消退,患者頭部微微疼痛,怕冷,偶爾發熱,心口煩悶,乾嘔,出汗但問題依然存在,符合陽旦湯的證狀,可以使用陽旦湯治療。

腹痛條,須詳悉,此下八句,皆言腹痛不同,用方各異。

羊肉湯,㽲痛謐,㽲痛者,痛之緩也,為虛症。

痛滿煩,求枳實,滿煩不得臥,裡實也,宜枳實芍藥散。二味無奇,妙在以麥粥下之。

白話文:

疼痛劇烈煩躁不安,可以使用枳實治療。疼痛煩躁嚴重到無法入睡,表示體內有積滯,適合使用枳實芍藥散。這兩味藥材並不出奇,妙在搭配麥粥一起服用。

著臍痛,下瘀吉,腹中有瘀血,著於臍下而痛,宜下瘀血湯

痛而煩,裡熱窒,小腹痛雖為停瘀,而不大便、日晡煩躁、譫語,非停瘀專症也。血因熱裹而不行,非血自結於下,但攻其瘀而可愈也。《金匱》以大承氣湯攻熱。

白話文:

疼痛煩躁,體內有熱氣阻塞。小腹痛雖然是瘀血造成,但沒有大便、傍晚出現煩躁不安和胡言亂語的症狀,不全是瘀血導致。這是因為熱氣阻滯了血液運行,並非血液自行凝聚於下方。因此,只要治療瘀熱就能痊癒。《金匱要略》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熱氣阻塞。

攻涼施,毋固必,攻有大承氣湯,涼有竹皮大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云: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又云: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又云: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甘草阿膠湯主之。讀此,則知丹溪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余以末治之說,為大謬也。

白話文:

對於寒涼的病症,不要過度固守不變,可以攻之。攻邪的方劑有大承氣湯,清涼的方劑有竹皮大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金匱要略》中說:疾病好轉後可以進食,但過七八天後又發熱,這是胃中有實證,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又說:產婦乳汁不足,煩躁嘔逆,可以用竹皮大丸來調理。

又說:產後下痢,虛弱到極點,可以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來治療。

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丹溪在產後治療中以大補氣血為主,而《傷寒論》中用攻邪的方法治療,是大錯特錯的。

雜病門,還熟讀,《金匱》云:婦人之病,以因虛、積冷、結氣六字為綱,至末段謂千變萬端,總出於陰陽虛實。而獨以弦緊為言者,以經阻之始,大概屬寒,氣結則為弦,寒甚則為緊,以此為主,而參之兼脈可也。

白話文:

在處理雜病時,要熟讀《金匱要略》。書中提到,女性疾病的根源可以歸納為六個字:虛、積冷、結氣。到文章結尾時,作者強調疾病千變萬化,但總離不開陰陽虛實的原則。

書中特別提到「弦緊」的脈象,是因為經絡阻滯的初期階段通常屬於寒證,氣血不通則脈象呈弦狀,寒證嚴重則脈象變緊。因此,診脈時應以「弦緊」脈為重點,並結合其他脈象進行綜合判斷。

二十方,效俱速

隨證詳,難悉錄

唯溫經,帶下服,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共三十六種。因經致病,統名曰帶下,言病在帶脈,非近時赤白帶下之說也。溫經湯治婦人年五十,前陰下血、暮發熱、手掌煩熱、腹痛、口乾云云。其功實不止此也。

白話文:

只有溫經湯能治療帶下。帶下包括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一共三十六種。因經脈而生出的疾病,統稱為帶下,是說疾病在帶脈上,不是近期所說的赤白帶下。溫經湯治療婦人五十歲,下陰出血、晚上發熱、手掌發熱、腹痛、口乾等症狀。它的效用實際上不只這些。

甘麥湯,臟躁服,《金匱》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白話文:

甘麥湯,用於治療臟腑不寧的情況。

《金匱要略》中提到:婦人臟腑不寧,悲傷欲哭,好像受到鬼神作祟,經常打呵欠伸懶腰,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

藥到咽,效可卜,閩中諸醫,因余用此數方奇效,每繕錄於讀本之後,亦醫風之將轉也。餘日望之。

道中人,須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