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

1. 不治證

脈急數而大數者死。

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身直者死。

汗出不流如珠與汗出不止,呼吸有聲者死。

口如魚口,氣粗麵紅者死。

口開目開,手撒,聲如鼾者死。

髮直口吐沫,鬲滿,咽如鋸,喘急搖頭者死。

晝惡寒,夜煩躁者死。

中風寒,一如中風證,止牙車緊不動為異。

中風濕,一如中風證,止兼腹滿身重,便利不禁。

中寒,手足攣急疼痛,四肢冷,口噤失音吐沫,挾風則暈眩,兼濕則腫疼也。

中濕,脹滿,四肢關節疼痛,久則浮腫,挾風眩暈嘔吐,兼寒則攣拳掣痛、脈沉而細微緩。

中風暑,如一中風證,止四肢緩弱。

中寒濕,濕寒二證相兼。

中暑濕,一如中風手足軃曳,入浴暈倒骨解。

中氣,一如中風於七情中發,宜順其氣,脈沉伏,大法風浮而氣沉也。

中痰,素有蓄痰,隨氣上厥。

中屍,口開目直、手撒形脫者死,脈緊而急者死,堅而細者死,弦而數者死。

中惡,如醉如狂,乃心氣虛有恐,治宜鎮心神以降火。唇青身冷脈小者死。

筋急者,肝中虛、肝中寒、筋實熱、筋虛。

轉筋者,筋虛、關節痛、筋寒、肝寒。

腳心痛,筋實、十指甲痛、筋虛。

曲蜷不伸,肝中虛、舌卷囊縮、肝中寒、筋虛。

喑不言,心中虛、中風濕、脾痓。

頭目瞤動,肝中虛、皮肉瞤動、脾中虛。

四肢關節痛,有中風、中寒、中濕、肝虛、有留飲、歷節。

白話文:

[無法救治的情況]

脈搏急速且強大,頻率過高的人,生命垂危。

鼻子下方呈現赤黑交錯的顏色,並伴有吐沫,身體僵直的人,情況危急。

汗出如豆,像珍珠般凝結在皮膚上,或者汗流不止,呼吸時有明顯聲音的人,生命瀕臨終結。

嘴巴張開,眼睛也無法閉合,手撒開,呼吸聲如打鼾者,生命已近盡頭。

頭髮直立,口吐泡沫,胸膈部飽滿,喉嚨像鋸齒般疼痛,呼吸急促且搖頭的人,情況危急。

白天畏寒,夜晚卻煩躁不安的人,生命瀕臨終結。

對於中風寒的患者,其症狀與一般中風相似,只是牙關緊咬,無法咀嚼為不同之處。

對於中風濕的患者,其症狀也和一般中風類似,但會有腹部脹滿、身體沉重,排便失禁的特徵。

對於中寒的患者,會出現手足抽搐、疼痛,四肢冰冷,口不能張,失去說話能力,口中吐沫等症狀。如果併有風邪,就會感到頭暈眼花;如果併有濕邪,就會感到腫脹疼痛。

對於中濕的患者,會有腹部脹滿,四肢關節疼痛,長期下來會出現全身浮腫。若併有風邪,就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若併有寒邪,就會有手足抽搐、劇烈疼痛,脈搏沉細緩慢。

對於中風暑的患者,其症狀和一般中風類似,只是四肢無力、軟弱。

對於中寒濕的患者,同時具有寒邪和濕邪的症狀。

對於中暑濕的患者,其症狀和中風類似,手足無力,洗澡時可能會突然昏倒,全身乏力。

對於中氣的患者,其症狀和中風類似,但由情緒波動引起,應順應其氣性來治療,脈象沉伏,原則上風邪浮淺而氣虛則深。

對於中痰的患者,通常有積痰,會隨著氣流上衝。

對於中屍的患者,嘴巴張開,眼睛瞪直,手撒開,形體脫離,脈象緊且急,堅硬而細微,或弦而快速,都是生命垂危的跡象。

對於中惡的患者,表現出醉酒或瘋狂的行為,這是因為心氣虛弱而產生恐懼感,治療上應以安神降火為主。嘴脣青紫,身體冰冷,脈象微弱的人,生命瀕臨終結。

對於筋急的患者,可能是肝臟虛弱、寒冷,或是筋絡實熱、虛弱。

對於轉筋的患者,可能因筋絡虛弱、關節疼痛、筋絡寒冷、肝臟寒冷等原因造成。

對於腳心痛的患者,可能是筋絡實在、十指指甲疼痛,或是筋絡虛弱。

對於曲蜷不伸的患者,可能是肝臟虛弱、舌頭捲縮、睪丸收縮、肝臟寒冷,或是筋絡虛弱。

對於無法發聲的患者,可能是心臟虛弱、中風濕、脾部癲癇。

對於頭目瞤動的患者,可能是肝臟虛弱、皮膚肌肉瞤動、脾臟虛弱。

對於四肢關節疼痛的患者,可能有中風、中寒、中濕、肝虛、有留飲、歷節等多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