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8)
一、醫方 (8)
1. 2.十全育真湯
而瘀血在臟腑者,尤須多用破血之藥。又瘀在經絡者,亦可用前方資生湯,加當歸、丹參。瘀在臟腑之劇者,又宜用拙擬理沖湯,或理沖丸。此數方可參變匯通,隨時制宜也。
世俗醫者,遇脈數之證,大抵責之陰虛血涸。不知元氣虛極莫支者,其脈可至極數。設有人或力作,或奔馳,至氣力不能支持之時,其脈必數。乃以力倦之不能支持,以仿氣虛之不能支持,其事不同而其理同也。愚臨證細心體驗,凡治虛勞之證,固不敢純用補藥,然理氣藥多於補氣藥,則脈即加數,補氣藥多於理氣藥,則脈即漸緩。是知脈之數與不數,固視乎血分之盈虧,實尤兼視乎氣分之強弱。
故此十全育真湯中,臺參、黃耆各四錢,而三稜、莪朮各錢半,補氣之藥原數倍於理氣之藥。若遇氣分虛甚者,猶必以雞內金易三稜、莪朮也。
藥性之補、破、寒、熱,雖有一定,亦視乎服藥者之資稟為轉移。嘗權衡黃耆之補力,與三稜、莪朮之破力,等分用之原無軒輊。嘗用三稜、莪朮各三錢,治臟腑間一切癥瘕積聚,恐其傷氣,而以黃耆六錢佐之,服至數十劑,病去而氣分不傷,且有愈服而愈覺強壯者。若遇氣分甚虛者,才服數劑,即覺氣難支持,必須加黃耆,或減三稜、莪朮,方可久服。
蓋虛極之人,補藥難為攻,而破藥易見過也。若其人氣壯而更兼郁者,又必須多用三稜、莪朮,或少用黃耆,而後服之不至滿悶。又嘗權衡黃耆之熱力,與知母之寒力,亦無軒輊,等分用之可久服無寒熱也(此論湯劑作丸劑則知母寒力勝於黃耆熱力)。而素畏熱者,服之必至增熱,素畏寒者,服之又轉增寒,其寒熱之力無定,亦猶補破之力無定也。故臨證調方者,務須細心斟酌,隨時體驗,息息與病機相符,而後百用不至一失也。
附錄:
直隸滄縣李××來函:
弟長男媳,年二十四歲,於本年(丙寅)正月間患寒熱往來,自因素畏服藥,故隱忍不肯言。至四月初,家人來迓弟,言兒媳病劇。回家視之,雖未臥床不起。而瘦弱實難堪矣。診其脈,弦而浮數。細詢病情,言每逢午後先寒後熱,時而微咳無痰,日夜作瀉十餘次,黎明則頭汗出,胸間綿綿作疼,食一下咽即脹滿難堪,而諸虛百損之狀,顯然盡露。籌思良久,為立逍遙散方。
服兩劑無效。因復至滄取藥,適逢張××自津來滄,遂將兒媳之病細述本末。張××曰:「以弟之意,將用何方以治之?」答曰:「余擬將資生湯、十全育真湯二方,匯通用之,可乎?」張××曰:「得之矣。此良方也,服之必效。」弟遂師二方之義,用生懷山藥八錢,生白朮、淨萸肉、生雞內金、生龍骨、生牡蠣、鮮石斛各三錢,丹參四錢。連服四劑,諸證皆大輕減。
白話文:
如果體內臟腑有瘀血,更需要多用破血的藥物。如果瘀血在經絡,也可以用之前說的資生湯,加上當歸、丹參。如果臟腑瘀血嚴重,就適合用我擬定的理沖湯或理沖丸。這幾種藥方可以互相參考變通,隨時根據情況調整。
一般庸醫遇到脈搏跳很快的狀況,大多認為是陰虛血枯。他們不知道元氣極度虛弱、無法支撐的時候,脈搏也會跳得非常快。例如有人用力勞動或是奔跑,到了氣力無法支持的時候,脈搏一定會加快。這是因為勞累到無法支撐,就像氣虛到無法支撐一樣,情況不同但道理相同。我仔細觀察臨床經驗,凡是治療虛勞的病症,雖然不敢只用補藥,但是如果理氣的藥比補氣的藥多,脈搏就會加快;如果補氣的藥比理氣的藥多,脈搏就會逐漸減緩。由此可知脈搏快不快,不只看血分的盈虧,更要看氣分的強弱。
因此,這個十全育真湯中,用人參、黃耆各四錢,而三稜、莪朮各一錢半,補氣的藥是理氣的藥的幾倍。如果遇到氣分極度虛弱的人,還必須用雞內金代替三稜、莪朮。
藥性的補、破、寒、熱,雖然有一定規律,但也隨著服藥者的體質而改變。我曾衡量黃耆的補益力量,與三稜、莪朮的破除力量,等量使用原本沒有輕重之分。我曾經用三稜、莪朮各三錢,治療臟腑間各種腫塊積聚,擔心它會傷氣,所以用黃耆六錢來輔助。服用數十劑後,病好了而氣分沒有受損,反而覺得身體越來越強壯。但如果遇到氣分非常虛弱的人,才服幾劑,就會覺得氣力難以支持,必須增加黃耆,或減少三稜、莪朮,才能長期服用。
虛弱到極點的人,補藥難以發揮作用,而破藥容易過量。如果這個人氣壯而且兼有鬱結,就必須多用三稜、莪朮,或少用黃耆,這樣服用才不會覺得胸悶。我也曾衡量黃耆的熱性,與知母的寒性,也是沒有輕重之分,等量使用可以長期服用而不會有寒熱的偏性(這裡說的是湯藥,如果是丸藥,知母的寒性會大於黃耆的熱性)。但對於平時怕熱的人,服用後一定會更熱;對於平時怕冷的人,服用後又會更冷,藥性的寒熱力量沒有定性,就像補和破的力量沒有定性一樣。所以臨床開藥的人,務必仔細考慮,隨時觀察,使藥性與病情相符,這樣才能百用而無一失。
附錄:
直隸滄縣李先生的來信:
我長子的媳婦,今年二十四歲,在今年(丙寅年)正月間患了時冷時熱的病,因為她平時怕吃藥,所以一直忍著不說。到了四月初,家人來請我,說媳婦病得很嚴重。我回家看她,雖然還沒臥床不起,但是已經瘦弱得讓人難以忍受。我診斷她的脈搏,弦而且浮數。仔細詢問病情,她說每到午後就先發冷後發熱,時而輕咳無痰,日夜拉肚子十幾次,黎明時頭部出汗,胸口隱隱作痛,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脹滿難受,虛弱損耗的樣子完全顯現出來。我思考很久,為她開了逍遙散的藥方。
服用了兩劑沒有效果。後來我又去滄州拿藥,正好遇到張先生從天津來滄州,我便把媳婦的病情詳細地說了一遍。張先生問:「照你的意思,打算用什麼藥方來治療?」我回答:「我打算將資生湯和十全育真湯這兩個藥方,合起來一起用,可以嗎?」張先生說:「很好。這是一個好藥方,吃了肯定有效。」於是我參考這兩個藥方的道理,用了生懷山藥八錢,生白朮、淨萸肉、生雞內金、生龍骨、生牡蠣、鮮石斛各三錢,丹參四錢。連續服用四劑,各種症狀都大大減輕了。