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痰飲第二十

痰飲源,水氣作,水氣上逆,得陽煎熬則稠而成痰,得陰凝聚則稀而成飲。然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治者必以脾腎為主。

燥濕分,治痰略,方書支離不可聽。只以燥濕為辨,燥痰宜潤肺,濕痰宜溫脾,握要之法也。宜參之虛癆、咳嗽等篇。或老痰宜王節齋化痰丸,實痰怪症,宜滾痰丸之類。

四飲名,宜斟酌,《金匱》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注:即今之久咳痰喘是也。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注:即今之停飲脅痛症也。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注:即今之風水、水腫症也。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注:今之停飲喘滿不得臥症也。又支飲,偏而不中正也。

參五臟,細量度,四飲猶未盡飲邪之為病也,凡五臟有偏虛之處,而飲留之。言臟不及腑者,腑屬陽,在腑則行矣。《金匱》曰: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水在脾,少氣身重。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水在腎,心下悸。

補和攻,視強弱,宜補、宜攻、宜和,視乎病情,亦視乎人之本體強弱而施治也。

十六方,各鑿鑿,苓桂朮甘湯、腎氣丸、甘遂半夏湯、十棗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澤瀉湯、厚朴大黃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小半夏湯、己椒葶藶丸、小半夏加茯苓湯、五苓散、《外臺》茯苓飲。

溫藥和,博返約,《金匱》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忽揭出溫藥和之四字,即金針之度也。蓋痰飲,水病也,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欲水由地中行而歸其壑者,非用溫藥以化氣不可也;欲水不泛溢而築以堤防者,非用溫藥以補脾不可也。如苓桂朮甘湯、腎氣丸、小半夏湯、五苓散之類,皆溫藥也。即如十棗湯之十枚大棗,甘遂半夏湯之半升白蜜,木防己湯之參、桂,葶藶湯之大棗,亦寓溫和之意。至於攻下之法,不過一時之權宜,而始終不可離溫藥之旨也。

陰霾除,陽光灼,飲為陰邪,必使離照當空,而群陰方能退散。余每用參苓朮附加生薑汁之類取效。

滋潤流,時醫錯,方中若雜以地黃、麥冬、五味附和其陰,則陰霾沖逆肆空,飲邪滔天莫救矣,即腎氣丸亦宜慎用。

真武湯,水歸壑,方中以茯苓之淡以導之,白朮之燥以制之,生薑之辛以行之,白芍之苦以泄之,得附子本經之藥,領之以歸其壑。

白散方,窺秘鑰,《三因》白散之妙,喻嘉言解之甚詳。見於《醫門法律·中風門》

白話文:

痰飲的來源,起自於水氣的作用。水氣向上逆行,經過體內的陽氣煎熬就會濃縮形成我們所說的「痰」,而如果遇到陰氣的凝結就會稀薄成為「飲」。然而,水液最終會歸集到腎臟,但其運行卻受到脾臟的控制,因此在治療時必須以調理脾腎為主要目標。

對於燥濕的區分,治療痰的方法就顯得比較粗略,古籍中的記載多有矛盾,不可輕易信服。最關鍵的是要辨別燥濕兩種情況,如果是燥痰,應該潤肺;如果是濕痰,應當溫脾,這是掌握核心的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應該結合虛勞、咳嗽等相關篇章來參考。對於老痰,可以使用王節齋化痰丸,對於實痰和奇怪的症狀,可以考慮使用滾痰丸等。

關於四種飲的名稱,需要仔細考量。《金匱》中提到:一個人原本體格健壯,現在卻消瘦了,這是由於水液在腸胃之間流動,發出瀝瀝的聲音,這被稱為「痰飲」。也就是現在長期咳嗽伴有痰的病症。飲水停留在肋下,引起咳嗽和疼痛,這被稱為「懸飲」。也就是現在胸脅部位積水引起的疼痛。水液在體內流動,最終聚集在四肢,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導致身體疼痛和沉重,這被稱為「溢飲」。也就是現在的風水病和水腫病。呼吸困難,不能平躺,形態像腫脹,這被稱為「支飲」。也就是現在的胸水和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病症。另外,支飲指的是偏斜的,而非正中央的。

再深入探討五臟的情況,需細心衡量。上述的四種飲並未能完全概括飲邪造成的病症。當五臟有虛弱的地方,飲水就會停留。之所以只談論臟器而未提及腑器,是因為腑器屬於陽性,飲水在腑器中通常能自由流通。《金匱》中寫道:水液在心臟,會造成心下堅硬且短氣,不喜歡喝水。水液在肺部,會引起口吐泡沫且想喝水。水液在脾臟,會導致呼吸短促和身體沉重。水液在肝臟,會使肋下感到飽滿,打噴嚏時會感到疼痛。水液在腎臟,會讓心下感到悸動。

補、攻、和,應視患者身體強弱。治療上應考慮補益、攻逐、調和,這些方法的選擇不僅要看病情,也要看患者本身的身體強弱,才能進行適當的治療。

十六個方劑,各有特色。苓桂朮甘湯、腎氣丸、甘遂半夏湯、十棗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澤瀉湯、厚朴大黃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小半夏湯、己椒葶藶丸、小半夏加茯苓湯、五苓散、《外臺》茯苓飲。

溫藥調和,廣泛應用。《金匱》中提到:對待痰飲的疾病,應當使用溫藥來調和。突然提出的「溫藥調和」四個字,就像指導針一樣重要。因為痰飲屬於水病,水歸腎臟,卻受到脾臟的控制。想要水順利地從地下流動並回到它的歸宿,不用溫藥來促進氣的運行是不可能的;想要水不會泛濫,並且在四周設立防禦,不用溫藥來補充脾氣也是不可能的。例如苓桂朮甘湯、腎氣丸、小半夏湯、五苓散等,都是溫藥的例子。即使像是十棗湯中的十枚大棗,甘遂半夏湯中的半升蜂蜜,木防己湯中的人參和肉桂,葶藶湯中的大棗,都含有溫和的意思。至於攻下的療法,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始終不能離開溫藥的核心原則。

陰霾消散,陽光普照。飲為陰邪,必須使其在陽光下曝曬,才能使所有的陰邪退散。我經常使用人參、茯苓、白朮加上生薑汁等溫和的藥物,以此取得良好的效果。

滋潤過度,醫生常犯的錯誤。如果在方劑中混入地黃、麥冬、五味子等滋陰藥物,就會使陰霾逆流,空氣中的陰邪肆虐,飲邪泛濫,無可救藥。即使是腎氣丸,也應該謹慎使用。

真武湯,讓水歸回深壑。此方以茯苓的淡滲作用來引導水液,白朮的燥濕作用來控制水液,生薑的辛散作用來促進水液的流動,白芍的苦降作用來排泄水液,再加上附子作為主藥,將水液帶回其應有的位置。

白散方,揭示了祕密的鑰匙。《三因》中的白散非常精妙,喻嘉言對此的解釋非常詳細。可以在《醫門法律·中風門》中找到相關的內容。

2.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症,津液干,口渴不止為上消,治以人參白虎湯。食入即飢為中消,治以調胃承氣湯。飲一溲一小便如膏為下消,治以腎氣丸。其實皆津液干之病也,趙養葵變其法。

七味飲,一服安,趙養葵云:治消症無分上、中、下,但見大渴、大燥,須六味丸料一斤、肉桂一兩、五味子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冷飲之,睡熟而渴如失矣。白虎、承氣湯皆非所治也。

金匱法,別三般,能食而渴者,重在二陽論治。以手太陽主津液,足太陽主血也。飲一溲一者,重在少陰論治。以腎氣虛不能收攝,則水直下趨,腎氣虛不能蒸動,則水不能上濟也。不能食而氣衝者,重在厥陰論治。以一身中唯肝火最橫,燔灼無忌,耗傷津液,而為消渴也。《金匱》論消渴,開口即揭此旨,以補《內經》之未及,不必疑其錯簡也。

二陽病,治多端,勞傷榮衛,漸鬱而為熱者,炙甘草湯可用,喻嘉言清燥湯即此湯變甘溫為甘寒之用也。熱氣蒸胸者,人參白虎湯可用,《金匱》麥門冬湯即此湯變甘寒而為甘平之用也。消穀大堅者,麻仁丸加甘草、人參、當歸可用,妙在滋液之中攻其堅也。蓋堅則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消症屬火,內郁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飲之水本足以濟渴。只緣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從火熱之勢,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數而愈堅,愈堅而愈消矣。此論本喻嘉言,最精。

少陰病,腎氣寒,飲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堅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屬熱。唯下消症飲一溲一,中無火化,可知腎氣之寒也,故用腎氣丸。

厥陰症,烏梅丸,方中甘、辛、苦、酸並用。甘以緩之,所以遂肝之志也。辛以散之,所以悅肝之神也。苦以降之,則逆上之火順而下行矣。酸以收之,以還其曲直作酸之本性,則率性而行所無事矣。故此丸為厥陰症之總劑。治此症除此丸外,皆不用苦藥,恐苦從火化也。

變通妙,燥熱餐,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潤治之,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試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余每用理中丸湯倍白朮加栝蔞根,神效。

白話文: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病症,是因為體內津液乾涸,表現為口渴不停,這稱為上消,治療上會使用人參白虎湯。吃東西後很快又感到飢餓,這是中消,可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喝水多卻小便頻繁且尿液濃稠,稱為下消,治療上會用腎氣丸。這些病症其實都是津液不足的病態,趙養葵改變了傳統的治療方法。

他提出七味飲,服用後病情可得到舒緩。他認為,治療消渴症不分上、中、下消,只要看到嚴重口渴和燥熱,應使用六味丸料一斤、肉桂一兩、五味子一兩,用水煎煮成六到七碗,隨意冷飲,待病人睡醒後,口渴的感覺就會消失。而白虎湯和承氣湯並不是治療此症的最佳選擇。

《金匱要略》將消渴症分為三類,能吃但口渴的,主要從手、足太陽經脈來論治。飲水多小便少的,主要從少陰經脈來論治。不能吃飯但氣沖的,主要從厥陰經脈來論治。《金匱要略》開篇就揭示了這一道理,補充了《黃帝內經》未能涵蓋的部分,不必懷疑其有誤。

對於手、足太陽經脈的病狀,治療方式多樣。如果因勞累損傷了營衛,逐漸形成熱症,可以使用炙甘草湯,喻嘉言的清燥湯就是由這湯變化而來,將甘溫改為甘寒。如果胸部被熱氣蒸騰,可用人參白虎湯,或《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將甘寒轉為甘平。如果消化能力強但大便堅硬,可在麻仁丸中加入甘草、人參和當歸,巧妙地在滋潤津液的同時,幫助消化堅硬的大便。

對於少陰經脈的病症,腎氣寒涼,喝水多小便少稱為上消,吃得多但大便堅硬稱為食消或中消,上消和中消屬於熱症。只有下消,喝水多小便多,中間無火化,可知腎氣寒涼,因此使用腎氣丸。

對於厥陰經脈的病症,烏梅丸是治療的良方,方中甘、辛、苦、酸並用。甘味可緩解症狀,滿足肝臟的需求。辛味可散發,讓肝臟的精神愉悅。苦味可降火,使逆上的火氣順利下行。酸味可收斂,恢復肝臟的本性,讓它能順其自然地運作。因此,此丸是厥陰經脈病症的綜合治療方。治療此症,除了此丸,其他都不要使用苦藥,以免苦味轉化為火氣。

在治療上,有時脾臟無法為胃部運行津液,肺部無法調節水道,導致消渴症,人們只知道用清潤的方法來治療,卻忽略了脾臟喜愛乾燥,肺部怕寒。觀察一下,腹瀉的人通常會口渴,這是因為水津無法向上輸送,只能向下排泄。用乾燥脾臟的藥物來治療,一旦水液上升,口渴就會消失。我經常使用理中丸湯加倍量的白朮,再加入栝樓根,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